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钱王祠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骁勇有谋略。

壮而微,贩盐自活。

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

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

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

”遂受之。

改其乡为临安县,军为锦衣军。

是年,省茔垄,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自昔游钓之所,尽蒙以锦绣,或树石至有封官爵者,旧贸盐担,亦裁锦韬之。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

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

别张蜀锦为广幄,以饮乡妇。

年上八十者饮金爵,百岁者饮玉爵。

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曰:“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近来相随。

斗牛光起天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

”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

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

”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

奈何困吾民为!

”遂弗改造。

宋熙宁间,苏子瞻守郡,请以龙山废祠妙音院者,改为表忠观以祀之。

今废。

明嘉靖三十九年,督抚胡宗宪建祠于灵芝寺址,塑三世五王像,春秋致祭,令其十九世孙德洪者守之。

郡守陈柯重镌表忠观碑记于祠。

苏轼《表忠观碑记》: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事臣言:“故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秽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

谨按:故武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

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

及昌以越叛,则诛昌而并越,尽有浙东西之地,传其子文穆王元瓘。

至其孙忠献王仁佐,遂破李景兵而取福州。

而仁佐之弟忠懿王ㄈ又大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师,其后,卒以国入觐。

三世四王,与五代相为终始。

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孑遗。

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

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

其有德于斯民甚厚。

皇帝受命,四方僭乱,以次削平。

西蜀江南,负其险远,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手。

而河东刘氏百战守死,以抗王师,积骸为城,洒血为池,竭天下之力,仅乃克之。

独吴越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于朝,视去国如传舍,其有功于朝廷甚大。

昔窦融以河西归汉,光武诏右扶风修其父祖坟茔,祀以太牢。

今钱氏功德殆过于融,而未及百年,坟庙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奖忠臣、慰答民心之义也。

