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仲郛浮渡诗序

独吾郡潜、霍、司空、械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

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

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

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

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

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以质这促郛。

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

”余曰:“诺。

”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

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

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

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

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

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

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

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

”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

”余笑而不应。

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

嗟乎!

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写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左仲郛:左世经,字众郛,又称仲郛、仲孚,安徽桐城人,事迹详见姚鼐《左众郛权厝铭》。浮渡:山名,又名浮山、浮度山,在今安徽枞阳境内,是桐城附近的游览胜地。 江:指长江。彭蠡:鄱阳湖的古称,在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湖水并经湖口入长江。 九江:今属江西。 寿春:今安徽寿县。傅:通“附”,连着。淮阴:今属江苏。 江:长江。淮:淮河。 潜:潜山,在安徽潜山县西北,即皖山。霍:霍山,在安徽霍山西北。司空:司空山,在安徽太湖县并。龙眠:龙眠山,在安徽桐城县西北,与舒城、六安交界处。 三楚:指战国楚地。今从黄河、淮河至湖南一带,旧有西林、东楚、南楚之分。 阖辟:开合变化。《易·系辞上》:“一阖一辟谓之变。” 濡须:水名,今称运漕河或裕溪河。源出安徽缫湖,东经含山县至裕小朋友口入长江。 北江:长江的下游。 鸠兹:古邑名,故址在今安徽芜湖东。 积虚浮素:指江上积聚着若有若无的薄雾,飘浮着一片茫茫的白包。 郁蔼:沉厚温润。 太山: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县北,为五岳中之东岳。 恒山:在山西东北部,为五岳中之北岳。太行:太行山脉,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大岳:即霍山,又名霍太山,在今山西霍县东南。嵩:嵩山,在河南登封县并,为五岳中之中岳。华:华山,在陕西渭南市东南,为五岳中之西岳。 终南: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市南。 岷: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峨: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西南。 西极:西方的尽头极言其远。 三峡:指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庐: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北临长江。 间执:堵塞。



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

〔钱枚〕 〔清〕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

那回临别两魂销,恨迢迢,双桨春风打暮潮。

庐山纪游

〔查慎行〕 〔清〕

甲戌晨起,四山朝气排闼送青,爽人心目。

寺居万木中间,西南其户。

早饭后,东林僧如升告归。

老僧眉生伴我行。

二里,至芦林,有佛屋,当太乙峰西麓。

清泉一笕,葭菼苍苍,令人坐山林而发江湖之想。

东望五老,南望汉阳、上霄诸峰,突兀趁人。

五六里,至万松坪。

铃冈岭在万松坪隔岸,与九叠诸峰相连,趾尽于土目湖。

《归宗寺志》推为主山,五老、紫霄皆从此分枝。

午后,留行李于万松僧舍,亟欲往观三叠泉。

而此间居僧如麋鹿,不肯为向导。

仍强眉生同行。

沿涧而行,草树蒙翳。

路穷则涉水,已复登岸。

目之所接,愈入愈奇。

孤根耸拔,有石踞其顶,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者,犀牛峰也。

龙蛇蜿蜒,雷霆砰击者,九叠谷也。

自绿水潭而下,怪石凌乱,绝壁俯临,两岸无路。

北涯斗坡,若有人迹,可容半足,侧身而上,仅乃得过。

老僧不能从矣。

计此去大梁津当不远。

忽遇担柴而至者,询以三叠泉路,答云距此尚远。

会日已衔山,遂寻旧路返,以告眉生。

眉生云自一线天北望三叠泉不过半里,乃知为樵夫所绐。

盖此泉虽见于太白诗,至南宋始著。

朱子从南康迁浙东提举,去后方知之,集中《与黄商伯、陈成和诸君书》惓惓以不见新瀑为恨。

我何人斯,游览之迹敢祈胜先贤邪?

太白《庐山谣》有“屏风九叠云锦张,银河倒挂三石梁”之句。

今三叠泉源经九叠谷口然后垂而为瀑其势遇石凡三跌从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乃诗家形容比拟之词所谓三石梁者即三叠泉。

后人必欲求其地以实之,凿矣。

元李溉之谓在开先寺西,黎景高言在五老峰上,或云在简寂观,或云在二峰间,桑子木则以为本无石梁,如竹林之幻境。

方以智又以为确然有之,众说纷纭,皆非定论。

(有删改)

弘仁倣倪山水图轴跋

〔释弘仁〕 〔清〕

枫香吹遍荻花天,何事明湖不着船。

欲抛渔竿乘月去,笛声吹彻万山烟。

聊斋志异·卷五·武技

〔蒲松龄〕 〔清〕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

」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欣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

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馀。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

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即问:「尊师何人?

」李初不言。

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

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

」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李问其故,但笑不言。

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

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

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

」李舁归,月馀始愈。

后年馀,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

惹他何为?

幸先以我名告之。

不然,股已断矣!

凤凰台上忆吹箫·荔粉初装

〔纳兰性德〕 〔清〕

荔粉初装,桃符欲换,怀人拟赋然脂。

喜螺江双鲤,忽展新词。

稠叠频年离恨,匆匆里、一纸难题。

分明见、临缄重发,欲寄迟迟。

心知。

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

记画屏今夕,曾共题诗。

独客料应无睡,慈恩梦、那值微之。

重来日,梧桐夜雨,却话秋池。

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文廷式〕 〔清〕

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

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

室语(节选)

〔唐甄〕 〔清〕

唐子曰:“大清有天下,仁矣。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妻笑曰:“何以谓之贼也?

