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最近也是最远的是东与西,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溪。 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和月,最亲也是最疏的是夫妻。
至:最。八至:此以诗中有八个“至”字为题。 东西:指东、西两个方向。 疏:生疏,关系远,不亲近。
《八至》是唐代女诗人李冶创作的六言诗。此诗首字“至”字在诗中反复出现八次,故题名“八至”。从内容上说,全诗四句,说的都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富有哲理意味。从结构上说,作者设置了层云叠嶂,前三句只是个过场,主要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明人钟惺《名媛诗归》:字字至理,第四句尤是至情。 清人黄周星《唐诗快》:六字出自男子之口,则为薄幸无情;出自妇人之口,则为防微虑患。大抵从老成历练中来,可为惕然戒惧(末句下)。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然恨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
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
错综其事。
遗编绝简,往往遇之。
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笺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怪焉。
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
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
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
故吏部侍郎韦公陟,覩其笔力。
勖以有成。
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
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
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
迨乎伯英,尤擅其美。
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
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法精详,特为真正。
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
追思一言,何可复得。
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
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
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
” 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
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
”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
”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朱处士遥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
”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
以狂继颠,谁曰不可。
”张公又云:“稽山贺老总知名,吴郡张颠曾面。
”许御史瑝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下及。
”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西寄太虚。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
时大历丁已冬十月廿有八日。
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
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
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者也。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
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
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
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
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
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
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宗元再拜五支座前:伏蒙赐书诲谕,微悉重厚,欣踊恍惚,疑若梦寐,捧书叩头,悸不自定。
伏念得罪来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肯以书见及者。
何则?
罪谤交积,群疑当道,诚可怪而畏也。
是以兀兀忘行,尤负重忧,残骸馀魂,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
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非独瘴疠为也。
忽奉教命,乃知幸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盲沉没,复起为人。
夫何素望,敢以及此。
宗元早岁与负罪者亲善,始奇其能,谓可以共立仁义,裨教化。
过不自料,勤勤勉励,唯以忠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不知愚陋,不可力强,其素意如此也。
末路孤危,阨塞臲卼,凡事壅隔,很忤贵近,狂疏缪戾,蹈不测之辜,群言沸腾,鬼神交怒。
加以素卑贱,暴起领事,人所不信。
射利求进者填门排户,百不一得,一旦快意,更造怨讟。
以此大罪之外,诋诃万端,旁午构扇,尽为敌仇,协心同攻,外连强暴失职者以致其事。
此皆丈人所见,不敢为他人道说。
怀不能已,复载简续。
此人虽万被诛戮,不足塞责,而岂有偿哉?
今其党与,幸获宽贷,各得善地,无公事〈(一作无分毫事)〉,坐食俸禄,明德至渥也。
尚何敢更俟除弃废痼,以希望外之泽哉?
年少气锐,不识几微,不知当否,但欲一心直遂,果陷刑法,皆自所求取得之,又何怪也?
宗元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
神理降罚,又不能即死。
犹对人言语,求食自活,迷不知耻,日复一日。
然亦有大故。
自以得姓来二千五百年,代为冢嗣。
今抱非常之罪,居夷獠之乡,卑湿昏霿,恐一日填委沟壑,旷坠先绪,以是怛然痛恨,心骨沸热。
茕茕予立,未有子息。
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
每当春秋时飨,孑立择奠,顾盼无后继者,懔懔〈(一作茕茕,一作剽剽)〉然欷歔惴惕,恐此事便已,催心伤骨,若受锋刃。
此诚丈人所共悯惜也。
先墓在城南,无异子弟为主,独托村邻。
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闾,主守者因以益怠。
昼夜哀愤,俱便毁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戾。
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
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
然此已息望,又何以云哉!
城西有数顷田,果树数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植,今已荒秽,恐便斩伐,无复爱惜。
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不可知。
皆付受所重,常系心腑,然无可为者。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身残家破,为世大僇。
复何敢更望大君子抚慰收恤,尚置人数中耶!