臣愿以龙山废佛寺曰妙音院者为观,使钱氏之孙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

凡坟庙之在钱塘者,以付自然。

其在临安者,以付其县之净土寺僧曰道微。

岁各度其徒一人,使世掌之。

籍其地之所入,以时修其祠宇,封植其草木。

有不治者,县令亟察之,甚者,易其人,庶几永终不堕,以称朝廷待钱氏之意。

臣昧死以闻。

”制曰: 可。

其妙音院赐改名表忠观。

铭曰:天目之山,苕水出焉。

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笃生异人,绝类离群。

奋挺大呼,从者如云。

仰天誓江,月星晦蒙。

强弩射潮,江海为东。

杀宏诛昌,奄在吴越。

金券玉册,虎符龙节。

大城其居,包络山川。

左江右湖,控引岛蛮。

岁时归休,以燕父老。

晔如神人,玉带球马。

四十一年,寅畏小心。

厥篚相望,大贝南金。

五胡昏乱,罔堪托国。

三王相承,以符有德。

既获所归,弗谋弗咨。

先王之志,我维行之。

天祚忠孝,世有爵邑。

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帝谓守臣,治其祠坟。

毋俾樵牧,愧其后昆。

龙山之阳,岿焉斯宫。

匪私于钱,惟以劝忠。

非忠无君,非孝无亲。

凡百有位,视此刻文。

张岱《钱王祠》诗: 扼定东南十四州,五王并不事兜鍪。

英雄球马朝天子,带砺山河拥冕旒。

大树千株被锦绂,钱塘万弩射潮头。

五胡纷扰中华地,歌舞西湖近百秋。

又《钱王祠柱铭》: 力能分土,提乡兵杀宏诛昌。

一十四州,鸡犬桑麻,撑住东南半壁。

志在顺天,求真主迎周归宋。

九十八年,象犀筐篚,混同吴越一家。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净慈寺

〔张岱〕 〔明〕

净慈寺,周显德元年钱王ㄈ建,号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潜禅师居之。

潜尝欲向王求金铸十八阿罗汉,未白也。

王忽夜梦十八巨人随行。

翌日,道潜以请,王异而许之,始作罗汉堂。

宋建隆初,禅师延寿以佛祖大意,经纶正宗,撰《宗镜录》一百卷,遂作宗镜堂。

熙宁中,郡守陈襄延僧宗本居之。

岁旱,湖水尽涸。

寺西隅甘泉出,有金色鳗鱼游焉,因凿井,寺僧千余人饮之不竭,名曰圆照井。

南渡时,毁而复建,僧道容鸠工五岁始成。

塑五百阿罗汉,以田字殿贮之。

绍兴九年,改赐净慈报恩光化寺额。

复毁。

孝宗时,一僧募缘修殿,日餍酒肉而返,寺僧问其所募钱几何,曰:“尽饱腹中矣。

”募化三年,簿上布施金钱,一一开载明白。

一日,大喊街头曰:“吾造殿矣。

”复置酒肴,大醉市中,揠喉大呕,撒地皆成黄金,众缘自是毕集,而寺遂落成。

僧名济颠。

识者曰:“是即永明后身也。

”嘉泰间,复毁,再建于嘉定三年。

寺故闳大,甲于湖山。

翰林程?

必记之,有“湿红映地,飞翠侵霄,檐转鸾翎,阶排雁齿。

星垂珠网,宝殿洞乎琉璃。

日耀璇题,金椽耸乎玳瑁”之语。

时宰官建议,以京辅佛寺推次甲乙,尊表五山,为诸刹纲领,而净慈与焉。

先是,寺僧艰汲,担水湖滨。

绍定四年,僧法薰以锡杖扣殿前地,出泉二派,{秋金}为双井,水得无缺。

淳?

十年,建千佛阁,理宗书“华严法界正偏知阁”八字赐之。

元季,湖寺尽毁,而兹寺独存。

明洪武间毁,僧法净重建。

正统间复毁,僧宗妙复建。

万历二十年,司礼监孙隆重修,铸铁鼎,葺钟楼,构井亭,架掉楔。

永乐间,建文帝隐遁于此,寺中有其遗像,状貌魁伟,迥异常人。

袁宏道《莲花洞小记》: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

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

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余常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

近若宋氏园享,皆搜得者。

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

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王思任《净慈寺》诗: 净寺何年出,西湖长翠微。

佛雄香较细,云饱绿交肥。

岩竹支僧阁,泉花蹴客衣。

酒家莲叶上,鸥鹭往来飞。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小蓬莱

〔张岱〕 〔明〕

小蓬莱在雷峰塔右,宋内侍甘升园也。

奇峰如云,古木蓊蔚,理宗常临幸。

有御爱松,盖数百年物也。

自古称为小蓬莱。

石上有宋刻“青云岩”、“鳌峰”等字。

今为黄贞父先生读书之地,改名“寓林”,题其石为“奔云”。

余谓“奔云”得其情,未得其理。

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折。

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

色黝黑如英石,而苔藓之古,如商彝周鼎入土千年,青绿彻骨也。

贞父先生为文章宗匠,门人数百人。

一时知名士,无不出其门下者。

余幼时从大父访先生。

先生面黧黑,多髭须,毛颊,河目海口,眉棱鼻梁,张口多笑。

交际酬酢,八面应之。

耳聆客言,目睹来牍,手书回札,口嘱?

