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公瑾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髙两岸悬崖如雲,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捲起浪花彷彿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髮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念奴娇〉》:「《念奴娇》,元微之《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自注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後,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遗念奴唱歌,邠(Bīn)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又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後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明皇异而遣之。』《开元天宝遗事》云:『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间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宫词》入此曲者。後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宋·俞文蔚《吹剑录》称:「学士(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後阕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 赤壁:苏轼所游的是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龙榆生笺引《东坡诗集》王注:「厚曰:『周瑜以兵三万败曹公于赤壁山,在鄂州蒲圻(Qí)县。』援曰:『赤壁在武昌之西。』」又引《东坡诗集》查注:「《江夏辨疑》云:『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之侧,竟陵之东;一在齐安郡之步下;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本集《杂记》云:『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相传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今黄州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亦有华容县,未知孰是。』」 大江:指长江。傅子立注:「《汉书·地理志》:『岷山,岷江所出,故为大江;至九江为中江;至徐陵为北江。盖一源而三目。』《尚书》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沣,东迤北,会于汇。』」刘尚荣按:「傅注引《汉书》文不见今通行本《汉书·地理志》及颜师古注,却见诸《初学记·卷六·〈地部·江第四〉》引《汉书·地理志》注。据《尚书·夏书·禹贡》,『东至于沣』作『过九江,至于东陵』七字。」 浪淘:龙榆生笺:「白乐天《浪淘沙》词:『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三国:元延祐本原校:「一作『当日』」。 周郎:傅子立注:「《吴志》:『周瑜字公瑾,长壮有姿貌,为建威中郎将。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曹公操之入荆州也,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惧。时刘备为新为曹公所破,因用鲁肃计,进驻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欲谋同举。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其欲降。曹公军吏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曹公退走。』」刘尚荣按:「事详《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惟『遇于赤壁』句本传无,见于《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建安十三年〉》」龙榆生笺引《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五年,策薨。权统事。……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惧。……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繫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穿空:傅注本、毛本作「崩云」,兹从元延祐本、龙本。 拍岸:傅注本、毛本作「裂岸」,兹从元延祐本、龙本。 小乔初嫁了:傅子立注:「周瑜初从孙策攻皖,拔之。时获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刘尚荣按:「事详《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江表传》云云,见《三国志·周瑜传》裴世期注引。」龙榆生笺:「《吴志·周瑜传》:『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傅子立注:「《吴志》:『孙仲谋谓吕子明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刘尚荣按:「事详《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龙榆生笺引《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羽扇纶(guān)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傅子立注:「《蜀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车,葛巾毛扇,指麾三军,皆从其进止。宣王闻之叹曰:「可谓名士也。」』《晋书》:『顾荣征陈敏,以白羽扇挥之,贼众大溃。』谢万尝著白纶巾以见简文帝。」刘尚荣按:「今本《三国志》中无上述记载。傅注引文略见于《艺文类聚·卷六十七·〈衣冠部·巾帽〉》引《语林》。又宋·程文简《演繁露·卷八·羽扇》引《语林》:『诸葛武侯与晋宣帝战于渭滨,乘素车,著葛巾,挥白羽扇,指麾三军。』疑傅注引错书名,《蜀志》当作《语林》也。《晋书·卷一百·陈敏传》云:『荣以白羽扇麾之,敏众溃散。』又《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云:『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傅注综述大意,文句未能尽从《晋书》。《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弟)谢万传〉》:『万著白纶巾,鹤氅裘。』」龙榆生笺引《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广陵相陈敏反,……周圮与荣及甘卓、纪瞻潜谋起兵攻敏。荣废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馀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又引《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弟)谢万传〉》:「万字万石,才器隽秀,虽器量不及安,而善自炫曜,故早有时誉。……简文帝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 谈笑:宋拓《成都西楼帖(清末影印本)》收东坡醉草该词石刻作「笑谈」。 樯(qiáng)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宋拓《成都西楼帖(清末影印本)》收东坡醉草该词石刻作「樯橹」。《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强虏」下原校:「一作『强虏』」。 灰飞烟灭:傅子立注:「『灰飞烟灭』,《圆觉经》语。李太白《赤壁歌》:『二龙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燕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刘尚荣按:「邵西山《邵氏闻见後录·卷十九》云:『东坡《赤壁词》「灰飞烟灭」之句,《圆觉经》中佛语也。』张荃翁《贵耳集·卷下》:『李季章奉使北庭,虏馆伴发一语云:「东坡作文,爱用佛书中语。」李答云:「曾记《赤壁》词云:『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所谓『灰飞烟灭『四字,乃《圆觉经》语,云:『火出木烬,灰飞烟灭。』」北使默无语。』西山、荃翁之书在《注坡词》後,当係采傅子立之说而有所发挥也。据《李太白诗集·卷八·赤壁歌送别》,『斗』作『战』,『初张燕』作『张天照』。」 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作者神游于古战场。傅子立注:「《列子》:『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刘尚荣按:「语见《列子·卷三·周穆王》」 人生:宋拓《成都西楼帖(清末影印本)》收东坡醉草该词石刻作「人生」。一作『人间』 尊:通“樽”,酒杯。 酹(lèi):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傅注沈钞本误作「醉」,从清钞本、晒蓝本、珍重阁本及诸校本。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向巨源云:『元不伐家有鲁直所书东坡《念奴娇》,与今人歌不同者数处,如「浪淘尽」为「浪声沉」,「周郎赤壁」为「孙吴赤壁」,「乱石穿空」为「崩云」,「惊涛拍岸」为「掠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生如梦」为「如寄」。』不知此本今何在也?」後世对于该词异文及句读之争论,多于上述记载有关,特录以备考。龙榆生笺案:「此从元祐云间本,唯『崩云』二字与山谷所录无异。汲古刻固作『穿空』、『拍岸』,此又作『裂岸』,亦奇。愚谓他无足异,只『多情应是』句,当从鲁直写本校正。又云:『曩见陈伯韬斋头有王壬老读是词校字,改「了」为「与」,伯韬极倾倒。余笑谓此正是缃绮不解词格之證,即以音调言,亦哑凤也。』」


