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写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武士们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命令羲和敲着太阳开道,发出玻璃声响,劫火的余灰已经散尽,国家太平呈祥。 大壶的龙头倾泻着美酒,请来了酒星,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银白色的浮云辉映得整齐的宫殿亮晶晶,宫门上报时的人已经报了一更。 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 一群黄衣女郎舞蹈着,高举酒杯祝寿歌颂。 仙人形的烛树光芒四射,轻烟濛濛,嫔妃们心满意足,一双双醉眼清泪盈盈。


注释

秦王:一说指唐德宗李适(kuò),他做太子时被封为雍王,雍州属秦地,故又称秦王,曾以天下兵马元帅的身份平定史朝义,又以关内元帅之职出镇咸阳,防御吐蕃。一说指秦始皇,但篇中并未涉及秦代故事。一说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做皇帝前是秦王。 “秦王”二句:写秦王威慑八方,他的剑光把天空都映照成碧色。 劫灰:劫是佛经中的历时性概念,指宇宙间包括毁灭和再生的漫长的周期。劫分大、中、小三种。每一大劫中包含四期,其中第三期叫做坏劫,坏劫期间,有水、风、火三大灾。劫灰飞尽时,古无遗迹,这样一来无古无今,所以称之为“古今平”。王琦认为这里是借指“自朱泚、李怀光平后,天下略得安息”。 龙头:铜铸的龙形酒器。据《北堂书钞》载:唐太极宫正殿前有铜龙,长二丈。又有铜樽,容积四十斛。大宴群臣时,将酒从龙腹装进,由龙口倒入樽中。酒星:一名酒旗星。《晋书·天文志》说天上下班酒旗星,主管宴饮。 金槽:镶金的琵琶弦码。枨枨:琵琶声。 雨脚:密集的雨点。这句说笙的乐音像密雨落在洞庭湖上的声音一样。 银云:月光照耀下的薄薄的白云朵。栉栉:云朵层层排列的样子。瑶殿:瑶是玉石。这里称宫殿为瑶殿,是夸张它的美丽豪华。 宫门掌事:看守宫门的官员。一更:一作“六更”。 花楼玉凤:指歌女。娇狞:形容歌声娇柔而有穿透力。狞字大约是当时的一种赞语,含有不同寻常之类的意思。 海绡:鲛绡纱。《述异记》云出于南海,是海中鲛人所织。红文:海绡上绣的红色花纹。香浅清:清香幽淡的气息。 黄娥跌舞:可能是一种舞蹈。千年觥:举杯祝寿千岁。 仙人烛树:雕刻着神仙的烛台上插有多枝蜡烛,形状似树。 清琴:即青琴,传说中的神女。这里指宫女。泪泓泓:眼泪汪汪,泪眼盈盈。


简介

《秦王饮酒》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前四句写秦王的英武,歌颂他平定了战乱,使天下太平;第五句以下描写他通宵达旦饮酒作乐的豪华场面。全诗几乎每一句都出人意料,无论是现实的描写还是虚拟的想像,无论比喻、夸张还是白描,无论意象选择还是遣词用语,都与一般诗人不同,颇能体现李贺诗歌想像奇谲诡异的特点。


赏析

胡震亨:搭、建、长古之不能追李、杜,固也。但在少陵后仍咏见事讽刺,则诗为谤讪时政之具矣。此内氏讽谏,愈多愈不足珍也。所以张文昌只得就世俗俚浅事做题目,不敢及其他。仲初亦然。至长吉又总不及时事,仍咏古题,稍易本题字就新。如《咬歌行》改为《浩歌》,《公无渡河》改为《公无出门》之类。及将古人事创为新题,便觉焕然有异,如《秦王饮酒》、《金铜仙人辞汉歌》之类。递相救不得不然,英雄各自有见也。(《唐音癸签》) 黎简:想到日之声如玻璃,亦地老天荒,无人有此奇想。(《李长吉集》) 黄周星:日可敲乎?敲可有声乎(“羲和敲日”句下)?雨脚能吹笙乎(“洞庭雨脚”句下)?月可喝使倒行乎(“酒酣喝月”句下)?(徐)文长云:言天将明而报一更以劝酒也,最奇(“宫门掌事”句下)。篇中日月云雨,供其颠倒,驱遣簸弄,直是无可奈何。(《唐诗快》) 方扶南:饮酒。饮非独酌,细密(“龙头泻酒”句下)。醉后声笑体态,五句尽之(末五句下)。“黄鹅”,喻酒也;合下“觥”字为义,即杜诗“鹅儿黄似酒,酒色似鹅黄”也。(《李长吉诗集批注》) 范大士:醉极而泪,乐极生悲,两意俱妙。(《历代诗发》) 马位:《秦王饮酒》诗:“羲和敲日玻璃声。”不知有出不?抑自铸伟辞?(《秋窗随笔》)



洛姝真珠

〔李贺〕 〔唐〕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李夫人歌

〔李贺〕 〔唐〕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

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红壁阑珊悬佩珰,歌台小妓遥相望。

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公莫舞歌

〔李贺〕 〔唐〕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

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镮。

汉王今日颁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李贺〕 〔唐〕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李贺〕 〔唐〕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帝子歌

〔李贺〕 〔唐〕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秋来

〔李贺〕 〔唐〕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天上谣

〔李贺〕 〔唐〕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李贺〕 〔唐〕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

〔李贺〕 〔唐〕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