是以当食不知辛咸节适,洗沐盥漱,动逾岁时,一搔皮肤,尘垢满爪。
诚忧恐悲伤,无所告诉,以至此也。
自古贤人才士,秉志遵分,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
故有无兄盗嫂,娶孤女云挝妇翁者,然赖当世豪杰,分明辨别,卒光史籍。
管仲遇盗,升为功臣。
匡章被不孝之名,孟子礼之。
今已无古人之实为,而有其诟,犹欲望世人之明己不可得也。
直不疑买金以偿同舍,刘宽下车,归牛乡人。
此诚知疑似之不可辩,非口舌所能胜也。
郑詹束缚于晋,终以无死。
钟仪南音,卒获返国。
叔向囚虏,自期必免。
范痤骑危,以生易死。
蒯通据鼎耳,为齐上客。
张苍、韩信伏斧锧,终取将相。
邹阳狱中,以书自活。
贾生斥逐,复召宣室。
倪宽摈死,后至御史大夫。
董仲舒、刘向下狱当诛,为汉儒宗。
此皆瑰伟博辨奇壮之土,能自解脱。
今以恇怯淟涊,下才末伎,又婴恐惧痼病,虽欲慷慨攘臂,自同昔人,愈疏阔矣!
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
宗元近欲务此,然力薄才劣,无异能解,虽欲秉笔覼缕,神志荒耗,前后遗忘,终不能成章。
往时读书,自以不至抵滞,今皆顽然无复省录。
每读古人一传,数纸已后,则再三伸卷,复观姓氏,旋又废失。
假令万一除刑部囚籍,复为士列,亦不堪当世用矣!
伏惟兴哀于无用之地,垂德于不报之所,但以通家宗祀为念,有可动心者,操之勿失。
虽不敢望归扫茔域,退托先人之庐,以尽馀齿,姑遂少北,益轻瘴疣,就婚娶,求胤嗣,有可付托,即冥然长辞,如得甘寝,无复恨矣!
书辞繁委,无以自道,然即文以求其志,君子固得其肺肝焉。
无任恳恋之至。
不宣。
宗元再拜。
【其一】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其二】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其三】 浦烟函夜色,冷日转秋旻。
自有沈碑石,清光不照人。
【其四】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只今谁善舞,莫恨发阳台。
【其五】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其六】 晚来渔父喜,罾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其七】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
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其八】 霁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
隐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其九】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
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其十】 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
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其十一】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其十二】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俱是厌兵人。
【其十三】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其十四】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
【其十五】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其十六】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其十七】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其十八】 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
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
【其十九】 不识桓公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唯独看,心外更谁知。
【其二十】 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
【其二十一】 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其二十二】 登舟非古岸,还似阻西陵。
箕伯无多少,回头讵不能。
【其二十三】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其二十四】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
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其二十五】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其二十六】 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
只知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其二十七】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鸶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其二十八】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其二十九】 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其三十】 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
可能无往事,空食鼎中鱼。
【其三十一】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其三十二】 滩浅争游鹭,江清易见鱼。
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
【其三十三】 蛩响依莎草,萤飞透水烟。
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
【其三十四】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其三十五】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岂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
【其三十六】 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
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
【其三十七】 水天凉夜月,不是惜清光。
好物随人秘,秦淮忆建康。
【其三十八】 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
今日秋风至,萧疏独沔南。
【其三十九】 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
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
【其四十】 秋风动客心,寂寂不成吟。
飞上危樯立,啼乌报好音。
【其四十一】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其四十二】 九日自佳节,扁舟无一杯。
曹园旧尊酒,戏马忆高台。
【其四十三】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其四十四】 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
静宿凉湾月,应无失侣声。
【其四十五】 轻云未护霜,树杪橘初黄。
信是知名物,微风过水香。
【其四十六】 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
难逢星汉使,乌鹊日乘槎。
【其四十七】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其四十八】 海月非常物,等闲不可寻。
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
【其四十九】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
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其五十】 风好来无阵,云闲去有踪。
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
【其五十一】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
