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乔佥事兼为乃翁封君寿

使君昂藏关西客,弱冠声名已籍籍。

著书每欲准盘诰,作赋时能掷金石。

为郎几岁历金华,还闻建节度褒斜。

锦水秋霜看避马,杜陵春草正思家。

君家住近谷口东,而翁亦有子真风。

游宦勿言亲舍远,金牛元自接秦中。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贺金翁夫妇双寿诗翁举人子韶庠生子声之父也

〔唐顺之〕 〔明〕

金家兄弟早空群,倚马便作万言文。

玉树辉辉照前后,弱冠英名在人口。

黉舍同游愧我先,相见每称吾小友。

曾遌而翁好避喧,隐身西郭如乡村。

一生爱诵远公偈,累岁不识县令门。

夫妇齐年人共羡,九月开筵对归雁。

请看二子接翅飞,好将文绣作斑衣。

己酉八月十八日观潮作

〔唐顺之〕 〔明〕

秋空忽尔色黯黪,万窍怒号山震荡。

冥冥混沌一气来,游人共指潮头上。

初时映海色尚微,及至摧山力渐壮。

澒洞吴越惧一壑,幻戏人兽惊殊状。

满空烟雾走玉龙,万里川源豗白象。

雷鼓鞺鞳冯夷舞,日车出没鲛绡漾。

海神珍宝不自惜,岁与江妃一相饷。

须臾涨尽势稍歇,依然宇宙回清亮。

昔人说此已愈疾,何况临流恣疏放。

宿荆溪上塘庵述怀余向曾游此匆匆十年矣

〔唐顺之〕 〔明〕

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

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

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

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

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

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

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

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

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

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

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

委形堪落魄,任性绝安排。

得失浮生梦,闲忙造物差。

平湖疏野树,微雨寂山斋。

欲证空王偈,犹嫌落几阶。

家园只百里,几月不知归。

饭合山僧灶,眠分渔父矶。

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机。

虽然断荤酒,不惹独醒讥。

山房夜雨歇,檐溜响空阶。

叔夜惟贪睡,荣趎又孰偕。

废梳同祝发,厌肉类持斋。

转觉人情隔,岩僧却可侪。

古北口

〔唐顺之〕 〔明〕

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山冠城如鸟巢。

到此令人思猛士,天山万里鸣弓弰。

廉使廖东雩丧后开所惠地黄酒临觞惨然

〔唐顺之〕 〔明〕

尺书满箧故人情,想象荒丘宿草生。

秪余此日开尊意,堪作山阳听笛声。

希周兄八十

〔唐顺之〕 〔明〕

三十年前事未遥,兄时乡杖我垂髫。

岂识负剑从长者,惟解戏鸡逐马夸轻蹻。

三十年后事已更,惊看镜里白髭生。

问兄何为却少壮,应是黄金铸已成。

石湖王傅辱观拙集见赠长句二十三韵奉答一首

〔唐顺之〕 〔明〕

少年文苑代搜集,每得异书心喜怿。

或时一日来束阁,辄觉无聊少颜色。

偶熟草木鸟兽经,充贡王廷叨简迪。

眉目可丑非世用,依然归来事藿食。

荒庐四壁岂嫌陋,敝帚千金徒自吓。

不能屈蠖事深藏,尚尔雕虫余故习。

苦思疾书寒灯伴,微吟骨立长松侧。

言语能工诧鹦鹉,心田耳秽惊狐蜮。

已知壮夫决不为,况有良朋相羽翼。

春陵无极只一语,此是尼山真血脉。

汗背几枉过一生,焚弃笔砚甘守黑。

回头可笑瓿堪覆,后生谬谓玄非白。

秪合箧笥掩瑕垢,谁写竹帛露狂易。

云间长史有古风,三江五湖襟期隔。

下里因风忽传去,幸逢知音宽我责。

谓余朋旧往复书,惷戆颇比他山石。

百卅余言拜嘉句,坐令枯槁生润泽。

夫君清标远俗姿,矫矫忽向我前立。

转觉侧身感四愁,何时开径延三益。

东海此日多君子,有如埙篪递戛击。

寄声林莫两杨君,努力与世扫蘙塞。

题偶耕书屋送谢右溪西归兼东左溪

〔唐顺之〕 〔明〕

长君昔挂西曹冠,青风漠漠沧江寒。

少君复谢薇省吏,身世飘飖忽如弃。

归来对坐四壁居,箧中一卷种树书。

谁言丘壑足枯稿,折腰昔日今何如。

五月黄梅雨茅屋,麦苗满田蚕上族。

童稚欣欣笑相语,但免饥寒百事足。

吴国樗生少好游,三仕无成感四休。

巳道栖栖非我事,将从沮溺问良谋。

题夏中书画竹

〔唐顺之〕 〔明〕

古来画竹多少人,叶叶枝枝辏成幅。

独有中书似老文,解道胸中有成竹。

辛苦欲得此君意,屡岁清斋断□肉。

偶然兴到始一洒,万壑寒声忽满屋。

秋杀春生□一时,几株抽叶几株秃。

披纷蛇蠖争屈伸,数寸巳□千寻足。

中书醉墨满人间,此幅风神更不俗。

劝君□雨好收拾,葛陂恐与蛟龙逐。

卓小仙草书歌

〔唐顺之〕 〔明〕

莆守寄我卓仙书,北窗闲伫时玩展。

吴人本惯见龙蛇,对此真形惊走转。

瑰谲东海黄公符,苍古太庙姬王瑑。

曲处素娥欹舞腰,劲来壮夫摐狼銧。

藤缠老树千尺挂,鹰攫寒厓百鸟愞。

巳觉人间出章圣,却讶空中堕云篆。

古来草书谁擅场,酒旭僧素颇中选。

漏痕钗股那足奇,脱帽露顶空漫衍。

虽然奔放不可羁,笔墨蹊径未尽遣。

传闻卓仙形貌异,蓬头阔口足爪跣。

胸中光怪秘不得,漏泄机缄在此卷。

轩辕道士骂俗书,写出灵文世不辨。

卓仙作字不用手,唐生识字亦非眼。

说到手眼两忘处,作者识者俱一莞。

几时杖策入武夷,试问仙郎叩金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