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临高阁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 平野:空旷的原野。 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栖鸦: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北宋·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朝随白雲去,暮与栖鸦归”。 闻:杨金本《草堂诗馀》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角:画角。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 情怀:《花草粹编》作“襟怀”。 西风:《全芳备祖》原缺此二字,据《花草粹编》编补。即秋风。此处喻指金兵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便对南宋发动南扰、东进之攻势,而作为“亡人”之象征的“梧桐落”,正是在“西风“催”遏的背景之下。 催衬:通“催趁”,宋时日常用语,义犹催赶、催促。另说,“衬”,施舍,引申为帮助。 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落既可指妻妾的丧亡,亦可指丧夫。 “西风催衬梧桐落”句:秋风劲吹,帮助即将凋落的梧桐叶更快飘落了。 又:杨金本《草堂诗馀》作“天”。 还:回,归到。另说,当“已经”讲。 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 还(huán):仍然。另说,当“更”讲。


简介

此词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上阕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阕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全词两阕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赏析

杨恩成《李清照词鉴赏·读〈忆秦娥〉》:“烟光薄”一句,是个“联珠体”的句式。它是“忆秦娥”这个词牌限定的,但又不是形式上的简单重复。特定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种重复,可以起承上启下、层层递进和渲染气氛的作用。词人正是借用这个重複的画面,把自己的临高阁时满腹惆怅的情怀再次渲染出来,使景物更富于浓厚的感情色彩,增强了抒情的艺术效果,并以这种情景为纽带,转入另一种境界。 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这应是李清照晚年经受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后的词作。从内容上看,亦并非“咏桐”。上阕写景。起笔写远望,“乱山平野”,景象不堪;再写近闻,栖鸦聒噪,暮天号角,隐然有山河荒残之痛,心怀凄凉之悲。下阕言情。先写室内,“断香残酒”,已自心怀不好;再写室外,西风萧瑟,梧桐叶落,心怀更加悲凉。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柳永〕 〔宋〕

暮景萧萧雨霁。

云淡天高风细。

正月华如水。

金波银汉,潋滟无际。

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

临轩砌。

素光遥指。

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

尽凝睇。

厌厌无寐。

渐晓雕阑独倚。

鹧鸪天·梳发金盘剩一窝

〔陆游〕 〔宋〕

梳发金盘剩一窝,画眉鸾镜晕双蛾。

人间何处无春到,只有伊家独占多。

微步处,奈娇何,春衫初换曲尘罗。

东邻斗草归来晚,忘却新传子夜歌。

虞美人·红木樨

〔范成大〕 〔宋〕

谁将击碎珊瑚玉,装上交枝粟。

恰如娇小万琼妃,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夜深未觉清香绝,风露溶溶月。

满身花影弄凄凉,无限月和风露、一齐香。

满江红·于湖怀古

〔张孝祥〕 〔宋〕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

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

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

通轺传,销锋镝。

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

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

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虞美人·落梅时节冰轮满

〔范成大〕 〔宋〕

落梅时节冰轮满,何似中秋看。

琼楼玉宇一般明,只为姮娥添了、万枝灯。

锦江城下杯残后,还照鄞江酒。

天东相见说天西,除却衰翁和月、更谁知。

两相思

〔李禺〕 〔宋〕

【正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词论

〔李清照〕 〔宋〕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

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

曰:“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

”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

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

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

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

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

《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

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典重。

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屈原庙赋

〔苏轼〕 〔宋〕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悲夫!

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

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

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

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

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

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

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

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乎中浦。

”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

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

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

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

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

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 呜呼!

君子之道,岂必全兮。

全身远害,亦或然兮。

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

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

夫我何悲?

子所安兮。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阆〕 〔宋〕

长忆西湖。

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阆〕 〔宋〕

长忆西湖。

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