”曰:“今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

”曰:“是贼矣。

” 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

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贼乎?

三代以后,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然高帝屠城阳,屠颍阳,光武帝屠城三百。

使我而事高帝,当其屠城阳之时,必痛哭而去之矣。

吾不忍为之臣也。

” 妻曰:“当大乱之时,岂能不杀一人而定天下?

”唐子曰:“定乱岂能不杀乎?

古之王者,有不得已而杀者二:有罪,不得不杀。

临战,不得不杀。

有罪而杀,尧舜之所不能免也。

临战而杀,汤武之所不能免也。

非是,奚以杀为?

若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为者?

大将杀人,非大将杀之,天子实杀之。

裨将杀人,非裨将杀之,天子实杀之。

卒伍杀人,非卒伍杀之,天子实杀之。

官吏杀人,非官吏杀之,天子实杀之。

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

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

暴骨未收,哭声未绝,目眦未干,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高官室,广苑囿,以贵其妻妾,以肥其子孙,彼诚何心而忍享之?

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

匹夫无故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

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

是何也?

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人所仰望以乳育者也,乃无故而杀之,其罪岂不重于匹夫?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姚鼐〕 〔清〕

曩者,鼐在京师,歙程吏部,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

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占文者未广。

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

”鼐曰:“夫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也,郁千余年,一方无数十人名于史传者。

独浮屠之俊雄,自梁陈以来,不出二三百里,肩背交而声相应和也。

其徒遍天下,奉之为宗。

岂山州奇杰之气,有蕴而属之邪?

夫释氏衰歇,则儒士兴,今殆其时矣。

”既应二君,其后尝为乡人道焉。

鼐又闻诸长者曰:康熙间,方侍郎名闻海外。

刘先生一日以布衣走京师,上其文侍郎。

侍郎告人曰:“如方某,何足算耶!

邑子刘生,乃国士尔。

”闻者始骇不信,久乃惭知先生。

今侍郎没,而先生之文果益贵。

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独闭户伏首几案,年八十矣,聪明犹强,著述不辍,有卫武懿诗之志,斯世之异人也巳。

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奇其状貌言笑,退辄仿效以为戏。

及长,受经学于伯父编修君,学文于先生。

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先生亦喜其来,足疾未平,扶曳出与论文,每穷半夜。

今五月望,邑人以先生生日为之寿,鼐适在扬州,思念先生,书是以寄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劝也。

抱膝轩记

〔管同〕 〔清〕

自明祖都江宁,而杨吴城濠围于城内,其水流日就狭。

及其东至竹桥,有水穴城来会。

古所谓青溪一曲者也。

折而南流,至柏川桥,再会钟山之水。

又稍南,过大中桥,则淮水入东关,与相灌注,杨吴城濠虽就狭,而会是三水,半里之间,势犹浩瀚。

又其地北见鸡笼,东北见钟山。

而东岸率果园菜囿,杂植桃杏韭菘之属。

山林映带,舟楫往来,虽居城中,殆无异于郊外。

予自归江 宁,家凡六徙。

近乃僦宅居是水之西。

老屋百年,尘埃渗漏。

每署日激射,陰雨连绵,蒸炕沾淋,顾视无可逃避。

予居之未尝不适也。

独其屋仅四间,自奉母处妻孥置厨爨外,了无燕息之所,意尚阙然。

嘉庆十五年归自山东,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葺为小轩,颜曰“抱膝”。

借书满架,置榻一张,偃仰啸歌,即获其所。

然其为地,前近市廛,后连闺闼,而左则直接邻家。

不壁而板,凡夫行旅之歌唱,妇孺之呼啼,鸡犬之鸣吠,嘈杂喧阗,殆无时不至。

而当予神会志得,抗声高诵,家人每笑谓其音聒人。

三者之声 ,盖往往为所掩也。

昔诸葛武侯隐处隆中,抱膝而吟《梁甫》。

时人问其志,但笑而不言。

予之名轩,岂敢以武侯自命,盖亦陶公所云容膝易安之意而已。

然予既厌薄文辞,又不汲汲然志在科举,斗室一间,讽书不辏有相问者,予将何以答之耶?

轩既葺,居者一年。

明年,予为人所招,不恒在家。

而其室遂废。

然一时之兴,有不能忘,故追而记之。

柏川桥者,与予所居后户对。

其前户所临街,称名多异。

或曰:其地古属绵乡,名曰绵乡营。

或曰:柏川桥北百余步外,其地为明之东厂。

至今犹名曰东厂。

而此地则明之饷营也。

是二说者,今皆不可考云。

无斋记

〔刘大櫆〕 〔清〕

天下之物,无则无忧,而有则有患。

人之患,莫大乎有身,而有室家即次之。

今夫无目,何爱于天下之色?

无耳,何爱于天下之声?

无鼻无口,何爱于天下之臭味?

无心思,则任天下之理乱、是非、得失,吾无与于其间,而吾事毕矣。

横目二足之民,瞀然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

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

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

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之筑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其心志也。

有家矣,而又欲有国。

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

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之无不宾贡。

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万历祀而不老。

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宝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

古之诗人,心知其意,故为之歌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夫不自明其一身之苦,而第以苌楚楚可怜之无知为乐,其意虽若可悲,而其立言则亦既善矣。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

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

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

所有者,惟此身耳。

呜呼!

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

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

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