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暗绿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阳光的照射下,深红色的鱼儿暖暖地游动着,溪水在夜晚时隐约呈现出暗绿的色彩,乌鸦也躲在了暗处。黄发童子和白发老人聚在一起,目光专注地注视着。麋鹿遇到人虽然还不太习惯,猿猴听到鼓声也不需要呼喊。回到家里告诉采桑的姑娘,一切的情况。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元延祐本作「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刘尚荣按:「疑『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十七字为傅注而误入词叙也。考东坡《起伏龙行》序云:『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傅注或本于此。」 石潭:龙榆生笺引东坡《起伏龙行》序:「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说作《起伏龙行》。」 泗水:龙榆生笺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九·〈徐州府·泗水〉》:「泗水自山东鱼台县流入,经沛县城北,又经县东南至铜山县东北,循城而东又东,南入邳州界。」 连溪:元延祐本作「连村」。 暗绿: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皆作「绿暗」。 藏乌:龙榆生笺:「古乐府:『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睢(huī)盱(xū):傅子立注:「《唐韵》:『睢盱,仰目视也。睢,音「隳」;盱,音「吁」。』」刘尚荣按:「《广韵·卷一》:『睢,仰目也。』『盱,举目。』『睢盱,视皃。』」龙榆生笺:「《易·豫》:『六三,盱豫,悔。迟,有悔。』孔疏:『盱者,睢盱。睢盱者,喜悦之貌。』」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句:傅子立注:「野人如麋鹿、猿猱。」 归家:元延祐本作「归来」,原校:「一作『归家』。」 采桑:沈钞本、清钞本、晒蓝本倒作「桑采」,据珍重阁本及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改。


简介

这组《浣溪沙》词是苏东坡四十三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 元丰元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春,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东坡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东坡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一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这组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以诗的句法入词,是这组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它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农村词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文风。稼轩农村词便直受到东坡词影响。 这组词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对词的题材,有开拓意义。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这些在中国词史上东坡是第一个卓有成绩的。同时,在艺术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很好地做到了情景交融。善于抓住特定情况下的景。抒发此时此地的情。善于运用平常的景表现朴素而又丰富深厚的情。在语言上也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二)

〔苏轼〕 〔宋〕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五)

〔苏轼〕 〔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晏几道〕 〔宋〕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春夜

〔王安石〕 〔宋〕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史达祖〕 〔宋〕

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

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浣溪沙

〔苏轼〕 〔宋〕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依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樽前呵手镊霜须。

浣溪沙

〔苏轼〕 〔宋〕

半夜银山上积苏。

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撚髭须。

浣溪沙

〔苏轼〕 〔宋〕

雪里餐毡例姓苏。

使君载酒为回车。

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

醉中还许揽桓须。

浣溪沙

〔苏轼〕 〔宋〕

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初下瓦跳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浣溪沙

〔苏轼〕 〔宋〕

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轣辘使君车。

扶头一琖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滴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