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别解》序

嘉靖辛卯,余自南都下第归。

闭门扫轨,朋旧少过。

家无闲室,昼居于内,日抱小女儿以嬉。

儿欲睡,或乳于母,即读《尚书》。

儿亦爱弄书,见书辄以指循行,口作声,若甚解者。

故余读常不废,时有所见,用著于录。

意到即笔,不得留,昔人所谓兔起鹘落时也。

无暇为文章,留之箱筥,以备温故。

章分句析,有古之诸家在,不敢以比拟,号曰《别解》。

余尝谓:观书若画工之有画,耳目口鼻大小肥瘠无不似者,而人见之,不以为似也,其必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者矣。

余之读书也,不敢谓得其神,乃有意于以神求之云。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嘉靖辛卯年间(嘉靖十年),我在南都参加考试,未被录取而从南都回家,闭门闲居,亲朋好友们较少到访。因里面没有空闲的房子,白天住在家里,抱着小女儿逗趣,在小女儿是或者吃奶时,我就读《尚书》,小女儿也喜欢摆弄书,一看见书就就用小手指头顺着一行行的文字指着,同时口中念念有声,似乎很懂的样子。所以我一直没有把读书这件事荒废,偶尔有些感悟,就记录下来。想到什么马上记下,正像古人所说的“兔起鹘落”一样。(因为)没有什么时间写文章,(所以)就把这些记录下来的感悟保存在箱子中,以用来日後复习。本人对文章的分析,因为有古代名家在,所以不敢和他们的相提并论,所以取名为《别解》。 我曾说过:看画家作画,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大小、胖瘦都画得很像了,但人们看了之後仍说不像,那一定只画外表而没有画到人的精神、气质等。我读书,不敢说是已经得到了书的“神”,但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地领悟书中的“神”罢了。


注释

嘉靖辛卯: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嘉靖为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 南都:指南京。 闭门扫轨:谓闭门断绝交往。《後汉书·杜密传》:“闭门扫轨,无所干及。”扫轨谓扫除车辙。 兔起鹘(hú)落:比喻写诗作画时,才思泉涌,一气呵成,心手合一。语出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诮纵则逝矣。”喻文思稍纵即逝。鹘,鹰一类的猛禽。 为文章:指修饰词句,琢磨技巧。 箱筥(jǔ):书箱之类的器物。 温故:《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章分句析:分析每章每句的语意。 古之诸家:指汉代以来的各代经学家。他们曾对儒家经典作出过许多解释。


简介

这篇文章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尚书》即《书经》,为儒家经典之一。序文叙述了他撰写《尚书别集》的缘起、经过及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即如绘画一样不求形似而求其精神。文章用语极精炼,其中插入小女儿的稚态描写,只寥寥几笔,却极为生动传神。



保俶塔顶观海日

〔高濂〕 〔明〕

保俶塔游人罕登其颠,能穷七级,四望神爽。

初秋时,夜宿僧房,至五鼓起登绝顶,东望海日将起,紫雾氤氲,金霞漂荡,漫天光彩,状若长横匹练,圆走车轮,或肖虎豹超骧,鸾鹤飞舞,五色鲜艳,过目改观,瞬息幻化,变迁万状。

顷焉阳谷吐火,千山影赤,金轮浴海,闪烁荧煌,火镜浮空,朣胧辉映,丹焰炯炯弥天,流光赫赫动地。

斯时惟启明在东,晶丸灿烂,众星隐隐,不敢为颜矣。

长望移时,令我目乱神骇,陡然狂呼,声振天表。

忽听筹报鸣鸡,树喧宿乌,大地云开,露华影白。

回顾城市嚣尘,万籁滚滚生动,空中新凉逼人,凛乎不可留也。

下塔闭息敛神,迷目尚为云霞眩彩。

飞来洞避暑

〔高濂〕 〔明〕

灵鹫山下,岩洞玲珑,周回虚敞,指为西域飞来一小岩也。

气凉石冷,入径凛然。

洞中陡处,高空若堂,窄处方斗若室,俱可人行无碍顶处。

三伏熏人,燎肌燔骨,坐此披襟散发,把酒放歌,俾川呜谷应,清冷洒然,不知人世今为何月。

顾我絺綌,不胜秋尽矣。

初入体凉,再入心凉,深入毛骨俱凉哉。

人间抱暑焦烁,虽啖冰雪不解,而严冬犹然者,勿令知此清凉乐国。

浪淘沙·夜雨

〔梁寅〕 〔明〕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

愁如百草雨中生。

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

彩霞红日照山庭。

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六和塔夜玩风潮

〔高濂〕 〔明〕

浙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有知夜观者,余昔焚修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

顷焉风色陡寒,海门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屈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

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

”信哉!

过眼惊心。

因忆当年浪游,身共水天飘泊,随潮逐浪,不知几作泛泛中人。

此际沉吟,始觉利名误我不浅。

遥见浪中数点浮沤,是皆南北去来舟楫。

悲夫二字,搬弄人间,千古曾无英雄打破,尽为名利之梦沉酣,风波自不容人唤醒。

甲辰八月辞故里(其一)

〔张煌言〕 〔明〕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忠贞自是孤臣事, 敢望千秋春史传。

吴山图记

〔归有光〕 〔明〕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

尚有西子之遗迹。

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

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

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

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

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

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

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

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

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

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噫!

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夏日杂兴

〔刘基〕 〔明〕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满江红

〔文徵明〕 〔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

岂不恤,徽钦辱。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苏堤看桃花

〔高濂〕 〔明〕

六桥桃花,人争艳赏,其幽趣数种,赏或未尽得也。

若桃花妙观,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影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

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风致幽闲。

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

其四,细雨湿花,粉容红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

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妍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

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留。

兼之封家姨无情,高下陡作,使万点残红,纷纷飘泊,或扑面撩人,或浮樽沾席,意恍萧骚,若美人病怯,铅华销减。

六者惟真赏者得之。

又若芳草留春,翠裀堆锦,我当醉眠席地,放歌咏怀,使花片历乱满衣,残香隐隐扑鼻,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彩云飞动,幽欢流畅,此乐何极。

湖冻初晴远泛

〔高濂〕 〔明〕

西湖之水,非严寒不冰,冰亦不坚。

冰合初晴,朝阳闪烁,湖面冰澌琼珠,点点浮泛。

时操小舟,敲冰浪游,观冰开水路,俨若舟引长蛇,晶莹片片堆叠。

家童善击冰丬,举手铿然,声溜百步,恍若星流,或冲激破碎,状飞玉屑,大快寒眼,幽然此兴,恐人所未同。

扣舷长歌,把酒豪举,觉我阳春满抱,白雪知音,忘却冰湖雪岸之为寒也。

旧闻戒涉春冰,胸中不抱惧心,又何必以涉冰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