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触讋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 左师触讋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

”对曰:“十五岁矣。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然。

”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其继有在者乎?

”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曰:“老妇不闻也。

”曰:“此其近者祸及身,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对左右侍臣说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左帅触龙(对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见您有很长时间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福体有什么毛病,所以还是想来拜见太后。”说:“我(也是脚行毛病)要靠手推车行动。”(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饭,于是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喜欢吃的食物,对身体也舒适些了。”太后说:“我不能(像您那样散步)。"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左帅公说:“老臣的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爱他,希望(您)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人数,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来求您!”太后说:“答应您!年龄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想趁我未死之前来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女人爱得厉害些。”太后笑着说:“女人爱得特别厉害。”(触龙)回答:“老臣认为老太太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老太太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後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後,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这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子孙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帅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又)问:“不仅是赵国(没有),其他诸侯国子孙被封候的,其继承人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触龙)说:“这是这些被封侯的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灾祸及其子孙。难道是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地位高贵却没有功,俸禄优厚却没有劳,而且拥有的贵重宝器多了。现在老太太让长安君的地位高贵,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您健在时)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认为老太太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所以认为您(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太后说:“(您说得)对。任凭您怎样支使他吧!” 于址为长安君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注释

太后:帝王的母亲,这里指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 新用事:刚刚掌权。 用事:指当权,掌管国事。 急:加紧。 求救于齐:向齐国求救。 于:向,介词。 必:一定。 以……为:把……作为。 长安君:赵威后的小儿子,封于赵国的长安,封号为长安君。 质:人质。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 强(qiǎng):竭力、极力。 谏:古代臣对君、下对上的直言规劝。 明:明白地。 左右:指赵威后身边的侍臣。 复言:再说。 令:让、使。 唾其面:朝他脸上吐唾沫。唾,吐唾沫。 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 言:说,是“言于左右”的省略,“左右”承前省。“言于左右”是“对太后的侍臣说”。 见:谒见、拜见。 盛气:怒气冲冲。 揖:应为“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触讋见赵太后章》和《史记·赵世家》均作“胥”。胥:通“须”,等待。 入:进入殿内。 徐趋:用快走的姿势,慢步向前走。徐,慢慢地;趋,小步快走。古礼规定,臣见君一定要快步往前走,否则便是失礼。