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写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文章流传千古,得失之处深有体会。不同作者的名声怎么能是虚浮的呢?骚人之悲叹我们已无法目睹,汉朝的文化却盛世繁荣。前辈们飞腾进入历史,留下了美丽的余波。后来的贤者们也在自己的时代中执掌清规。这种法度源自儒家,但人们的内心却随着岁月的摧残而疲惫不堪。永远怀念江左逸民的才华,多病的奇人在邺城中照样引人注目。骏马自然是好马,好马自然是骐驎。昔日轰轰烈烈的车轮只剩下残缺,宅院建筑虽然可惜但依然欠缺。胡乱谈一些无为之人的理论,也空传了一些年轻女性的墓碑。因为意愿而安慰漂泊的心灵,却因病痛屡次迁徙。在经济上只好感到自愧不如,宛如鸟儿寄居于一枝。尘沙之中有蜂虿,江河之间绕着蛟螭。唐朝和虞朝的风情已经远去,楚汉的风云危险万分。圣朝兼并了盗贼,异族风俗更加嘈杂卑劣。星辰和剑匣一起苍苍,云雨和水潭一同深沉。两个都城开设了府署,战旗插满了千万宇宙。南海残留的铜柱,东风避开了月亮的支点。音书受困于乌鹊,号怒于愤怒的熊罴。种植庄稼和收获增添了诗的灵感,砍伐柴荆好像学土宜。故乡的山脉迷失在白阁之中,秋水隐没在黄陂之间。不敢专求佳句,别离之情令人愁。


简介

杜甫这首《偶题》表达了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所以王嗣奭《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赏析

《岁寒堂诗话》:此少陵论文章也。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鸟可以轻议哉! 《艺圃撷馀》:少陵故多变态,其诗存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拙句,有累句,后世别为家。持高于盛唐者,以其有深句、雄句、老句也;而终不失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丽句也。……其愈险愈老,正是此老独得处,故不足难之;独拙、累之句,我不能掩瑕,虽然,更千百世无能胜之者何?要曰无露句耳。其意何尝不自高自任?然其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曰:“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温然其辞,而隐然言外,何尝有所谓吾道主盟代兴哉?自少陵逗漏此趣,而大智大力者,发挥毕尽。 《杜臆》: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诗二百篇》备自有序,而此篇又一部《杜诗》之总序也。起来二句,乃一部《杜诗》所以胎孕者。“文章千古事”,便须有干古识力为之骨;而“得失寸心知”,则寸心具有千古。此乃文章家秘密藏,而千古立言之标准……自“经济惭长策”至“秋水忆皇陂”,皆叙其漂荡之实与其漂荡之故,……而“缘情慰漂荡”,乃后半篇之总括也。 《义门读书记》:诗体态(“前辈”二句下)。“懦家”疑“传家”,谓乃祖审吉也。“騄骤”、“斫轮”等语,皆承此联来(“法自”二句下)。诗源流,江左谓徐、庾、阴、何,邺下谓建安也(“永怀”二句下)。 《杜诗详注》:张{湝}曰:文章秘决,诗统源流,前半已道尽。曰“骚人”、曰“汉道”、曰“邺中”、曰“江左”,存诗家历代,各有体制可仿,后人兼采,原不宫过贬偏抑。公之所见甚大,所论甚正。太白则云:“向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自晋人以下,未免一概抹倒矣。此诗是二段格,前半论诗文,以“文章千古事”为纲领;后半叙境遇,以“缘情慰漂荡”为关键。前段结云:“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隐以千古事自期矣;后段结云:“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仍以慰漂荡自解矣。其段落之严整,脉理之精细如此。 《茧斋诗谈》:“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此亦错对法,交叉中文气通利,文义分晰,所以为难;若故意强纽,便不合格。 《龙性堂诗话初集》:少陵《偶题》云:“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自汉魏至齐梁,千余年间,文章升降,评骘尽此二语。其曰:“车轮徒已斫,堂构借仍亏。”伤己之无贤嗣也。“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慨时之无知音也,此为微词隽旨最多,读者当心知其意。 《唐宋诗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识解可谓广大精微;“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则操觚秘要,觉陆机《文赋》为繁,昔元稹为甫志曰:“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鲁、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其推许诚不为过,要未及此二十字之包括也。甫他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此参观而微会之,子美之能事,思过半矣。 《剑溪说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刘须溪谓:即子美自道,良是。高、岑不足以当之。 《读杜心解》:起二,立言心印,次二,总领派别。《骚》以该前,汉以统后。所包者广,皆“前辈”也。“飞腾”而“入”,兼有“千古”;“馀波绮丽”,到底不懈。此中“旧例”、“清规”,俱宜大费窥寻矣。 《杜诗镜铨》:首叙诗学,源流兼收,中自有区别,当与《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转益多师”语参看。此叹诗学莫传(“漫作”二句下)。蒋弱六云:前半说文章,后半说境遇,皆“寸心知”者。前语少而意括,后语详而情绵,公一生心迹尽是矣。



荔枝图序

〔白居易〕 〔唐〕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愚溪诗序

〔柳宗元〕 〔唐〕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过分水岭

〔温庭筠〕 〔唐〕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莲花

〔温庭筠〕 〔唐〕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唐〕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唐〕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刘长卿〕 〔唐〕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明月三五夜

〔元稹〕 〔唐〕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念昔游

〔杜牧〕 〔唐〕

【其一】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其二】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其三】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塞上曲二首

〔戴叔伦〕 〔唐〕

【其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