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战乱时颠沛流离在东北方,如今我又漂泊到西南地区。 滞留在三峡一带已有多年,和服饰不同的异族共生活。 可恨不讲信义的胡虏之人,这混乱的年代有家不能回。 庾信的一生最为坎坷悲凉,但晚年的诗赋震撼了江关。


注释

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简介

此诗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赏析

《杜臆》:五首各一古迹。第一首古迹不曾说明,盖庾信宅也。借古以咏怀,作咏古迹也。……公于此自称“词客”,盖将自比庾信,先用引起下句,而以己之“哀时”比信之《哀江南》也。 《唐诗评选》:本以咏庾信,只似带出,妙于取象。 《义门读书记》:《哀江南赋》云:“诛茅宋玉之宅,开径临江之府”。公误以为子山亦尝居此,故咏古迹及之。恐漂泊羁旅同子山之身世也。“宅”字于次篇总见,与后二首相对为章法。 《杜诗详注》:首章咏怀,以庾信自方也。……五、六宾主双关,盖禄山叛唐,犹侯景叛梁;公思故国,犹庾信哀江南。 《唐音审体》:以庾信自比,非咏信也。下皆咏蜀事。信非蜀人。 《唐诗别裁》:此章以庾信自况,非专咏庾也。五、六语已与庾信双关;以上,少陵自叙。 《读杜心解》:三、四,正咏“飘泊”。五、六,流水,乃首尾关键。“终无赖”申“支离”,“且未还”起“萧瑟”。 《杜诗镜铨》:自叙起,为五诗总冒。俞云:二句作诗本旨(“支离东北”二句下)。 《杜诗集评》:李因笃云:格严整而意沉着。吴家祥云:声调悲凉。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此章纯是自述,非关古迹矣,故有作《咏怀》一章、《古迹》四首者。 《唐诗绎》:此因寓羁不得归,而自伤飘泊也。 《昭昧詹言》:首章前六句,先发己哀为总冒。庾信宅在荆州,公未到荆州而将有江陵之行,流寓等于庾信,故先及之。



华子冈

〔裴迪〕 〔唐〕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武元衡〕 〔唐〕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庭前菊

〔韦庄〕 〔唐〕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长安春望

〔卢纶〕 〔唐〕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宫词

〔顾况〕 〔唐〕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唐〕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书边事

〔张乔〕 〔唐〕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观猎

〔王维〕 〔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赠药山高僧惟俨

〔李翱〕 〔唐〕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