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长,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久处异乡,又是一年清明节。黄昏坐在小院思念亲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时偏偏遇到伯劳鸟。 亲人所处之地与这里仅隔咫尺江山,却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而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而且让人梦中惊醒的又是刺耳的角声。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菴《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菴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菴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簾》。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东坡外集》俱未收,唯见《苏长公二妙集》本、毛子晋汲古阁本《东坡词》。毛本题作「离别」,龙本无题。 「春事阑珊芳草歇」句:龙榆生笺引清·况夔笙《香海棠馆词话》:「东坡词『春事阑珊芳草歇』,《升菴词品》引唐刘瑶诗『瑶草歇芳心耿耿』,《传奇》女郎玉贞诗『燕折莺离芳草歇』,谓是坡词出处。不知谢康乐有『芳草亦未歇』句也。」 啼鴂:龙榆生笺:「《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众草为之不芳。』《汉书·扬雄传》引《反离骚》:『徒恐鷤(tí)䳏(guì)鷤䳏之将鸣兮,顾先百草为不芳!』师古注:『䳏,鴃字也。鷤鴃鸟,一名买䤥,一名子规,一名杜鹃,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歇。鷤,音大系反;䳏,音桂。鷤字,或作鶗,亦音题。鴃,又音决。䤥,音诡。』」 楚越:龙榆生笺:「陈拾遗《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 音尘绝:龙榆生笺:「李太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落梅:龙榆生笺:「《乐府诗集》:『《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李太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简介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此词上片展示了两幅场景:一是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客里思家;一是在落红处处的黄昏小院,家人忆我。下片抒发思家之情。末句宕开写景,于斜月角声之旷寂中蕴含无限悲凉。全词写得婉转曲折,情感真挚。


赏析

明·沈震峰《草堂诗馀正集》:鸟啼,花落,梦回,月落,一境惨一境。 清代王士禛《花草蒙拾》:「春事阑珊芳草歇」一首,凡六十字,字字惊心动魄。「只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恐无此魂销也。 清·陈亦峰《云韶集》:清丽。此词合秦柳一手。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宋〕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苏轼〕 〔宋〕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

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

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减字木兰花·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苏轼〕 〔宋〕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风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苏轼〕 〔宋〕

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

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

不知明日为谁黄。

浣溪沙·霜鬓真堪插拒霜

〔苏轼〕 〔宋〕

霜鬓真堪插拒霜,哀弦危柱作《伊凉》。

暂时流转为风光。

未遣清樽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金钗玉腕泻鹅黄。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苏轼〕 〔宋〕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

尘心消尽道心平。

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

愿闻吴越报丰登。

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

〔无名氏〕 〔宋〕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

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

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西江月·杭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

〔苏轼〕 〔宋〕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

旧官何物对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

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减字木兰花·天台旧路

〔苏轼〕 〔宋〕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不见而今劝酒人。

虞美人·送浙宪马中玉

〔苏轼〕 〔宋〕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

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嗔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

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