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荒宿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乌啄废田。

似闻人语声,县吏已催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乱后》,金代诗人辛愿所著五言律诗。创作于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表现出诗人对战后景象的哀思之情。



定武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 〔元〕

【第一跋】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

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

然极难辨。

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

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

至南浔北,出以见示。

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

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

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

独孤名淳朋,天台人。

【第二跋】 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

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

王顺伯,尤延之诸公,其精识之尤者。

于墨色、纸色、肥瘦秾纤之间,分毫不爽。

故朱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盖笑之也。

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

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

与王子庆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

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

舟次宝应重题。

子昂。

【第三跋】 兰亭诚不可忽。

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

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

十八日清河舟中。

【第四跋】 河声如吼,终日屏息。

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

盖日数十舒卷。

所得为不少矣。

廿二日邳州北题。

【第五跋】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顷闻吴中北禅主,僧有定武兰亭,是其师晦岩照法师所藏。

从其借观不可。

一旦得此,喜不自胜。

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何如也。

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第六跋】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

昨晚宿沛县。

廿六日早饭罢题。

【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第八跋】 廿九日至济州,遇周景远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

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

急登舟解缆,乃得休。

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第九跋】 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学兰亭者亦然。

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

十月一日。

【第十跋】 大凡石刻虽一石,而墨本辄不同,盖纸有厚薄、麁细、燥湿,墨有浓淡,用墨有轻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随之,故兰亭难辨。

然真知书法者,一见便当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间也。

十月二日过安山北寿张书。

【第十一跋】 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

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

薄俗可鄙,可鄙。

三日泊舟虎陂,待放闸书。

【第十二跋】 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

七日书。

【第十三跋】 兰亭与丙舍帖绝相似。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胆巴碑)

〔赵孟頫〕 〔元〕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敕撰并书篆。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金刚上师胆巴,赐谥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頫为文并书,刻石大都寺。

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迭凡八奏。

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

复敕臣孟頫为文并书。

臣孟頫预议,赐谥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

既奏,有旨:于义甚当。

谨按:师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师绰理哲哇为弟子,受名胆巴。

梵言胆巴,华言微妙。

先受秘密戒法,继游西天竺国,遍参高僧,受经律论。

繇是深入法海,博采道要,显密两融,空实兼照,独立三界,示众标的。

至元七年,与帝师巴思八俱至中国。

帝师者,乃圣师之昆弟子也。

帝师告归西蕃,以教门之事属之于师,始于五台山建立道场,行秘密咒法,作诸佛事,祠祭摩诃伽剌。

持戒甚严,昼夜不懈,屡彰神异,赫然流闻。

自是德业隆盛,人天归敬。

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从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贵人,委重宝为施身,执弟子礼,不可胜纪。

龙兴寺建于隋世,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

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焚寺,像毁于火,周人取其铜以铸钱。

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

僧可传言,寺有复兴之谶。

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阁三重以覆之。

旁翼之以两楼,壮丽奇伟,世未有也。

繇是龙兴遂为河朔名寺。

方营阁,有美木自五台山颊龙河流出,计其长短小大多寡之数,与阁材尽合,诏取以赐。

僧惠演为之记。

师始来东土,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即礼请师为首住持。

元贞元年正月,师忽谓众僧曰:将有圣人兴起山门。

即为梵书奏徽仁裕圣皇太后,奉今皇帝为大功德主,主其寺。

复谓众僧曰:汝等继今,可日讲《妙法莲华经》,孰复相代,无有已时。

用召集神灵拥护圣躬,受无量福。

香华果饵之费,皆度我私财。

且预言圣德有受命之符。

至大元年,东宫既建,以旧邸田五十顷赐寺为常住业。

师之所言,至此皆验。

大德七年,师在上都弥陁院入般涅槃,现五色宝光,获舍利无数。

皇元一统天下,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操行谨严具智慧神通,无如师者。

臣孟頫为之颂曰:师从无始劫,学道不退转。

十方诸如来,一一所受记。

来世必成佛,住娑婆世界。

演说无量义,身为帝王师。

度脱一切众,黄金为宫殿。

七宝妙庄严,种种诸珍异。

供养无不备,建立大道场。

邪魔及外道,破灭无踪迹。

法力所护持,国土保安静。

皇帝皇太后,寿命等天地。

王宫诸眷属,下至于含生。

归依法力故,皆证佛菩提。

成就众善果,获无量福德。

臣作如是言,传布于十方。

下及未来世,赞叹不可尽。

延祐三年□月立石。

集贤宾·咏柳忆别恨

〔乔吉〕 〔元〕

【咏柳忆别】恨青青画桥东畔柳,曾祖送少年游。

散晴雪杨花清昼,又一场心事悠悠。

翠丝长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楼。

揎罗袖试将纤玉手,绾东风摇损轻柔,同心方胜结,缨络绣文球。

【逍遥乐】绾不成鸳鸯双叩,空惊散梢头。

一双锦鸠。

何处忘忧?

