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满身醉意整日沉醉,阵阵西风吹散了烦忧。 告别离去的诗言还不够,倚门望着仰望两座高山。



金紫岩

〔李钖〕 〔宋〕

百尺云岩道院边,晓钟疏磬思悠然。

荷间酌酒和清露,石上题诗染翠烟。

半岭泉鸣通古涧,数家秋尽隔寒川。

西风似欲吹人起,去逐骑鲸汗漫仙。

题节庵

〔李寅仲〕 〔宋〕

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公房。

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

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

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

游先神童读书岩

〔李寅仲〕 〔宋〕

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

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傥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

齐天乐·寿韩郡王

〔李寅仲〕 〔宋〕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

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修竹。

商颜自绿。

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

簪貂更鸣佩玉。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

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福。

神京未复。

看先取鸿沟,次封函谷。

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

瑞岩夜闻声有感

〔李端民〕 〔宋〕

苍宫环合碧崔嵬,风动空山隐转雷。

逸响已随天籁发,馀音犹和玉琴哀。

夜阑谁辨龙蛇势,岁久俱为栋柱材。

拟欲寻声问卢老,耳根清净了无猜。

游洞霄

〔李汇〕 〔宋〕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群峰缭绕更相挹,五洞萦迂暗接连。

当日高崖曾虎伏,于今深穴有龙眠。

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

地贮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

稍待升平名遂后,便来居此结良缘。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

〔巫伋〕 〔宋〕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

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水调歌头·紫微观石牛

〔吕颐浩〕 〔宋〕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钟。

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

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精魄入蟾宫。

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

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

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

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扣角起雷同。

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

次韵刘省元希范题孙伯温舫斋

〔吕颐浩〕 〔宋〕

昔年曾伴江湖客,泛宅浮家烟水阔。

兰旌桂棹去夷犹,醉吟烂赏湖山色。

即今别来四五年,渔蓑烟艇想依然。

驱车终岁走尘土,梦魂犹在苕霅间。

主人好事谁能敌,凿藓诛茅开一室。

宛如画舫到江南,左列图书右经籍。

嗟予踪迹若飞蓬,笑谈偃息幸相从。

有时睡觉惊四顾,恍然身在船窗中。

经营雅协沧洲趣,只欠云涛破烟雾。

萧萧风雨夜深时,忆著扁舟横野渡。

羡君腹大饱诗书,笔端摛藻飞琼琚。

行看乘槎犯牛斗,吾知此舍真蘧庐。

扈从至西城道中作

〔吕颐浩〕 〔宋〕

霜风卷雾散,天日增光明。

警跸转前路,百鸟相和鸣。

边尘暗长淮,今岁幸西城。

野店翠华过,纵观满檐楹。

丰年高廪多,薄饭犹香粳。

衰钝犹何者,厚颜羞大烹。

盐梅乏滋味,终恐伤和羹。

干戈几时休,忧国心如酲。

归欤魏阙念,老矣沧洲情。

勉力谓诸将,为时请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