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其五十二】 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
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
【其五十三】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其五十四】 叶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
【其五十五】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
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其五十六】 坠露晓犹浓,秋花不易逢。
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
【其五十七】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
【其五十八】 近戍离金落,孤岑望火门。
唯将知命意,潇洒向乾坤。
【其五十九】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
【其六十】 夕景残霞落,秋寒细雨晴。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其六十一】 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
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其六十二】 左宦终何路,摅怀亦自宽。
襞笺嘲白鹭,无意喻枭鸾。
【其六十三】 楼空人不归,云似去时衣。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其六十四】 白帝朝惊浪,浔阳暮映云。
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
【其六十五】 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庾将军。
【其六十六】 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晚晴。
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
【其六十七】 静看秋江水,风微浪渐平。
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
【其六十八】 风劲帆方疾,风回棹却迟。
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
【其六十九】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其七十】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
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
【其七十一】 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
落帆唯待月,一钓紫菱湾。
【其七十二】 千顷水纹细,一拳岚影孤。
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
【其七十三】 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
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其七十四】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
【其七十五】 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阔,无心击塞鸿。
【其七十六】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
可怜无酒分,处处有旗亭。
【其七十七】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
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
【其七十八】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半红。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其七十九】 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
敢言终破浪,唯愿稳乘流。
【其八十】 数亩苍苔石,烟濛鹤卵洲。
定因词客遇,名字始风流。
【其八十一】 兴闲停桂楫,路好过松门。
不负佳山水,还开酒一尊。
【其八十二】 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
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
【其八十三】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驻萍。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其八十四】 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
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
【其八十五】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
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其八十六】 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缯。
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其八十七】 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
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其八十八】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不奈扁舟去,其如决计何。
【其八十九】 数峰云断处,去岸映高山。
身到韦江日,犹应未得闲。
【其九十】 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未敢相邀约,劳生只自怜。
【其九十一】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
何曾妨钓艇,更待得鱼归。
【其九十二】 沙上独行时,高吟到楚词。
难将垂岸蓼,盈把当江蓠。
【其九十三】 新野旧楼名,浔阳胜赏情。
照人长一色,江月共凄清。
【其九十四】 愿饮西江水,那吟北渚愁。
莫教留滞迹,远比蔡昭侯。
【其九十五】 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
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其九十六】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
【其九十七】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
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其九十八】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其九十九】 楚水苦萦回,征帆落又开。
可缘非直路,却有好风来。
【其一百】 远谪岁时晏,暮江风雨寒。
仍愁系舟处,惊梦近长滩。
左右前后皆正人也,欲其身之不正,乌可得邪?
吾观李生在南阳公之侧,有所不知,知之未尝不为之思。
有所不疑,疑之未尝不为之言。
勇不动于气,义不陈乎色。
南阳公举措施为不失其宜,天下之所以窥观称道洋洋者,抑亦左右前后有其人乎!
凡在此趋公之庭,议公之事者,吾既从而游矣。
言而公信之者,谋而公从之者,四方之人则既闻而知之矣。
李生,南阳公之甥也。
人不知者,将曰:李生之托婚于贵富之家,将以充其所求而止耳。
故吾乐为天下道其为人焉。
今之从事于彼也,吾为南阳公爱之。
又未知人之举李生于彼者何辞,彼之所以待李生者何道。
举不失辞,待不失道,虽失之此足爱惜,而得之彼为欢欣,于李生道犹若也。
举之不以吾所称,待之不以吾所期,李生之言不可出诸其口矣。
吾重为天下惜之。
盖闻圣人以四海为家,英宰与千龄合契。
用能不行而至,春霆仗天地之威。
以息相吹,时雨郁山川之兆。
故有元蛟晚集,凭鹤鼎而先鸣。
苍兕晨惊,运龙韬而首出。
并能风腾雾跃,指麾成烈士之功。
蠖屈虬奔,谈笑坐群卿之右。
未如越苍海,弃行间,排紫微,谒天子。
于是遭不讳之主,拥非常之位。
龙章凤黻照其前,锵金鸣玉叠其后。
三灵叶赞,超然奉天下之图。
四海承平,高步取寰中之托。
君侯之富贵足矣,圣朝之付遇深矣。
故知阳侯息浪,长鲸卧横海之鳞。
风伯停机,大鹏铩垂天之翼。
及其投形巨壑,触丹浦而雷奔。
假势灵飙,指青霄而电击。
神气洋洋,谓鳞翮使之然也。
殊不知两仪超忽,动止系于无垠。
万化纠纷,舒卷存乎非我。
是以陈平昔之智士也,俯同降卒。
百里奚曩之达人也,亲为饿隶。
当其背强敌,转康衢,雄虑耿于风?