听枝上数声黄栗留,怕不弄春娇巧转歌喉。

惊回好梦,题起离情,唤醒闲愁。

【醋葫芦】雨睛珠泪收,烟颦翠黛羞,殢风流还自怨风流。

病多不奈秋,未秋来早先消瘦。

晓风残月在帘钩。

【浪里来煞】不要你护雕,阑花甃香,荫苍苔石径纲。

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温灞陵别后酒。

如今时候,只要向绿阴深处缆归舟。

过阴山和人韵(其三)

〔耶律楚材〕 〔元〕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大元晋宁路翼城县金仙寺住持弘辩兴教大师裕公和尚道行碑

〔赵孟頫〕 〔元〕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撰并书篆。

佛以大慈悲,随机说法,为世舟航,所以付嘱其徒者摄为五分:曰素呾缆则阿难受持。

曰毗奈耶则邬波离受持。

曰阿毗达磨则迦多演那受持,即所谓经律论也。

曰般若、曰陀罗尼,则付之文殊、普贤二大士,其教虽殊,其觉悟群迷则一而已。

佛灭度后二千余岁,有修其教者曰广裕,实通经律论藏,蔚然为四众所宗。

世家绛之稷山,俗姓郝氏。

幼敏慧,肄讲肆,日记三千言,发轫于戒经,决策于众经,论顿口于唯识因明。

年二十,众推为座元,讲说法要,人服其精诣。

出世住寿圣寺,修千佛洞佛阁殿堂,大辟讲席,听众逾百,檀施云兴。

次住华严院,且营且讲,如住寿圣时,次住十方仁寿寺,肇建夏安居讲堂,安众百五十。

又建冬安居静讲堂,安众五百。

重修佛阁法堂、僧堂,视住寿圣、华严,日益大以肆。

于是,移住金仙寺。

寺大而废久,住持者难其人。

师立志弘毅,百废具举。

修大佛阁,造弥勒大像,高百尺,广三之一,饰以黄金,置大藏经及唯识钞疏四十部。

又修法堂、僧廊、香积,檐楹户牖,金碧辉映,为晋伟观。

寺东临浍,师虑惊涛冲啮,盘石为岸,高丈又寻,袤八十步。

住金仙三十余年,终师之世。

讲下常不减百众。

最后住胜因寺,创建法堂廊庑三十余间,凡常住所宜有者,无不悉备。

师前后受四众请,更五住持,一日必口讲亦不辍。

四方檀施金粟币帛,一委常住,所至有余积而已,无私焉。

以其赢余施十方僧。

又约其同伦为上生会,精修密行,誓生兜术,示寂之日面如生时。

其住持胜因也,陕州、闻喜各建大会,请师为四众受戒阿阇黎,四方请疏,常以百计。

住金仙日,值世祖皇帝设资戒大会,师于大内说法,默契圣心,赐以袈裟。

住寿圣日,感圣僧化供,帑廪常溢。

是则,教中所谓志行精专有感斯应者矣。

师生九岁,从显公和尚落发。

出家又十一年而受具足戒,又九年而得法于云寿和尚,又二年领众住持。

住持四十又一年,当大德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仙化于金仙寺。

越七日,塔葬于寺后,寿七十又二,腊五十又二。

嗣其法者七十余人,曰才曰正,为众上首,并受玺书,名播诸方。

灭度后十又一年,其徒智贞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纪师道行,以传不朽。

余谓诸佛妙严、秘密、刹海,等一义味,支分派别,如月在水,非论无以证经,非律无以显教,究其指归,则一而已。

师能融通三藏,弘佛法于一方,而始终焉,则其为四众所宗宜也,其往生兜术陀天亦宜也,其嗣法上足续灯竟爽亦宜也。

乃为铭曰:佛以妙法,大启群蒙。

空有互彰,理事双融。

皇元肇兴,大教是宗。

裕公之生,适际其隆。

聪慧夙禀,博洽强记。

目经律论,等一义味。

利生接物.像教攸寄。

受法布金,云蒸霞翳。

层构地涌,金像山宗。

天与其谋,神献其功。

微言玄论,滂沛心胸。

道契圣心,大衣弘贲。

慈氏攸归,佛光逾炽。

帷晋之鄙,惟浍之裔。

表是坚珉,灵室兹闭。

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小春日,住持僧智恩、知贞、智信、文勤等立石。

太平县石匠头目李世英、弟李世昌刊。

郭天锡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郭天锡〕 〔元〕

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渤海郡欧阳询,字信本,书《仲尼梦奠帖》七十八字,前后御府法书二小印,后有绍兴小印,合缝处古印甚多,下跋一吉字。

未晓谁氏,庚寅十月购于扬中斋家悦生图书,亦曾入贾秋壑文府。

率更初学王逸少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咸以为楷范。

《书法苑》云: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水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

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辛卯二月辛未重装九日丁丑跋于严陵官舍。

金城郭天锡审定秘玩。

题所画梅竹赠石民瞻二首(其一)

〔赵孟頫〕 〔元〕

故人赠我江南句,飞尽梅花我未归。

欲寄相思无别语,一枝寒玉淡春晖。

秀石疏林图(题)

〔赵孟頫〕 〔元〕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题春江渔父图

〔杨维桢〕 〔元〕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颈鳊。

宋君瑞存恕堂

〔成廷圭〕 〔元〕

故家独见宋先世,文采风流一儒素。

向来松雪写如心,题在南堂乐居处。

门前求药日纷纷,或有无钱亦持去。

子孙传之将百年,积券如山不知数。

君为郡马几叶孙,复戒诸郎祗存恕。

九街正尔黄尘深,杯酒对面干戈侵。

营营苟苟者谁子,一毫奚啻争千金。

傍人笑问尔何以,平生苦自如吾心。

还君此卷三叹息,坐隅自写为规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