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在这春天的月夜里,只听见乌鸦哀啼,帘幕长垂,阻隔着寂寞的宫花。 云雾缭绕,红色的窗格显得很暗淡,阶石断裂,钱形的紫苔歪歪斜斜。 当时玉碗里兴许还留有剩酒,银灯恐怕也亮着,外面围着薄纱。 蜀王出奔还没有消息的时候,泉边上就已经长出了水芹的嫩芽。


注释

华清宫:唐宫殿名。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南骊山麓,其地有温泉。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建汤泉宫,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再行扩建,改名华清宫。天宝十五载(756年)宫殿毁于兵火。 御花:宫苑中的花。 朱络:红漆的窗格子。一说,为挂在屋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 紫钱:紫色像钱形的苔藓。明何景明《画钱赋》:“松团碧盖,苔断紫钱。” 玉碗(wǎn):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一作“玉碗”。残露:残余的露水,此指残余的酒。 点:点亮。一作点污之意,意思是灯纱上已经染上了斑点。 蜀王:指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叛军猛攻长安,李隆基急急逃到蜀地去避难,诗人因此叫他是“蜀王”。近信:新消息。 泉:指温泉,即华清池。芹:即水芹,夏季开白花,性喜温暖潮湿,茎叶可作蔬菜。


简介

《过华清宫》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刻画了华清宫冷落萧瑟的景象,追述了华清宫清寂冷落的开端,暗示了华清宫冷落之原因。前六句极写华清宫满目荒凉的景象,后两句写蜀王消息还未到,而泉水旁已生长了芹芽,意指已非当日景象。全诗包含有深刻的讽剌,但含而不露,深得含蓄的妙处。


赏析

清初姚文燮:“上六句皆写夜景。”(《昌谷集注》卷一)。 清代王琦:“以本朝帝主而称之曰蜀王,终是长吉欠理也。”(《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一) 清代方扶南:“音调清响森秀。”“结句佳。”(《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唐〕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出城

〔李贺〕 〔唐〕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答赠

〔李贺〕 〔唐〕

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

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

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感春

〔李贺〕 〔唐〕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画角东城

〔李贺〕 〔唐〕

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

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噀白涛。

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李贺〕 〔唐〕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示弟

〔李贺〕 〔唐〕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馀。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李岑〕 〔唐〕

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

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顾城

〔李伦〕 〔唐〕

世久荒墟在,白云几代耕。

市廛新草绿,里社故烟轻。

不谨罹天讨,来苏岂忿兵。

谁云殷鉴远,今古在人程。

失题

〔吴黔〕 〔唐〕

故国海云端,归宁便整鞍。

里荣身上茜,省罢手中兰。

烧急平芜广,风悲古木寒。

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