,危途迫于朝夕,岂自期荣称相府,西藩开虎据之图。
宠冠斋坛,东向举能飞之策?
顾盼可以荡川岳,咄嗟可以降雷雨。
遂令用与不用,是非于楚汉之间。
知与不知,得失于虞秦之际。
故曰:死生有数,审穷达者系于天。
材运相符,决行藏者定于已。
君侯足下可不谓然乎?
借如勃者,眇小之一书生耳,曾无击钟鼎食之荣,非有南邻北阁之援。
山野悖其心迹,烟雾养其神爽。
未尝降身摧气,逡巡于列相之门。
窃誉干时,匍匐于群公之室。
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
实以四海兄弟,齐远契于萧、韩。
千载风?
,托神知于管、鲍。
不然,则荷裳桂楫,拂衣于东海之东。
菌阁松楹,高枕于北山之北。
焉复区区屑屑,践名利之门哉?
至尊以摇河徙岳之威,当立地开天之运。
圣人有作,群材毕举。
星辰入仕,揖让朱鸟之门。
风雨称臣,奔走苍龙之阙。
方欲停旒金室,引成康于已往。
辟纩瑶林,复尧舜于兹日,可谓明明穆穆,尽天子之容貌矣。
抑尝闻之:丹山九仞,烟峰非数篑之功。
紫极千门,?
台俟万楹之力。
故天下至旷,神器不可独专。
天道无私,元勋有待而立。
《书》曰:「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况掌万国之权,受一人之宠,动见臧否,言知利害。
君侯足下何时易耶?
虽国有大命,不资童子之言。
而恭此小心,敢进狂夫之说?
伏见辽阳未靖,大军频进,有识寒心,群黎破胆。
昔明王之制国也,自近而及远,先仁而后罚,徵实则郊存,徇名则功浅。
是以农疏十野,仅逾重石之乡。
禹截九州,不叙流沙之境。
岂才不及而智有遗哉?
将以辨离方而存正功也。
虽至人无外,甲兵曜天子之威。
王事有征,金鼓发将军之气。
而长城在界,秦汉所以失全昌。
巨海横流,天地所以限殊俗。
辟土数千里,无益神封。
勒兵十八万,空疲帝卒。
惊烽走传,骇秦洛之。
飞刍免粟,竭淮海之费。
于是乘奸放命者出绳纟墨以生威。
因公挟私者入闾阎而竞法。
虽一物失所,太阶延旰食之忧。
而百战方雄,中国鲜终年之乐。
图得而不图失,知利而不知害。
移手足之病,成心腹之疾。
征税屈于东西,威信蹇于表里。
语曰:「胜之不武,不胜为辱,天下之责,四面至矣。
」诚可远凝高策,上荐忠言,决人事于去就,合天情于终始。
遂令回麾转檄,背青邱而骛。
列障分亭,巡苍波而守。
昔者齐侯以力,方城为楚国之辞。
虞帝崇文,苗人失洞庭之险。
况乎仗德绥乱,以直乘邪,明逆顺之端,耸华夷之望,虽复舳舻沸海,旌旗触天,铁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为敌人计矣。
此君侯之未谕一也。
盖闻星回日运,御洪荒者贞夫一。
电照风行,制寥廓者归乎静。
《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语曰:「动之斯和,绥之斯来。
」是知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大道起而仁义息,神化周而市狱定。
虽复体元立教,眚灾耀知远之书。
顺时宰物,宥罪发精微之典。
而况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孔明耿介于当朝,子舆殷勤于易箦,盖有由也。
伏见边凶尚梗,殊恩屡发,亡命山泽者,日月相趋,朝脱桎梏,夕还囹圄。
奸徒抱袂因时立侥幸之谋。
顽夫顿足,中路纡吁嗟之惨。
皆由宽胜于猛,人迷所习,劝沮不彰,廉耻相冒。
亦有公卿失职,耻受符之任。
郎宫有衅,俯舍铜墨之荣。
又焉可以宏长风流,抑扬众务者也?