触讋因年老病足,不能快走,又要做出“趋”的姿势,只好“徐趋”。 自谢:主动请罪。谢,道歉。 病足:脚有毛病。病,有病。 曾:竟,副词。   疾:快。 不得:不能。 见:指拜见太后。 窃:私下,私意,表谦敬的副词。 自恕:原谅自己。恕,宽恕、原谅。 玉体:贵体,敬词。古人重玉,所以用玉来比喻太后的身体。後来,玉体一词,常被用来形容美女的体态。 有所郄(xì):有什么毛病。是具有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郄,同“隙”,空隙,引申为毛病。 望见:这是一种表敬的说法,意思是不敢走得太近,只能在远处望望。 恃(shì):依靠、凭借。 辇(niǎn):古代用两人拉的车子,秦汉以後特指皇帝坐的车子。 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 得无:副词性固定结构,与语气词“乎”相呼应,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可译为为“该不会……吧”。 衰:减少。 今者:近来。者,助词,附于时间词後,使时间词由单音词变成複音词,并起提顿作用。 殊:很、特别、副词。 强(qiǎng)步:勉强散散步。步,散步、步行。 日:每天(步行)。 少:稍微、略微。 益:增加。 耆(shì)食:喜爱吃的食物。耆,同“嗜”,喜爱。 和:和谐,这里是舒适的意思。 色:脸色,指赵太后的怒色。 少解:稍微不和缓了些。 公:对人的尊称。 贱息:卑贱的儿子。这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现在说的“犬子”“贱子”意同。息,儿子。  舒祺:触讋幼子的名字。 少(shào):年幼。 不肖(xiào):原意是不像先辈(那样贤明),後来泛指儿子不成材、不成器。肖,像、似。  怜:怜爱。文言里的“爱”和“怜”在亲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 令:让(他)。“令”後省略兼语“之”,指舒祺。 得:能够。 黑衣:指卫士,王宫卫士穿黑衣,所以用“黑衣”借代卫士。 以,来,连词。 没(mò)死以闻:冒着死罪来求。没,冒昧;没死,冒着死罪。以,连词,来;闻,使上级知道,使动用法。这里可译为“请求”。 敬诺:意为“答应”,是应答之词。敬,表示客气的副词;诺,表示答应的意思。 几何:多少。 愿:希望。 及:趁。 填沟壑:指死後无人埋葬,尸体丢在山沟里。这是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壑,山沟。 托之:把他托付给(您)。 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甚于:比……厉害。 异甚:特别厉害。 以为:认为。 媪(ǎo):对老年妇女的尊称,同今之“老太太”。 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 贤于:胜过。 君过矣:您错了。君,您,对人的尊称;过,错。 之甚:那样厉害。 子:这里泛指子女。 为之计深远: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为:替,介词;计,打算,考虑;深远,长远,作动词“计”的补语。 持其踵(zhǒng)为之泣:燕后上了车,赵太后在车下还要握着她的脚後跟,舍不得她离去。持,握持;踵,脚後跟;为之,为她;泣,小声哭。 念悲:惦念并伤心。 远:远去,形容词用如动词。 非弗:不是不,都是副词。 必祝之:一定为她祈祷。必,一定;祝,向神祈祷;祝之,为她祈祷。 必勿使反:(赵太后为燕后祈祷:)一定别让她回来。古代诸侯的女儿嫁到别国,只有在被废或亡国的情况下,才能返回本国。使,让(她);反,同“返”。 计久长:打算得长远。 有子孙:(希望燕后)有子孙。 世:代,古代父子相继为一代。 今三世:从现在算起上推三代。现在第一代是赵孝成王,上推第二代是他的父亲赵惠文王,上推第三代是他的祖父赵武灵王。“三世以前”当指他的曾祖父赵肃侯(公元前349年—公元前326年)。 赵之为赵:赵氏家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国君原是晋文公大臣赵衰的後代。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赵烈侯山晋国一个大夫变为诸侯,正式建立赵国。前“赵”指赵氏家族;後“赵”指赵国;之,助词,变主谓句为词组,作状语;为,成为,建立,动词。 侯者:被封为侯的人。侯,封侯,活用为动词。 继:活用为名词,继承人。 在者:在侯位的人。 微独:不仅,不但。微,不,否定副词;独,仅,副词。 此:这,指代上面说的三世以前封侯的、他们的子孙没有继承侯位的这件事。 身:指“侯者”自身。远者及其子孙,“及”前竹略“祸”字。 人主:国君,诸侯。 则:就,连词。 善:好。 位:地位。 尊:尊贵、高贵。 而:转折连词,可是。 奉:同“俸”,俸禄,相当现的工资待遇。 劳:功劳。 尊:使……尊贵,形容词使动用法。 封:古代帝王或诸侯把土地分给子孙或臣下作为他的食邑或领地。 封之以膏腴(yú)之地:把肥沃的土地封给(长安君)。膏,汕脂;腴,腹下的肥肉;膏腴,比喻土地肥沃。以膏腴之地,介词结构作补语,即“以膏腴之地封之”。 及今:趁现在(您在世)。 令:令(之)的省略,让(他)。 山陵崩:古代用以比喻国君或王后的死,表明他们的死不同寻常,犹如山陵崩塌,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这里指赵太后去世。 何以自托:(长安君)凭什么立身于赵国。以,介词;何以,疑问代词,凭什么,介词宾语前置。自托,使自己立身。 以媪为长安君计短:认为赵太后替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以,动词,认为;为,介词,替;计短,考虑得太短浅。 不若:不如。 诺:应答之词,表示同意,可译“对”。 恣君之所使之:任凭您怎样支使他吧。恣,任凭;使之,支使他、派遣他。 约车:套车。约,捆缚、套。 乘(shèng):量词,古代一车上马叫“乘”。 质于齐:到齐国去作人质。质,作人质。 子义:赵国贤人。 犹:还。 尊:用作名词。指尊高的地位。


