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论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

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

是有三蔽焉。

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

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

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

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

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

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

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

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

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

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

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

呜呼!

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

”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

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王之法度。

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 噫!

今天下盖尝患无材。

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

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

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

人君苟欲之,斯至矣。

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

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况且有才能的人,他们的外表凭借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呢?在于他们遇到事情能够处理好,出谋划策能够得到好处,治理国家能够使国家安定,这就是他们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上位的人如果不能够认真选拔,正确任用,即使他们胸怀如皋、夔、稷、契等人一样的智慧,尚且也不能使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啊!何况他们是处于下位的人呢?世上目光短浅的人还说:“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处于口袋中,它的尖端立刻会钻到外面来,所以不存在有能力却没有表现出来的人。”这只是他看到锥子在口袋中的情形,却原本没有看到马在马厩中的情形。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地喝水吃草,嘶叫踢咬,要寻找它们不同的地方,那是很少的。等到良马拉着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多次鞭打,不烦劳人驾驭,一拉缰绳,千里远的路程已经走到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并驾齐驱,那么即使劣马跑翻了车轮,扯断了马笼头,弄得筋断骨伤,日夜不停地追赶它,也远远地赶不上啊。在这之后良马和劣马才能区别开。古代的君主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认为天下没有无才的人,于是就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查他们罢了。考查的方法就在于让他们担任适合自己的工作罢了。


注释

材论:即人才论。 蔽:遮挡、障碍,指错误想法。 去辱绝危:远离耻辱,断绝祸害。 数:命数、命运。 偃然:安然、任意。 肆:放纵、展开。 卒:终于。 败乱危辱:失败、动乱、危亡、耻辱的结局。 爵禄:官位和俸禄。 诱:诱导、吸引。 忧戚:忧伤。 戚:悲伤。 是否:或是或否。 坐骄:傲视。 趋我:趋向我、依附我。 諰(xǐ)諰然:害怕、恐惧的样子。 特:仅仅,只不过。 形:外貌。 何以:以何,凭借什么。 画策:策划、出谋献策。画,谋划。 上之人:在上位的人,这里指统治者。 皋:皋陶,又作咎繇,姓偃,相传曾被舜帝任为管刑法的官。 夔:舜时期的乐宫。 稷:是厉山氏的儿子,名农,能种植百谷。 契:相传为舜帝的司徒官,主管教化,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为商朝的祖先。 “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句: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说:“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囊,口袋;末,尖端;见,通“现”,显露。 厩:马房。 驽:劣马。 骥:好马。 刍:喂牲畜的草。 蹄:用蹄刨地,或用蹄踢蹶。 啮:咬。 引:牵引,拉动。 夷路:平路。 策:本指马鞭。这里指鞭打。 御:驾驭。 顿:振、抖动。 辔:控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倾轮:车轮倾斜。 绝勒:缰绳拉断。勒,带嚼口的马络头。 不舍昼夜:不分昼夜。《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辽乎:遥远的样子。 骐骥:良马。 騕褭(yǎo niǎo):骏马名。 驽骀(tái ):劣马。 南越:古国名,其地在今广东一带。 修簳:细长的竹秆。 镞:箭头。此处谓安装箭头。 精金:即精钢。 鹗:一种长翼而凶猛的鸟。鹰雕一类。 劲翮(hé):坚硬的翎管。 彍(guō):张满弓弩。此处指射至。 犀:雄犀牛,两角。 兕:雌犀牛,一角。 捍:凶猛,彪悍。 觌(dí)武:以武力相见,指打仗。觌,相见。 敲扑:古时用作鞭刑的两种刑具。长者为扑,短者为敲。 朽槁:枯干。 梃:棍子。 瑰材桀智:奇伟杰出的人才。 铢量:仔细称量,引指详尽地考察衡量。铢,古代衡制中一个微小的重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卓荦:超凡、杰出。 六国合从:指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起来与秦国抗衡。因六国地连南北,故称他们的联合为合纵。从,通“纵”。 辩说之材:指纵横家之流。其著名者,有张仪、苏秦等。《史记》有传。 刘、项:刘邦、项羽,皆为秦末反秦起义军领袖。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其后,楚汉间历经长达五年的战争。公元前202,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即汉高祖。《史记》有《本纪》。 筹划战斗之徒:谋士与战将。陆续聚集于刘邦旄下的,谋士有萧何、张良、陈平诸人;战将则有韩信、彭越、樊哙等。《史记》均有传。 唐太宗:即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第二代皇帝。他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他在位的“贞观”(公元627年-公元649年)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有所恢复,被史家誉为治世。 谟谋:设谋划策。唐太宗朝,谟谋之臣,有房玄龄、杜如晦,《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谏诤:规劝争辩。唐太宗朝,谏诤之臣,以魏徵为代表,《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简介

这篇散文出自《临川先生文集》,论述统治者应如何去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对人才的重要性和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作了相当精闢的论述。 王安石对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有比较全面的看法。他在不少文章中都谈到过这个问题。如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就说到人才须人主“陶冶而成之者”,所谓陶冶而成,“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而在《取才》里,又具体说到科举考试中,“策进士者”、“策经学者”皆应从衡量考生的实际本领出发。而在本文中,主要是强调起用人才的重大意义。他认为能否起用人才实际上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的命运,因此处于上层地位的人(包括皇帝在内)要十分重视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他尖锐地指出:“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这番话表明作者阐述他对人才问题的看法,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



山行即事

〔王质〕 〔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宋〕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

滕王阁感怀

〔王安国〕 〔宋〕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迭乱云浮。

卜算子·往道山道中作

〔王安中〕 〔宋〕

客舍两三花,并脸开清晓。

一朵涓涓韵已高,一朵纤纤袅。

谁与插斜红,拥髻争春好。

此意遥知梦已传,月落前村悄。

满江红·八十归来

〔王居安〕 〔宋〕

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

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

收笔砚,藏棋局。

酒莫饮,经须读。

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

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上人书

〔王安石〕 〔宋〕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

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

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

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

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

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

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安。

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

”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

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

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

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

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

否也。

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

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

其为是非耶?

未能自定也。

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周邦彦〕 〔宋〕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梦玉人引·送行人去

〔范成大〕 〔宋〕

送行人去,犹追路、再相觅。

天末交情,长是合堂同席。

从此尊前,便顿然少个,江南羁客。

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

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泪万千滴。

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

灯火凄清,笙歌无颜色。

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

无题

〔晏殊〕 〔宋〕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