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消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伫立漫长的淮河岸边极目望远,关塞上的野草丛茂是平阔的荒原。北伐的征尘已暗淡,寒冷的秋风在劲吹,边塞上的静寂悄然。我凝神伫望,心情黯淡。追想当年的中原沧陷,恐怕是天意运数,并非人力可扭转;在孔门弟子求学的洙水和泗水边,在弦歌交奏的礼乐之邦,也已变成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敌军的毡帐,黄昏落日进牛羊返回圈栏,纵横布置了敌军的前哨据点。看金将夜间出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战心寒。 想我腰间弓箭,匣中宝剑,空自遭了虫埃的侵蚀和污染,满怀壮志竟不得施展。时机轻易流失,壮心徒自雄健,刚暮将残。光复汴京的希望更加渺远。朝廷正推行礼乐以怀柔靖远,边境烽烟宁静,敌我暂且休兵。冠服乘车的使者,纷纷地奔驰匆匆,实在让人羞愧难以为情。传说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盼望皇帝仪仗,翠盖车队彩旗蔽空,使得行人来到此地,一腔忠愤,怒气填膺,热泪倾洒前胸。


注释

六州歌头:词牌名。 长淮:指淮河。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与金和议,以淮河为宋金的分界线。此句即远望边界之意。 关塞莽然平:草木茂盛,齐及关塞。谓边备松驰。莽然,草木茂盛貌。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句:意谓飞尘阴暗,寒风猛烈,边声悄然。此处暗示对敌人放弃抵抗。 黯销凝:感伤出神之状。黯,精神颓丧貌。 当年事:指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中原沧陷的靖康之变。 殆:似乎是。 洙、泗:鲁国二水名,流经曲阜(春秋时鲁国国都),孔子曾在此讲学。 弦歌地:指礼乐文化之邦。《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邢昺疏:「时子游为武城宰,意欲以礼乐化导于民,故弦歌。」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shān)腥。」句:意谓连孔子故乡的礼乐之邦亦陷于敌手。膻,腥臊气。 毡乡:指金国。北方少数民族住在毡帐里,故称为毡乡。 落日牛羊下:定望中所见金人生活区的晚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区(ōu)脱纵横:土堡很多。区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 名王:此指敵方将帅。 宵猎:夜间打猎。 骑火:举者火把的马队。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二句:写敌军威势。 埃蠹(dù):尘掩虫蛀。 零:尽。 渺神京:收复京更为渺茫。神京,指北宋都诚汴京。 干羽方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干羽,干盾和翟羽,都是舞蹈乐具。 静烽燧(suì):边境上平静无战争。烽燧,即烽烟。 冠盖:冠服求和的使者。 驰骛(wù):奔走忙碌,往来不绝。 若为情:何以为情,犹太今之「怎么好意思」。 翠葆霓旌:指皇帝的仪仗。翠葆,以翠鸟羽毛为饰的车盖。霓旌,像虹霓似的彩色旌旗。 填膺:塞满胸怀。


简介

此词为感时抒愤,充满爱国激情。上阕铺写江淮宋金对峙形势。「平」、「悄」,见边防静寂无险可守。「追想」贯以下六句,回溯靖康之难,感叹中原沉沦。「隔水毡乡」,谓强虏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呼应首句,折入现实。「区脱」、「宵猎」、「骑火」、「笳鼓」,状敌方演武临边,有声有色,虎视眈眈。与上文「悄边声」适成对照。下阕倾诉壮志难酬的忠愤。「念」字领起,感念无地用武,岁月不居一层,朝廷休兵主和一层,遗民盼望恢复一层,末后收拢到志士的忠愤泪水。全篇叙事、陈情、次第井然,铺叙展衍,气局阔大,骈散排比,节奏紧促,辞情激壮,感愤淋漓。


赏析

陈霆《渚山堂词话》:张安国在沿江帅幕。一日预宴,赋《六州歌头》云……歌罢,魏公流涕而起,掩袂而入。 毛晋《於湖词跋》:於湖《歌头》诸曲骏发踔厉,寓以诗人句法者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惟「忠愤气填膺」一句,提明忠愤,转浅转显,转无馀味。或亦耸当途之听,出于不得已耶。 刘熙载《艺概》:张孝祥安国于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致感重臣罢席。然则词之兴观群怨,岂下于诗哉。



东栏梨花

〔苏轼〕 〔宋〕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木兰花

〔钱惟演〕 〔宋〕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江神子·别徐州

〔苏轼〕 〔宋〕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隄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暗香

〔姜夔〕 〔宋〕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宋〕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宋〕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蝶恋花

〔晏殊〕 〔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