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螃蟹眼睛已经过去,鱼儿的眼睛正在生长,呼啸的风仿佛是松树的声音在鸣叫。草地上的茸毛被磨成细小的珠子落下,晃动不定地绕着碗盘飞舞,仿佛是轻飘飘的雪花。银制的瓶子中的热汤倒出来,夸耀着它是第二好的,却不懂得古人煎茶的用意。你可曾见过,从前的李生善于款待客人,自己亲手煎茶,贵在从活火中弥漫出新泉般的香气。再也没有见到,现在的潞公煎茶却学西蜀的风格,用花瓷琢磨成红宝石般的器具。我如今贫病交迫,一直饥饿不已,连一个玉碗托着美丽的眉毛都没有。且让我学习公家人做茶的方式,用砖炉和铁锅一起使用。不需要繁琐的文字和厚重的书卷,只希望每天有一碗茶,足以使我清醒到太阳升起的时候。
试院:考试的场所。 飕飕:风吹松林的声音,形容水沸声。 蒙茸出磨细珠落:磨茶时茶叶的粉末、白毫纷纷落下。 眩转绕瓯飞雪轻:倒在碗里的茶汤旋转着,上面飘着白色的饽沫。 银瓶:银制煎水汤瓶,点茶的用具。 李生:指李约。温飛卿《采茶录》说「李约性能辨茶,常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新泉:新鲜的泉水。 潞公:即文彦博,北宋大臣,封潞国公。 西蜀:泛指四川省。 定州:今河北定县。宋时的定州窑烧的瓷器,异常珍贵。 苦饥:饥饿磨难。 分无:即无缘。 玉碗捧蛾眉:即「蛾眉捧玉碗。」蛾眉,代指美女。意为美女奉茶。 公家:指官长。 砖炉:烧炭火的炉子。 石铫:一种有柄、有嘴的煮水器。 撑肠拄腹:腹中饱满,比喻纳受得多。文字五千卷:借用卢仝的诗句:「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不需有满腹的学问,只要有一瓯好茶,能喫饱睡足就好了。
《试院煎茶》是北宋苏轼写的七言古诗。
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
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
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