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写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注释

阳: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 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蹬(dèng):石级。 级:石级。 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中岭:即黄岘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 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云:语气助词。 几:几乎。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居:停留。 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鼓:五更。 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漫:迷漫。 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极天:天边。 采:通“彩”。 丹:朱砂。 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岱祠:东岳大帝庙。 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圜:通“圆”。 石罅:石缝。 瀑水:瀑布。


简介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赏析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典要凝括。”“读此益服其状物之妙。”“具此神力,方许作大文。世多有登岳,辄作,读此当为搁笔。”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蒲松龄〕 〔清〕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

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聊斋志异·卷一·狼三则(其三)

〔蒲松龄〕 〔清〕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

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

聊斋志异·卷六·狼三则(其一)

〔蒲松龄〕 〔清〕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

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

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矣。

聊斋志异·卷六·狼三则(其二)

〔蒲松龄〕 〔清〕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胡蓝狱

〔尤侗〕 〔清〕

去年杀韩信,今年醢彭越。

徐常幸前死,诸公宁望活?

丞相戮,将军诛,觖望恣肆固有迹,坐以谋反疑有无,罪止及身或收孥。

杀胡党,杀蓝党,万十万人保无枉?

文武军民打一网。

一斗粟,一座城,一条龙,一连鹰,革左塌何纷纷,得非此辈之冤魂!

国殇

〔于右任〕 〔清〕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春从天上来·梅花

〔贺双卿〕 〔清〕

自笑恹恹。

费半晌春忙,去省花尖。

玉容憔悴,知为谁添。

病来分与花嫌。

正腊衣催洗,春波冷、素腕愁沾。

硬东风、枉寒香一度,新月纤纤。

多情。

满天坠粉,偏只累双卿,梦里空拈。

与蝶招魂,替莺拭泪,夜深偷诵楞严。

有伤春佳句,酸和苦,生死俱甜。

祝花年。

向观音稽首,掣遍灵签。

春从天上来·饷耕

〔贺双卿〕 〔清〕

紫陌春情。

慢额裹春纱,自饷春耕。

小梅春瘦,细草春明,春田步步春生。

记那年春好,向春燕、说破春情。

到于今、想春笺春泪,都化春冰。

怜春痛春春几,被一片春烟,锁住春莺。

赠与春侬,递将春你,是侬是你春灵。

算春头春尾,也难算、春梦春醒。

甚春魔,做一春春病,春误双卿。

闰中秋玩月

〔慧霖〕 〔清〕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采桑子

〔王国维〕 〔清〕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

醉也还醒。

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