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八节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

若汤,则闻而知之。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

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

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孟子说:“从尧、舜到商汤,有五百多年,像禹、皋陶,是亲眼目睹而知道尧、舜之道的;至于商汤,则是听到传闻而知道的。从商汤到周文王,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是亲眼目睹而知道的;至于文王,则是听到传闻而知道的。从周文王到孔子,又有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便是亲眼目睹而知道的;至于孔子,则是听到传闻而知道的。从孔子以来到现在,有百来年,距离圣人生活的时代不是很远,距离圣人的家乡如此接近,却没有继承圣人之道的,那也就不会有继承人了。”


注释

莱朱:又名仲虺(huì),商汤时的贤臣。 散宜生:周文王时的贤臣,后曾帮助周武王灭商。



左传·隐公·隐公二年

〔左丘明〕 〔周〕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夏五月,莒人入向。

无骇帅师入极。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郑人伐卫。

【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

戎请盟,公辞。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

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戎请盟。

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左丘明〕 〔周〕

【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天王崩。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秋,武氏子来求赙。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癸未,葬宋穆公。

【传】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夏,君氏卒。

声子也。

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

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

为公故,曰「君氏」。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温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

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风》有《采繁》、《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 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

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

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对曰:「群臣愿奉冯也。

」公曰:「不可。

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

岂曰能贤?

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使公子冯出居于郑。

八月庚辰,宋穆公卒。

殇公即位。

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

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

《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

』其是之谓乎!

」 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

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

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骄、奢、淫、泆,所自邪也。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

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桓公立,乃老。

左传·隐公·隐公四年

〔左丘明〕 〔周〕

【经】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传】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

未及期,卫人来告乱。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

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

」宋人许之。

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

」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

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 秋,诸侯复伐郑。

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

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

故书曰「翬帅师」,疾之也。

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

石子曰:「王觐为可。

」曰:「何以得觐?

」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

」厚从州吁如陈。

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

」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

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

冬十二月,宣公即位。

书曰「卫人立晋」众也。

左传·隐公·隐公五年

〔左丘明〕 〔周〕

【经】五年春,公矢鱼于棠。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

初献六羽。

邾人、郑人伐宋。

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

」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

翼侯奔随。

夏,葬卫桓公。

卫乱,是以缓。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

卫人以燕师伐郑。

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

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

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

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 曲沃叛王。

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公问羽数于众仲。

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

」公从之。

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宋人取邾田。

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

」郑人以王师会之。

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

宋人使来告命。

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

」对曰:「未及国。

」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 冬十二月辛已,臧僖伯卒。

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

葬之加一等。

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也。

左传·隐公·隐公七年

〔左丘明〕 〔周〕

【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滕侯卒。

夏,城中丘。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秋,公伐邾。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

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传】七年春,滕侯卒。

不书名,未同盟也。

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夏,城中丘,书,不时也。

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

秋,宋及郑平。

七月庚申,盟于宿。

公伐邾,为宋讨也。

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

冬,王使凡伯来聘。

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陈及郑平。

十二月,陈五父如郑莅盟。

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泄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赖盟矣。

」 郑良佐如陈莅盟,辛巳,及陈侯盟,亦知陈之将乱也。

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

郑伯许之,乃成昏。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七节

〔孟子〕 〔周〕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

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

’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岂不欲中道哉?

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

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

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 曰:“‘何以是嘐嘐也?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行何为踽踽凉凉?

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

’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恶佞,恐其乱义也。

恶利口,恐其乱信也。

恶郑声,恐其乱乐也。

恶紫,恐其乱朱也。

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君子反经而已矣。

经正,则庶民兴。

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六节

〔孟子〕 〔周〕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五节

〔孟子〕 〔周〕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四节

〔孟子〕 〔周〕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三节

〔孟子〕 〔周〕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

汤武,反之也。

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

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