简介

《触讋说赵太后》是《战国策·卷二十一·赵策四》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赏析

宋朝真德秀《文章正宗·卷六》引鲍氏评:触讋谅毅,皆以从容纳说而取成功,与夫强谏干廷,怒骂于上,髮上冲冠,自恃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 清朝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四》:此篇琐笔碎墨,于中最为小样;然某特神会其自首至尾,寸寸节节,俱是妙避“长安君”三字。如“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色稍解”,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其间苦甘浅深,一一俱有至理。其文乃都在笔墨之外,政未易于琐碎处尽之也。 清朝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三》:左师之谏,得力在先叙两人老景,所谓同病相怜,太后不和之色安得不解。其初来时,若不为长安君而来;及言长安君,又若止为长安君计深远,闲闲说入,令威后自然感悟。 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四》:通篇琐碎之笔,临了忽作曼声,读之无限感慨。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清朝余诚《古文释义新编·卷四》:字字机警,笔笔针锋,自送手挥,旁敲远击,绝不使直笔,绝不犯正面,而未言之隐,自能令人首肯,真是异样出色。 清朝姚鼐《古文辞类纂·卷二十六》:左师言固善矣,亦会值赵太后明智,易以理谕耳。 清朝高嵣《国策钞·卷上》引韩幕庐评:触讋之言,可为人臣进谏之法,巽之妙也。子义之言,可为人臣宣劳之劝,蹇之义也。引俞桐川评:老臣老妇,款曲细烦,令人无可加怒。说到儿女之事,只作闲论,并不着急,听者自然意解。其语言文字,当日所有举动之传神,口吻之中节,则作者摹写精细处。有一毫火气,说不成此事;有一毫火气,构不出此文。说妇人有说术,强谏非术也。通篇全反强谏二字。引倪家咸评:前半纯是闲话,无一语闲话。譬如国手下棋,闲闲布置,入後皆成要着;到收局处,只争一劫,已踞胜势。如此行文,真乃出神入化。 清朝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十五》引退谷评:摹神微密之文,必细分节次,愈见关目步骤之工。意越冷,越投机;语越宽,越醒听;由其冷意无非苦心,宽语悉是苦口也。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 清朝唐德宜《古文翼·卷二》:从一爱字迎机而入,语语说向太后心坎里来。故并不露出必要长安君出质,而太后早巳死心塌地。进言之妙,莫过于此。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 〔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

〔刘向〕 〔汉〕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

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说。

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措,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

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

”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

闲于甲兵,习于战攻。

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

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

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

赵若许约,楚、魏尽力,四国攻之。

齐可大破也。

”先王曰:“善!

”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返命,起兵随而攻齐。

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

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

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返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

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乃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

执政任事之臣。

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于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

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战国策·赵且伐燕

〔刘向〕 〔汉〕

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王曰:“善。

”乃止。

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

〔刘向〕 〔汉〕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

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何谓也?

”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

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十五从军征

〔无名氏〕 〔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刘向〕 〔汉〕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

」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

」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

」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

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向〕 〔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刘向〕 〔汉〕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

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窃闵然不敏。

”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雎曰:“唯唯。

”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

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若是者,交疏也。

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

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

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

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

此臣之所恐耳!

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

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

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

”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

〔刘向〕 〔汉〕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

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

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七哀诗三首

〔王粲〕 〔汉〕

【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其二】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馀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其三】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