髑髅说

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蓁秽之薮。

萧条潜虚,经幽践阻。

顾见髑髅,块然独居。

于是伏轼而问之曰:“子将结缨首剑,殉国君乎?

将被坚执锐,毙三军乎?

将婴兹固疾,命殒倾乎?

将寿终数极,归幽冥乎?

” 叩遗骸而叹息,哀白骨之无灵。

慕严周之适楚,倘托梦以通情。

于是若有来,恍若有存。

影见容隐,厉响而言曰:“子何国之君子乎?

既枉舆驾,愍其枯朽。

不惜咳唾之音,慰以若言。

子则辩于辞矣,然未达幽冥之情,识死生之说也。

夫死之为言归也。

归也者,归于道也。

道也者,身以无形为主,故能与化推移。

阴阳不能更,四节不能亏,是故洞于纤微之域,通于恍惚之庭。

望之不见其象,听之不闻其声。

挹之不冲,满之不盈。

吹之不凋,嘘之不荣。

激之不流,凝之不停。

寥落溟漠,与道相拘。

偃然长寝,乐莫是喻。

” 曹子曰:“予将请之上帝,求诸神灵。

使司命辍籍,反子骸形。

” 于是髑髅长呻廓眦曰:“甚矣,何子之难语也!

昔太素氏不仁,无故劳我以形,苦我以生,今也幸变而之死,是反吾真也。

何子之好劳,我之好逸。

子则行矣,余将归于太虚。

” 于是言卒响绝,神光雾除。

顾将旋轸,乃命仆夫拂以玄尘,覆以缟巾。

爰将藏彼路滨,壅以丹土,翳以缘榛。

夫存亡之异势,乃宣尼之所陈。

何神凭之虚对,云死生之必均。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曹子在附近的池塘边漫步,穿过草木茂盛的丛林。荒凉而寂静,经历了幽深和阻滞。他看到了骷髅,在那里孤独地居住。 于是他蹲下来问:你是要去结义成为国家的臣子吗?还是愿意捧着坚硬锋利的剑,为了国家而战斗?或者是愿意忍受病痛而牺牲生命?或者是愿意活到老而回归幽冥之地? 他敲击着遗骸,叹息着,为白骨没有灵魂而悲伤。他向往着严周的境地,希望通过梦境来交流感情。 于是仿佛有人来了,仿佛有存在。影子显现出容貌,阴森的声音说道:“你是哪个国家的君子?既然驾驶着凄凉的马车,我对它的枯朽感到惋惜。我不计较咳嗽和唾沫的声音,用如此温暖的话语安慰它。你的辩论能力很高,但还未理解幽冥之情,也未认识死生的道理。死亡是归于道的意思。归于道的人,以无形体为主,因此能与化身进行交流。阴阳不能改变,四季不能减弱,因此能洞悉微末之境界,通达迷离之空间。望之不见形象,听之不闻声音。吹而不打乱,嘘而不使茂盛。激动而不流动,凝固而不停止。荒凉而深广,受道的限制。像长时间的睡眠一样,快乐无比。” 曹子说:“我将请求上天,向众神祈求。让司命停止记录,让你的灵魂回到你的身体。” 于是骷髅长时间地哼唱,瞪大了眼睛说:“真是困难啊!古时的苏素夫人并不仁慈,无缘无故地用我的形体,折磨我,使我苦不堪言。如今庆幸地变成死者,是对我的真实还原。你喜欢劳碌,而我喜欢安逸。你去吧,我将回到虚无之中。” 于是他的话停止了,声音消失了,神光消散了。他准备旋转并命令仆人用灰尘覆盖,用白巾遮盖。然后将其埋藏在路边,用红土堆积,并用枯枝覆盖。 存亡的不同形势正是孔子所讲述的。神灵凭借虚无对话,说明了生死的必然平衡。


