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龙潭口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层层的山峦重叠掩映,从悬崖下往上看,天空衹露一线,好像要断裂开来一样。断裂的石碑上长满了苍苔,那陈年苍苔好像啃齩着碑文。 风声如同雷鸣一样大作,发出了如同金钲戈矛撞击的声音,那阴森森的潭底应该是蛟龙的洞府吧。旧时的明月仍在,照耀过多少时代的兴亡与终结。


注释

龙潭口:龙潭山口,在清吉林府伊通州西南,今吉林省吉林市东郊龙潭山。


简介

《忆秦娥·龙潭口》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於康熙二十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春扈从康熙帝东巡,望祭长白山,途經龙潭口所作。 上片描绘了黑龙潭的景色,十分到位。「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似乎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那割裂一线的天空,两边悬崖峭立,断碑上生满了苔藓和模糊不清的碑文。秀丽的景色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了一丝苍凉。两边峭立着的悬崖遮挡了整个天空,只留下如同裂开的一条线,在此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景物描写推到了极致。「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断碑」、「古苔」,面对此情此景,纳兰顿生悲凄,而就像金戈铁矛撞击声一样的风声更令纳兰将这种悲凄推至一个制高点。 下片由眼前之景生出兴亡之叹。「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纳兰的词中极少有这样的句子,不但令人体会到了龙潭口的险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苍凉。然而纳兰终究是一位敏感的词人,最后他无奈地发出了感慨:「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明月仍然是那轮明月,可世上有不少事是不断地兴亡交替。此句令人心中顿生物是人非的感觉。黑龙潭的山色浸染了纳兰尚未尘封的心灵,更激发了他胸中那点自由浪漫的天性。遥想古人,可以仗剑走天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看的风景,容若忍不住也跃跃欲试。 全词苍凉慷慨,寄思遥深,是词人的兴亡之叹和惆怅之情的和鸣,深緻绵缈,感人之至。



望晴

〔何士颙〕 〔清〕

风都有意收残暑,云尚多情恋太阳。

莫怪人间无易事,一晴天且费商量。

凤凰台上忆吹箫·守岁

〔纳兰性德〕 〔清〕

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

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

还向烛花影里,摧教看、燕蜡鸡丝。

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

当时。

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

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

次第朱幡剪彩,冠儿侧、斗转蛾儿。

重验取、卢郎青鬓,未觉春迟。

仙吕·后庭花破子

〔孙梁〕 〔清〕

柳叶黛眉愁,菱花妆镜羞。

夜夜长门月,天寒独上楼。

水东流,新诗谁寄,相思红叶秋。

七夕云

〔李振钧〕 〔清〕

帝遣云师羽卫严,天孙今叶凤凰占。

九重箫鼓飞华盖,一朵芙蓉拥绛幨。

银浦卷舒环喜气,琳宫馥郁散馀炎。

织成锦字衔青鸟,舞罢霓裳耀素蟾。

为雨梦宜今夕稳,如罗泪比旧痕添。

神光冉冉翔灵鹊,香雾蒙蒙护瑞鹣。

吉庆花从空际落,氤氲扇自画中拈。

何人乞巧芳名锡,五色飞来坠镜奁。

满巡抚赵福星遣官招余余却之

〔阎尔梅〕 〔清〕

殷商全赖西山士,蜀汉孤生北地王。

岂有丈夫臣异类,羞于华夏改胡装。

一斛珠·元夜月蚀

〔纳兰性德〕 〔清〕

星球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

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

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哈密二首

〔裴景福〕 〔清〕

【其一】 天山积雪冻初融,哈密双城夕照红。

十里桃花万杨柳,中原无此好春风。

【其二】 踏残白刺过黄芦,麦秀宜禾绿似铺。

更与偎郎弹一曲,不辞烂醉住伊吾。

《沪游杂记》自序

〔葛元煦〕 〔清〕

余游上海十五年矣。

寓庐属在洋场,耳目所及,见闻遂夥。

因思此邦自互市以来,繁华景象日盛一日,停车者踵相接,入市者目几眩,骎骎乎驾粤东、汉口诸名镇而上之。

来游之人,中朝则十有八省,外洋则二十有四国。

各怀入国问俗、入境问禁之心,而言语或有不通,嗜好或有各异,往往闷损,以目迷足裹为憾。

旅居无事,爰仿《都门纪略》辑成一书,不惮烦琐,详细备陈。

俾四方文人学士、远商巨贾身历是邦,手一编而翻阅之。

欲有所之者庶不至迷于所往。

即偶然莫辨者,亦不必询之途人,似亦方便之一端。

若谓可作游沪者之指南针也,则吾岂敢!

光绪二年冬至日仁和葛元煦识。

浣溪沙·六郡良家最少年

〔王国维〕 〔清〕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

闲抛金弹落飞鸢。

何处高楼无可醉,谁家红袖不相怜。

人间那信有华颠。

闻子规

〔黄景仁〕 〔清〕

声声血泪诉沈冤,啼起巴陵暮雨昏。

只解千山唤行客,谁知身是未归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