奴,杂沓于前,未尝少错。

客至,无贵贱,便肉、便饭食之,夜即与同榻。

余一书记往,颇秽恶,先生寝食之无异也。

天启丙寅,余至寓林,亭榭倾圮,堂中窀先生遗蜕,不胜人琴之感。

今当丁西,再至其地,墙围俱倒,竟成瓦砾之场。

余欲筑室于此,以为东坡先生专祠,往鬻其地,而主人不肯。

但林木俱无,苔藓尽剥。

“奔云”一石,亦残缺失次,十去其五。

数年之后,必鞠为茂草,荡为冷烟矣。

菊水桃源,付之一想。

张岱《小蓬莱奔云石》诗: 滇茶初着花,忽为风雨落。

簇簇起波棱,层层界轮廓。

如蝶缀花心,步步堪咀嚼。

薜萝杂松楸,阴翳罩轻幕。

色同黑漆古,苔斑解竹箨。

土绣鼎彝文,翡翠兼丹ぬ。

雕琢真鬼工,仍然归浑朴。

须得十年许,解衣恣盘礴。

况遇主人贤,胸中有丘壑。

此石是寒山,吾语尔能诺。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雷峰塔

〔张岱〕 〔明〕

雷峰者,南屏山之支麓也。

穹窿回映,旧名中峰,亦名回峰。

宋有雷就者居之,故名雷峰。

吴越王于此建塔,始以十三级为准,拟高千尺。

后财力不敷,止建七级。

古称王妃塔。

元末失火,仅存塔心。

雷峰夕照,遂为西湖十景之一。

曾见李长蘅题画有云:“吾友闻子将尝言:‘湖上两浮屠,保ㄈ如美人,雷峰如老衲。

’予极赏之。

辛亥在小筑,与沈方回池上看荷花,辄作一诗,中有句云:‘雷峰倚天如醉翁’。

严印持见之,跃然曰:‘子将老衲不如子醉翁,尤得其情态也。

’盖余在湖上山楼,朝夕与雷峰相对,而暮山紫气,此翁颓然其间,尤为醉心。

然予诗落句云:‘此翁情淡如烟水。

’则未尝不以子将老衲之言为宗耳。

癸丑十月醉后题。

” 林逋《雷峰》诗: 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

夕照前林见,秋涛隔岸闻。

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张岱《雷峰塔》诗: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

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薰风至,西湖是酒床。

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惨淡一雷峰,如何擅夕照。

遍体是烟霞,掀髯复长啸。

怪石集南屏,寓林为其窟。

岂是米襄阳,端严具袍笏。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包衙庄

〔张岱〕 〔明〕

西湖之船有楼,实包副使涵所创为之。

大小三号:头号置歌筵,储歌童。

次载书画。

再次亻待美人。

涵老以声伎非侍妾比,仿石季伦、宋子京家法,都令见客。

常靓妆走马,?

姗勃?

,穿柳过之,以为笑乐。

明槛绮疏,曼讴其下,ㄓ?

弹筝,声如莺试。

客至,则歌童演剧,队舞鼓吹,无不绝伦。

乘兴一出,住必浃旬,观者相逐,问其所止。

南园在雷峰塔下,北园在飞来峰下。

两地皆石薮,积牒磊?

,无非奇峭。

但亦借作溪涧桥梁,不于山上叠山,大有文理。

大厅以拱斗抬梁,偷其中间四柱,队舞狮子甚畅。

北园作八卦房,园亭如规,分作八格,形如扇面。

当其狭处,横亘一床,帐前后开合,下里帐则床向外,下外帐则床向内。

涵老居其中,扃上开明窗,焚香倚枕,则八床面面皆出。

穷奢极欲,老于西湖者二十年。

金谷、?

坞,着一毫寒俭不得,索性繁华到底,亦杭州人所谓“左右是左右”也。

西湖大家何所不有,西子有时亦贮金屋。

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陈函辉《南屏包庄》诗: 独创楼船水上行,一天夜气识金银。

歌喉裂石惊鱼鸟,灯火分光入藻?

潇洒西园出声伎,豪华金谷集文人。

自来寂寞皆唐突,虽是逋仙亦恨贫。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南高峰

〔张岱〕 〔明〕

南高峰在南北诸山之界,羊肠佶屈,松篁葱?

,非芒鞋布袜,努策支筇,不可陟也。

塔居峰顶,晋天福间建,崇宁、乾道两度重修。

元季毁。

旧七级,今存三级。

塔中四望,则东瞰平芜,烟销日出,尽湖中之景。

南俯大江,波涛洄γ,舟楫隐见杳霭间。

西接岩窦,怪石翔舞,洞穴邃密。

其侧有瑞应像,巧若鬼工。

北瞩陵阜,陂陀曼延,箭枥丛出,?

