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我偶然来到松树下,舒适地枕着石头入睡。 山中没有历日的刻度,寒冷结束后也不知道流逝了多少年。


赏析

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张说〕 〔唐〕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其一

〔李白〕 〔唐〕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其二

〔李白〕 〔唐〕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遗爱寺

〔白居易〕 〔唐〕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孟浩然〕 〔唐〕

义公习禅寂,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渼陂行

〔杜甫〕 〔唐〕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幽居冬暮

〔李商隐〕 〔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刘长卿〕 〔唐〕

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杜甫〕 〔唐〕

【其一】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

【其二】 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

【其三】 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

【其四】 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胡王万匹罗。

【其五】 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二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

云阳寺石竹花

〔司空曙〕 〔唐〕

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