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不由感到万分惆怅。她人在采莲,心中却思量着远方的情郎,愁思难解,黯然神伤。


注释

镜水:平静明净的水。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凡造物南水土,故江东官纱绫、官纸者,镜水之故也。” 小娘:此指采莲的少女。 红粉:女子化妆所用的胭脂和铅粉,这里指妆扮得十分美丽的少女面庞。 寒浪:寒凉的水波。 思惟:思量、思念。《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简介

在这首词中,词人以清丽的笔触、优美的意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清幽雅丽的秋夜采莲图,写出了采莲女子秋夜冒寒采莲的辛勤劳作以及心中的怅恨。 此词抒写少女月夜采莲的惆怅。头两句八字缀时间景物:秋水,秋夜,秋月,水平如镜,月光如雪,构成了一幅秋夜月色雪景图。与此同时采莲常常蕴含着男女情爱意旨的表达,南朝乐府民歌《两洲曲》中即云:“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女子爱恋情郎的心清澈如水、热情似火,显得格外纯真、赤诚。另如晚唐皇甫松的《采莲子》词:“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情窦初开的采莲少女被岸上的英俊少年迷住了,爱情的火焰悄悄燃起。她下意识地抛出一颗莲子、一颗少女初恋的心。所以,这里的采莲活动也隐含着对情爱的渴望和追求。作品善于捕捉采莲女子一瞬间的情感:她面对自己映在水光之中的娇颜,顿生孤寂与惆怅,“红粉”与“寒浪”的映照,“惆怅”心情的揭示,“思惟”意念的抒发,都令这清雅的荷塘月夜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感伤色彩。而她面对寒浪,心感惆怅。为甚?“正思维”,思维什么?词人不回答,留给读者驰骋想象的馀地,言尽而意未尽。 这首词写的很精练,紧抓采莲女月夜伫立凝思这一意象,用简洁凝练的笔法,层层递进,把少女那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境展露无遗。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与一体,可见其卓绝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赏析

近代华钟彦《花间集注》:正思惟:鄂州本误作“正思想”。《全唐诗》作“正相思”。万树《词律》谓“正思谁”,均非其旧。兹据明巾箱本改正。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 〔唐〕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

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蕃女怨

〔温庭筠〕 〔唐〕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

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

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蕃女怨

〔温庭筠〕 〔唐〕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遐方怨

〔温庭筠〕 〔唐〕

凭绣槛,解罗帏。

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

不知征马几时归。

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遐方怨

〔温庭筠〕 〔唐〕

花半拆,雨初晴。

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

宿妆眉浅粉山横。

约鬟鸾镜里,绣罗轻。

荷叶杯

〔温庭筠〕 〔唐〕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南歌子

〔温庭筠〕 〔唐〕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

罗帐罢炉熏。

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南歌子

〔温庭筠〕 〔唐〕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

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南歌子

〔温庭筠〕 〔唐〕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

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南歌子

〔温庭筠〕 〔唐〕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欹枕覆鸳衾。

隔帘莺百转,感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