麦连云。

山椒巨石屹如峨冠者,名先照坛,相传道者镇魔处。

峰顶有钵盂潭、颖川泉,大旱不涸,大雨不盈。

潭侧有白龙洞。

道隐《南高峰》诗: 南北高峰两郁葱,朝朝氵翁氵孛海烟封。

极颠螺髻飞云栈,半岭峨冠怪石供。

三级浮屠巢老鹘,一泓清水豢痴龙。

倘思济胜烦携具,布袜芒鞋策短筇。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灵芝寺

〔张岱〕 〔明〕

灵芝寺,钱武肃王之故苑也。

地产灵芝,舍以为寺。

至宋而规制浸宏,高、孝两朝四临幸焉。

内有浮碧轩、依光堂,为新进士题名之所。

元末毁,明永乐初僧竺源再造,万历二十二年重修。

余幼时至其中看牡丹,干高丈余,而花蕊烂熳,开至数千余朵,湖中夸为盛事。

寺畔有显应观,高宗以祀崔府君也。

崔名子玉,唐贞观间为磁州鉴阳令,有异政,民生祠之,既卒,为神。

高宗为康王时,避金兵,走钜鹿,马毙,冒雨独行,路值三岐,莫知所往。

忽有白马在道,?

驭乘之,驰至崔祠,马忽不见。

但见祠马赭汗如雨,遂避宿祠中。

梦神以杖击地,促其行。

趋出门,马复在户,乘至斜桥,会耿仲南来迎,策马过涧,见水即化。

视之,乃崔府君祠中泥马也。

及即位,立祠报德,累朝崇奉异常。

六月六日是其生辰,游人阗塞。

张岱《灵芝寺》诗: 项羽曾悲骓不逝,活马犹然如泥塑。

焉有泥马去如飞,等闲直至黄河渡。

一堆龙骨蜕?

前,迢递芒砀迷云路。

茕茕一介走亡人,身陷柏人脱然过。

建炎尚是小朝廷,百灵亦复加呵护。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柳洲亭

〔张岱〕 〔明〕

柳洲亭,宋初为丰乐楼。

高宗移汴民居杭地嘉、湖诸郡,时岁丰稔,建此楼以与民同乐,故名。

门以左,孙东瀛建问水亭。

高柳长堤,楼船画舫会合亭前,雁次相缀。

朝则解维,暮则收缆。

车马喧阗,驺从嘈杂,一派人声,扰嚷不已。

堤之东尽为三义庙。

过小桥折而北,则吾大父之寄园、铨部戴斐君之别墅。

折而南,则钱麟武阁学、商等轩冢宰、祁世培柱史、余武贞殿撰、陈襄范掌科各家园亭,鳞集于此。

过此,则孝廉黄元辰之池上轩、富春周中翰之芙蓉园,比闾皆是。

今当兵燹之后,半椽不剩,瓦砾齐肩,蓬蒿满目。

李文叔作《洛阳名园记》,谓以名园之兴废,卜洛阳之盛衰。

以洛阳之盛衰,卜天下之治乱。

诚哉言也!

余于甲午年,偶涉于此,故宫离黍,荆棘铜驼,感慨悲伤,几效桑苎翁之游苕溪,夜必恸哭而返。

张杰《柳洲亭》诗: 谁为鸿凿此陂,涌金门外即瑶池。

平沙水月三千顷,画舫笙歌十二时。

今古有诗难绝唱,乾坤无地可争奇。

溶溶漾漾年年绿,销尽黄金总不知。

王思任《问水亭》诗: 我来一清步,犹未拾寒烟。

灯外兼星外,沙边更槛边。

孤山供好月,高雁语空天。

辛苦西湖水,人还即熟眠。

赵汝愚《丰乐楼柳梢青》词: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

买个小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醉白楼

〔张岱〕 〔明〕

杭州刺史白乐天啸傲湖山时,有野客赵羽者,湖楼最畅,乐天常过其家,痛饮竟日,绝不分官民体。

羽得与乐天通往来,索其题楼。

乐天即颜之曰“醉白”。

在茅家埠,今改吴庄。

一松苍翠,飞带如虬,大有古色,真数百年物。

当日白公,想定盘礴其下。

倪元璐《醉白楼》诗: 金沙深处白公堤,太守行春信马蹄。

冶艳桃花供只应,迷离烟柳藉提携。

闲时风月为常主,到处鸥凫是小?

