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宾光「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子京之作。 少年时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稼轩乾道乙酉《进美芹十论劄子》:「粤辛巳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尝鸠众二千,逮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夏,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宋·洪景卢《稼轩记》:「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彰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壮岁旌旗拥万夫」句:宋·黄山谷《送范德孺知庆州》诗:「春风旌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锦襜(chān)突骑:《后汉书·卷一上·光武本纪》:「会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各遣其将吴汉、寇恂等将突骑来助击王郎。」注:「突骑,言能冲突军阵。」宋·张于湖《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词:「少年荆楚剑客,突骑锦襜红。」襜,战袍。《说文解字》:「衣蔽前」。清·段懋堂注:「《释器》曰:『衣蔽前谓之襜』。此谓衣,非谓蔽膝也。引伸之凡衣或曰『襜褕』,或曰『襜襦』,皆取蔽义。又引伸之凡所用蔽谓之襜。巾车皆有容盖,《大郑》曰:『容谓幨车。』山东谓之『裳帏』,或曰『潼容』。『幨』即『襜』字也。《诗》毛传曰:『帷裳、妇人之车。』『帷裳』即『裳帏』也。《士昏礼》:『妇车有裧。』《杂记》:『其輤有裧。』『裧』亦即『襜』字。」 银胡䩮:银色或镶银之箭袋。《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志》:「诸队仗弓箭、胡䩮,出铺立廊下。」胡䩮亦作「弧箓」。《广韵》:「弧箓,箭室也。」五代期内割据幽州之刘仁恭,其部队编制中尚有「银胡䩮都」之名。《新五代史·卷三十三·王思同传》:「王思同,幽州人也。其父敬柔,娶刘仁恭女,生思同。思同事仁恭为银胡䩮指挥使,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思同奔晋,以为飞胜指挥使。」胡䩮为一种皮制测听器,令军士枕之,可闻三十里内外之人马声响,唐·杜君卿《通典·卷一百五十二·〈兵典·守拒法〉》:「令人枕空胡䩮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见于胡䩮中,名曰「地听」,则先防备。」 「燕兵夜娖(chuò)银胡䩮」句:当指入金营擒张安国事。娖,同「龊」,意为整理。 金仆姑:箭也。《左传·庄公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之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公右遄孙生搏之。」晋·杜元凯注:「金仆姑,矢名。」 「汉箭朝飞金仆姑」句:意谓清晨宋军便万箭齐发,向金兵发起进攻。汉,代指宋。 「春风不染白髭(zī)须」句:宋·欧阳永叔《圣无忧》词:「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髭须,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却将:四卷本丁集作「都将」。 平戎策:《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三·王忠嗣传》:「因上平戎十八策。」稼轩屡有奏疏论对金进行军事抗击事,今集中尚存《美芹十论》等数篇。 东家:东邻。 种树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唐·韩昌黎《送石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诗:「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简介

此词是宋代爱国词人辛稼轩退闲以后的作品,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阕从豪气入词,慷慨激昂;下阕写心伤透骨,沉郁苍凉。虽然作者自称戏作,实际上感慨遥深。 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具体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夜娖银胡䩮」,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汉箭」句,指义军用箭攻击金人。四句写义军军容之盛和南奔时的紧急战斗情况,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 作者回忆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豪情壮志溢于笔端,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地打算为宋杀敌建功,但却不被高宗重用,亦不采纳他的平戎之策,长期被闲置不用,使他壮志沉埋,无法一展怀抱。因此在转入下阕后,追怀往事,不免深深地叹息:「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上二句今昔对照,一「追」一「叹」,突出了经历的岁月之长及遭受的挫折之多;又灵活地从上阕的忆旧引出下阕的叙今。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这是一层;白髭须和上阕的壮岁对照,和句中的春风对照,又各为一层;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壮志未能彻底湮灭之意,又自为一层。一句中有多层含意,感慨极为深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最鲜明、最典型最生动的形象,突出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上一句的感慨引向更为深化、极端沉痛的地步。上万字的平戎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政治现实,对于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感受,不言而喻。陆放翁《小园》诗:「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刘后村《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中的「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和这两句意境相近,也写得很凄凉;但联系作者生平的文韬武略、英雄事迹来看,这两句的悲慨程度还更使人扼腕不已。 这首词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惨遭遇。上阕气势恢宏,下阕悲凉如冰,心伤透骨。悲壮对照,悲壮结合,真如彭羡门《金粟词话》评辛词所说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小令词。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东关

〔陆游〕 〔宋〕

烟水苍茫西复东,扁舟又系柳阴中。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蓬。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宋〕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惜分飞·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

〔毛滂〕 〔宋〕

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松江

〔王安石〕 〔宋〕

宛宛虹霓堕半空,银河直与此相通。

五更缥缈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

鸥鹭稍回青霭外,汀洲时起绿芜中。

骚人自欲留佳句,忽忆君诗思已穷。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宋〕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

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贺新郎·用韵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余谓当筑陂于其前

〔辛弃疾〕 〔宋〕

拄杖重来约。

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

巨海拔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

尚依旧、争前又却。

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

唯是酒,万金药。

劝君且作横空鹗。

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

九万里风斯在下,翻覆云头雨脚。

快直上、昆仑濯发。

好卧长虹陂十里,是谁言、听取双黄鹤。

推翠影,浸云壑。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 〔宋〕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孟子

〔王安石〕 〔宋〕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陆游〕 〔宋〕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