且夫朽索充羁,不收奔马之逸。
轻缗振网,或随吞舟之势。
况非常之化,方洽于齐人。
无妄之恩,乃及于群小。
将恐匡衡、管仲,复灵诏于下泉矣。
古之善为国者不然。
信赏而必罚,道德而齐礼,泽配风雨而无曲惠,威振雷霆而绝私戮。
交书耸币,伏慈厚之师。
投金散璧,树仁明之长。
故虽开衢室,盖明堂,亦将四三皇而六五帝矣,此君侯之未谕二也。
盖《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是知发挥地利,农桑启其业。
振荡天功,泉贝流其用。
伏睹前制屡扰,事非画一,廛市萧然,人情怪动,夫烦简并用,未尽交易之宜。
轻重齐行,适启兼并之路。
于是连掩者,闭肆而乘其屈。
布衣韦带者,阖门而受其困。
五方竞爽,务浅术以相雄。
百郡争胜,驱末技而成弊。
田夫织妇,衣食鲜终朝之给。
巨驵洪商。
舆马挟封君之势,盖有由来矣。
故曰国储阙于九载,则公上无所给。
家廪乏于三年,则妻子非其有。
夫阴阳覆逆,天地之常数。
百六运穷,汤尧所不免。
一旦洪泉决地,大旱焦山,风雨于一岁之间,霜雹于数州之境。
繁运广役,首尾于中外。
沓税增徭,日夕们都鄙。
燮阴阳者,将何以处之?
一夫窃议,公之盛德亏矣。
愚谓严程峻法,绝轻陋之货,则奸之源塞矣。
沿风正典,重耕耘之务,则邪赢之计沮矣。
然后远宏教旨,大变流俗,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违公窃铸者,具五刑之戮。
因时力田者,悬一命之赏。
不然,则贾生、晃错,复流涕而言矣,此君侯之未谕三也。
嵩衡不拒细壤,故能崇其峻。
江海不让纤流,所以存其广。
是以星台晓辟,上台忘吐握之劳。
月殿宵兴,中宇轸山林之慕。
知夫御天下者,必待人也。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伏见皇明远烛,帝采遐宣,张乐岱郊,腾勋社首。
徵廉察孝,瑶坛虚不次之阶。
署行议年,检动非常之诏。
天下可谓幸甚矣。
于是友月朋霞之客,背青皋而至。
冯唐颜驷之才,排紫阁而集。
夫岂知终始异数,泾渭同流,萝薜失图,簪缨解体?
惜哉!
群英雾散,名侯招蔽善之嫌。
天下雷同,君子鲜长鸣之地。
而欲招绝足,致真龙,难矣!
此君侯之未谕四也。
《易》曰:「拔茅连茹,以其汇征吉。
」岂非顺物不若招类,报国不如进贤。
阳事而雨露归,阴驾凝而风霜厉。
莫不观时有记,抚气相求。
穷则独善其私,达则兼善天下。
而利已疵物者,以自任为身谋。
知进忘退者,谓专荣而得计。
岂知夫尺波易谢,寸晷难留?
陵谷好迁,乾坤忌满?
君侯足下出纳王命,升降天衢,激扬凤之前,趋步麟台之上,亦复知天下有遗俊乎?
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
言之微妙,书不能文也。
伏愿辟东阁,开北堂,待之以上宾,期之以国士,使得披肝胆,布腹心,大论古今之利害,高谈帝王之纲纪。
然后鹰扬豹变,出蓬户而拜青墀。
附景抟风,舍苔衣而见绛阙。
幸甚!
斯不为难矣。
庶几乎卵不弃,终感元枵之精。
骏骨时收,或致飞黄之锡。
书生王勃死罪死罪再拜。
然臣窃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伏惟陛下欲纾人之忧,先念忧之所自。
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
知所自以绝之,则人忧自弭也。
知所由以去之,则人病自瘳也。
然后申之以救疗之术,则人易康宁。
鼓之以安乐之音,则人易和悦。
斯必应疾而化速,利倍而功兼。
六极待此而销,五福待此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