简介

《髑髅说》在曹植的诗文中是一篇非常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这篇文章借曹子(实际是曹植自指)与髑髅的对话抒发与天地物化的生死观。 这篇文章写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纂秽之蔽”,在路旁边遇到了一个髑髅,即死人的头骨,便伏轼而问他:你是为国捐躯而死的呢,还是因为病而死的呢,抑或是寿终而正寝?接着阐发了“死生之说”。最后曹子告诉髑髅:“予将请于上帝,求诸神灵,使司命辍籍,反子骸形。”意思是说:我去告诉天帝让你重新回到人世间怎么样?髑髅却回答说:“何子之难语昔太素氏不仁,无故劳我以形,苦我以生。今也幸便而之死,是反吾真也。何子之好劳,而我之好逸也乎?子则行矣。”意思是说:我活着汲汲惶惶,甚感劳苦,今因死而归真,你何必多事而让我再生呢? 读这篇《髑髅说》使人很自然地想到了《庄子·至乐》篇中一则“庄子见髑髅”的寓言。两者不但在创作构思、思想情趣拟人化手法等方面极其相似,即“万物一府,死生同状”;而且在情态形象的刻画上也极其相似。可以说,曹植的《髑髅说》是从《庄子》中“庄子见髑髅”的寓言演化出来的,至少说是一篇模拟之作。虽然曹植在结尾处,来了一句“夫存亡之异势,乃宣尼之所陈。何神凭之虚对,云死生之必均”,似乎回到了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模棱两可状态,然而从曹子的询问来看,“子将结缨首剑,殉国君乎?将被坚执锐,毙三军乎?将婴兹固疾,命殒倾乎?将寿终数极,归幽冥乎”,在死生困窘的状态下,诗人是很倾慕庄子的洒脱的。只是由于时代环境的不同,曹植给它注入了一些新的思想感情,那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自己的被迫害的处境和精神上的沉重压抑。



酒赋

〔曹植〕 〔三国〕

嘉仪氏之造思,亮兹美之独珍。

仰酒旗之景曜,协嘉号于天辰。

穆公酣而兴霸,汉祖醉而蛇分。

穆生以醴而辞楚,侯赢感爵而轻身。

谅千钟之可慕,何百觚之足云?

其味亮升,久载休名。

其味有宜城醪醴,苍梧缥青。

或秋藏冬发,或春酝夏成。

或云沸潮涌,或素蚁浮萍。

尔乃王孙公子,游侠翱翔, 将承欢以接意,会陵云之朱堂。

献酬交错,宴笑无方。

于是饮者并醉,纵横喧哗。

或扬袂屡舞,或扣剑清歌。

或颦蹴辞觞,或奋爵横飞。

或叹骊驹既驾,或称朝露未晞。

于斯时也,质者或文,刚者或仁。

卑者忘贱,窭者忘贫。

和睚眦之宿憾,虽怨仇其必亲。

于是矫俗先生闻之而叹曰: “噫!

夫言何容易!

此乃淫荒之源,非作者之事。

若耽于觞酌,流情纵逸,先王所禁,君子所斥。

赠徐幹

〔曹植〕 〔三国〕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可怜。

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

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

丹霞蔽日行

〔曹植〕 〔三国〕

纣为昏乱,虐残忠正。

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汉祚之兴,阶秦之衰。

虽有南面,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丹霞蔽日行

〔曹丕〕 〔三国〕

丹霞蔽日,彩虹垂天。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仙人篇

〔曹植〕 〔三国〕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馀。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释愁文

〔曹植〕 〔三国〕

子以愁惨,行吟路边。

形容枯悴,忧心如焚。

有玄虚先生见而问之,曰:「子将何疾,以至于斯?

」答曰:「愁之为物,推惚惟恍。

不召自来,推之弗往。

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

寂寂长夜,或群或党。

去来无方,乱我精爽。

其来也难进,其去也易追。

临飡困于哽咽,烦冤毒于酸嘶。

加之以粉饰不泽,饮之以兼肴不肥。

温之以火石不消,摩之以神膏不稀。

受之以巧笑不悦,乐之以丝竹增悲。

医和绝思而无措,先生岂能为我著龟乎?

」先生作色而言曰:「予徒辩子之愁形,未知子愁所由生,吾独为子言其发矣。

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

沈溺流俗,眩惑名位。

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坐不安席,食不终味。

遑遑汲汲,或惨或悴。

所鬻者名,所拘者利。

良由华簿,凋损正气。

吾将赠子以无为之药,给子以澹泊之汤,刺子以玄虚之针,炙子以淳朴之方。

安子以恢廓之宇,坐子以寂寞之床。

使王乔与子携手而游,黄公与子咏歌而行,庄生为子具养神之馔,老聃为子致爱性之方。

趣遐路以栖迹,乘轻云以高翔。

」于是精骇意散,改心向趣。

愿纳至言,仰崇玄度。

众愁忽然,不辞而去。

薤露

〔曹植〕 〔三国〕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岂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名都篇

〔曹植〕 〔三国〕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虾,寒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踘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门有万里客行

〔曹植〕 〔三国〕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迷迭香赋

〔曹植〕 〔三国〕

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

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

信繁华之速实兮,弗见凋于严霜。

芳暮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英芝。

既经时而收采兮,遂幽杀以增芳。

去枝叶而特御兮,入绡縠之雾裳。

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