野老偶然同一醉,山楼何必更留题。

小青佛舍 小青,广陵人。

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

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

”母不许。

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奕棋。

误落武林富人,为其小妇。

大妇奇妒,凌逼万状。

一日携小青往天竺,大妇曰:“西方佛无量,乃世独礼大士,何耶?

”小青曰:“以慈悲故耳。

”大妇笑曰:“我亦慈悲若。

”乃匿之孤山佛舍,令一尼与俱。

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

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

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

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

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

乃曰:“是矣。

”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

小青!

”一恸而绝,年仅十八。

遗诗一帙。

大妇闻其死,立至佛舍,索其图并诗焚之,遽去。

小青《拜慈云阁》诗: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又《拜苏小小墓》诗: 西冷芳草绮粼粼,内信传来唤踏青。

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放生池

〔张岱〕 〔明〕

宋时有放生碑,在宝石山下。

盖天禧四年,王钦若请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民网捕,郡守王随为之立碑也。

今之放生池,在湖心亭之南。

外有重堤,朱栏屈曲,桥跨如虹,草树蓊翳,尤更岑寂。

古云三潭印月,即其地也。

春时游舫如鹜,至其地者,百不得一。

其中佛舍甚精,复阁重楼,迷禽暗日,威仪肃洁,器钵无声。

但恨鱼牢幽闭,涨腻不流,刿?

缺鳞,头大尾瘠,鱼若能言,其苦万状。

以理揆之,孰若纵壑开樊,听其游泳,则物性自遂,深恨俗僧难与解释耳。

昔年余到云栖,见鸡鹅豚?

,共牢饥饿,日夕挨挤,堕水死者不计其数。

余向莲池师再四疏说,亦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后见兔鹿猢狲亦受禁锁,余曰:“鸡凫豚?

,皆藉食于人,若兔鹿猢狲,放之山林,皆能自食,何苦锁禁,待以胥縻。

”莲师大笑,悉为撤禁,听其所之,见者大快。

陶望龄《放生池》诗: 介卢晓牛鸣,冶长识雀哕。

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

群鱼泣妻妾,鸡鹜呼弟妹。

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可慨。

闽语既嘤咿,吴听了难会。

宁闻闽人肉,忍作吴人脍。

可怜登陆鱼,佥喁向人谇。

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

何当破网罗,施之以无畏。

昔有二勇者,操刀相与酤。

曰子我肉也,奚更求食乎。

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屠。

食彼同自食,举世嗤其愚。

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

吴越王钱Α于西湖上税渔,名“使宅渔”。

一日,罗隐入谒,壁有?

溪垂钓图,王命题之。

题云:“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又何如?

假令身住西湖上,也是应供使宅鱼。

”王即罢渔税。

放生池柱对: 天地一网罟,欲度众生谁解脱。

飞潜皆性命,但存此念即菩提。

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湖心亭

〔张岱〕 〔明〕

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此其一也。

明弘治间,按察司佥事阴子淑秉宪甚厉。

寺僧怙镇守中官,杜门不纳官长。

阴廉其奸事,毁之,并去其塔。

嘉靖三十一年,太守孙孟寻遗迹,建亭其上。

露台亩许,周以石栏,湖山胜概,一览无遗。

数年寻圮。

万历四年,佥事徐廷?

重建。

二十八年,司礼监孙东瀛改为清喜阁,金碧辉煌,规模壮丽,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

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甚伟观也。

春时,山景、?

罗、书画、古董,盈砌盈阶,喧阗扰嚷,声息不辨。

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入鲛宫海藏。

月光晶沁,水气氵翁之,人稀地僻,不可久留。

张京元《湖心亭小记》: 湖心亭雄丽空阔。

时晚照在山,倒射水面,新月挂东,所不满者半规,金盘玉饼,与夕阳彩翠重轮交网,不觉狂叫欲绝。

恨亭中四字匾、隔句对联,填楣盈栋,安得借咸阳一炬,了此业障。

张岱《湖心亭小记》: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胡来朝《湖心亭柱铭》: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深无隙地种桑麻。

郑烨《湖心亭柱铭》: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睛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张岱《清喜阁柱对》: 如月当空,偶似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