简介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雲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發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雲人物身上。 下阕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公瑾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词中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髙唱入雲,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赏析

宋·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巻五十九·长短句》:苕溪渔隐曰:「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髙妙,真古今绝唱。近时有人和此词,题于邮亭壁间,不著其名,语虽粗豪,亦气概可喜,今谩笔之。词曰:『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戎马长驱三犯阙,谁作连城坚壁?楚汉吞併,曹刘割据,白骨今如雪。书生钻破简编,说甚英杰。天意眷我中兴,吾君神武,小曾孙周發。海岳封疆俱效职,狂虏何劳追灭。翠羽南巡,叩开无路,徒有衝冠髮。孤忠耿耿,剑锋冷浸秋月。』」 宋·胡元任《渔隐丛话後集·巻二十六》:苕溪渔隐曰:「《後山诗话》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余谓《後山》之言过矣,子瞻佳词最多,其间杰出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词》〉;『落日绣帘捲,庭下水连空』〈《快哉亭词》〉;『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初夏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夜登燕子楼词》〉;『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咏笛词》〉;『玉骨那愁障雾,冰肌自有仙风』〈《咏梅词》〉;『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宴流杯亭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夏夜词》〉;『有情风,万里捲潮来,无情送潮归』〈《别参寥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秋夜词》〉;『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九日词》〉;凡此十馀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宋·曾艇斋《艇斋诗话》:东坡《大江东去》词,其中云:「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陈无己见之,言:「不必道三国。」东坡改云「当日」。今印本两出,不知东坡已改之矣。 宋·洪景卢《容斋续笔·巻八·诗词改字》:向巨源云:「元不伐家有鲁直所书东坡《念奴娇》,与今人歌不同者数处,如『浪淘尽』为『浪声沉』,『周郎赤壁』为『孙吴赤壁』,『乱石穿空』为『崩云』,『惊涛拍岸』为『掠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生如梦』为『如寄』。」不知此本今何在也? 金·元遺山《题闲闲书〈赤壁赋〉後》: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纔百餘字,而江山人物无復餘蕴,宜其为乐府绝唱。 宋·兪文蔚《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淸·黄苏《蓼园词选》: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开口「大江东去」二句,叹浪淘人物,是自己与周郎俱在内也。「故垒」句至次阕「灰飞烟灭」句,俱就赤壁写周郎之事。「故国」三句,是就周郎折到自己。「人生似梦」二句,总结以应起二句。总而言之,题是赤壁,心实为已而發。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 丁杏舲《听秋声馆词活》:东坡《赤壁怀古》念奴娇词盛传千古,而平仄句调都不合格。词综详加辨正,从《容斋随笔》所载山谷手书本云:「大江东去,浪声沉、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雲,惊涛掠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遊,多情应是,笑我生华髮。人生如寄,一樽还酹江月。」较他本「浪声沉」作「浪淘尽」,「崩雲」作「穿空」,「掠岸」作「拍岸」,雅俗回殊,不仅「孙吴」作「周郎」,重下「公瑾」而已。惟「谈笑处」作「谈笑间」,「人生」作「人间」,尚误。至「小乔初嫁」句,谓了安属下乃合。考宋人词後段第二三句,作上五下四者甚多,仄韵念奴娇本不止一体,似不必比而同之。万氏《词律》仍从坊本,以此词为别格,殊谬。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 〔宋〕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辛弃疾〕 〔宋〕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眉妩·新月

〔王沂孙〕 〔宋〕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奁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贺新郎

〔辛弃疾〕 〔宋〕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宋〕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宋〕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作《伶官传》。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时在巽亭

〔苏轼〕 〔宋〕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断句

〔苏麟〕 〔宋〕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沈园(其一)

〔陆游〕 〔宋〕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 〔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