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



中庸·第二章

〔子思〕 〔周〕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第三章

〔子思〕 〔周〕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矣。

中庸·第四章

〔子思〕 〔周〕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第五章

〔子思〕 〔周〕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中庸·第六章

〔子思〕 〔周〕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五章

〔孔子〕 〔周〕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四章

〔孔子〕 〔周〕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三章

〔孔子〕 〔周〕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二章

〔孔子〕 〔周〕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一章

〔孔子〕 〔周〕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

色庄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