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论病·五十二难

曰:脏腑发病,根本等不?

然:不等也。

其不等奈何?

然: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腑病者,仿佛贲响,上下行流,居处无常。

故以此知脏腑根本不同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有人问:脏腑发生疾病,根本不一样吗? 回答道: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 答曰:脏器疾病是停留在原处,不会迁移;而腑器疾病则像波澜起伏,上下流动,没有固定的居处。因此,可以从这个来了解脏腑的根本区别。



难经·论病·五十三难

〔无名氏〕 〔三国〕

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何谓也?

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

间脏者,传其子也。

何以言之?

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

间脏者,传其所生也。

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母子相传,竟而复始,如环无端,故曰生也。

难经·论病·五十四难

〔无名氏〕 〔三国〕

曰:脏病难治,腑病易治,何谓也?

然: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

腑病易治者,传其子也。

与七传、间传同法也。

难经·论病·五十五难

〔无名氏〕 〔三国〕

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

然:积者,阴气也。

聚者,阳气也。

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

气之所积,名曰积。

气之所聚,名曰聚。

故积者,五脏所生。

聚者,六腑所成也。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

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

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难经·论病·五十六难

〔无名氏〕 〔三国〕

曰:五脏之积,各有名乎?

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

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

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何以言之?

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

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以秋庚辛日得之。

何以言之?

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

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以冬壬癸日得之。

何以言之?

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

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以春甲乙日得之。

何以言之?

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

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

以夏丙丁日得之。

何以言之?

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此五积之要法也。

难经·论病·五十七难

〔无名氏〕 〔三国〕

曰:泄凡有几?

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

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此五泄之要法也。

难经·论病·五十一难

〔无名氏〕 〔三国〕

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

  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

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

何以言之?

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

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

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难经·论病·五十难

〔无名氏〕 〔三国〕

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何以言之?

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难经·论病·四十九难

〔无名氏〕 〔三国〕

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

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

形寒饮冷则伤肺。

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

饮食劳倦则伤脾。

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

是正经之自病也。

何谓五邪?

然: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

此之谓五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

然:其色当赤。

何以言之?

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

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

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何以知伤暑得之?

然:当恶焦臭。

何以言之?

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

故知心病伤暑得之,当恶焦臭。

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

  然:当喜苦味也。

何以言之?

脾主味,入肝为酸,人心为苦,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为甘。

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

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何以知伤寒得之?

然:当谵言妄语。

何以言之?

肺主声,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入肾为呻,自入为哭。

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

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涩。

何以知中湿得之?

然:当喜汗出不可止。

何以言之?

肾主液,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

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

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

此五邪之法也。

难经·论病·四十八难

〔无名氏〕 〔三国〕

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

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

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

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难经·论脏腑·四十七难

〔无名氏〕 〔三国〕

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

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