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

孤衾引思绪。

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

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

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

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

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

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

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

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

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

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

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

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

气爽夜砧鸣。

瑶华随步响。

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

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

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

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

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

倾首迟归云。


闺怨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孤独的床席引发了我的思绪,我独自躺在枕头上感到忧愁。 深深的庭院里秋草仍然绿意盎然,高大的门楣上洒下了白露的寒意。 思念着心爱的人,在清晨起来,急忙举起琴柱弹奏着幽兰的曲调。 不怨飞蓬的辛苦,只是感到蕙草的凋谢令人痛心。 长时间的行军与海上风波让我无法回归,徒然让游人淹没无归处。 亭皋下的树叶落下来,秋云飘飞在陇头上。 寒园中晚鸟聚集,思念着在窗户上的草虫的悲鸣。 唉,在这个应该穿春装的季节里,怎么还穿着冬衣呢。 鹤鸣声让忙碌变得愉快,采菉的过程让人伤感时已傍晚。 思念着心爱的人正在远游,望着妾向子嗣们洗净素雅的衣裳。 秋风吹动着绿色的潭水,明月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美丽的女子打扮得清纯可人,招呼着从事务中赶来的人。 走到栏杆的尽头,看不见尽头,离开房堂的门已经严紧关上。 高楼的夜晚散发出凉意,空气清爽中传来蝉鸣的声音。 闻到瑶华的香气随着行动响起,幽兰随着袖子的晃动而生长。 思考着金翠的美好,容貌如同采纳了光明的夜晚。 色彩艳丽的回旋舞中,草龟与白鹤的花纹盘旋出现。 忧伤地合拢在袖子里,兰芬轻轻飘逸。 不怨机织时的辛苦,只是悲伤于千里相隔。 泪水滂沱地送别离行之人,低头迟迟等待云归来。


简介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诗题为“捣衣”,但跟前面所引的谢惠连的《捣衣诗》具体描绘捣衣劳动的写法不同,除结尾处略点寄衣之事外,其它六句几乎不涉捣衣本题,表面上看似有些离题。实则首联揭出游人之淹滞远方,为捣衣之由,中间两联写景,为捣衣时所见所想,仍处处关合题目。只是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江南曲

〔柳恽〕 〔南北朝〕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愚人食盐

〔僧伽斯那〕 〔南北朝〕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代夜坐吟

〔鲍照〕 〔南北朝〕

冬夜沈沈夜坐吟。

含声未发已知心。

霜入幕,风度林。

朱灯灭,朱颜寻。

体君歌,逐君音。

不贵声,贵意深。

咏捣衣诗

〔王僧孺〕 〔南北朝〕

足伤金管遽,多怆缇光促。

露团池上紫,风飘庭里绿。

下机骛西眺,鸣砧遽东旭。

芳汗似兰汤,雕金辟龙烛。

散度广陵音,掺写渔阳曲。

别鹤悲不已,离鸾断还续。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奉和示内人诗

〔庾信〕 〔南北朝〕

燃香郁金屋,吹管凤凰台。

春朝迎雨去,秋夜隔河来。

听歌云即断,闻琴鹤倒回。

春窗刻凤下,寒壁画花开。

定取流霞气,时添承露杯。

代白纻曲二首

〔鲍照〕 〔南北朝〕

【其一】 朱唇动。

素腕举。

洛阳少童邯郸女。

古称渌水今白纻。

催弦急管为君舞。

穷秋九月荷叶黄。

北风驱雁天雨霜。

夜长酒多乐未央。

【其二】 春风澹荡侠思多。

天色净绿气妍和。

桃含红萼兰紫芽。

朝日灼烁发园华。

卷幌结帷罗玉筵。

齐讴秦吹卢女弦。

千金顾笑买芳年。

别范安成诗

〔沈约〕 〔南北朝〕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昭君辞

〔沈约〕 〔南北朝〕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疑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

〔谢脁〕 〔南北朝〕

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

相逢咏蘼芜,辞宠悲团扇。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徒使春带赊,坐惜红妆变。

平生一顾重,宿昔千金贱。

故人心尚尔,故心人不见。

拟行路难(其一)

〔鲍照〕 〔南北朝〕

奉君金巵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