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召唤,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整齐。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注释

永遇乐(lè):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双调一百零四字。又名《消息》。 落日熔(róng)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niǎn)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参见《岁时广记·卷十一》)。 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 济楚:美好、端整、漂亮。 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风鬟(huán):指女子的头髮。


简介

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上阕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阕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


赏析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镕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霧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宋·刘辰翁《须溪词》: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宋·张炎《词源·卷下》: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而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 明·杨慎《词品·卷二》:辛稼轩词「泛菊杯深,吹梅角暖」,盖用易安「染柳烟轻,吹梅笛怨」也。然稼轩改数字更工,不妨袭用。不然,岂盗狐白裘手邪? 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眉批)辛词「泛菊杯深,吹梅角暖」,与易安句法同。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又「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杨用修以其寻常语度入音律,殊为自然。 清·水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一》:张端义《贵耳集》极推其元宵词《永遇乐》、秋词《声声慢》,以为闰阁有此文笔,殆为间气,良非虚美。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集·词话卷三》:柳屯田「晓风残月」,文洁而体清;李易安「落日」「暮云」,虑周而藻密。综述性灵,敷写气象,盖骎骎乎大雅之林矣。



江城子

〔秦观〕 〔宋〕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清平乐

〔袁绹〕 〔宋〕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杨万里〕 〔宋〕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六国论

〔苏洵〕 〔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欧阳修〕 〔宋〕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巵。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宋〕

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菩萨蛮

〔无名氏〕 〔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雨后田间杂纪(其二)

〔杨万里〕 〔宋〕

正是山花最闹时,浓浓淡淡未离披。

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宋〕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