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涉:过,渡。 遽:急忙,立刻。 契:用刀雕刻,刻。 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 此:这样。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
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
」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
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
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然则何以慎?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宋人及楚人平”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
大其平乎己也。
何大其平乎己?
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
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
”华元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司马子反曰:“嘻!
甚矣,惫!
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
是何子之情也?
”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
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
庄王曰:“何如?
”司马子反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庄王曰:“嘻!
甚矣,惫!
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司马子反曰:“不可。
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
”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
是以告之也。
”庄王曰:“诺,舍而止。
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
吾亦从子而归尔。
”引师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
此皆大夫也。
其称“人”何?
贬。
曷为贬?
平者在下也。
◇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三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
其言来会葬何?
会葬礼也。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
锡者何?
赐也。
命者何?
加我服也。
晋侯伐卫。
叔孙得臣如京师。
卫人伐晋。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髡。
公孙敖如齐。
◇文公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
丁丑,作僖公主。
作僖公主者何?
为僖公作主也。
主者曷用?
虞主用桑,练主用栗。
用栗者,藏主也。
作僖公主何以书?
讥。
何讥尔?
不时也。
其不时奈何?
欲久丧而后不能也。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此晋阳处父也,何以不氏?
讳与大夫盟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会、陈侯、郑伯、晋士谷盟于垂敛。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何以书?
记异也。
大旱以灾书,此亦旱也,曷为以异书?
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
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书也。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大事者何?
大祫也。
大祫者何?
合祭也。
其合祭奈何?
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五年而再殷祭。
跻者何?
升也。
何言乎升僖公?
讥。
何讥尔?
逆祀也。
其逆祀奈何?
先祢而后祖也。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公子遂如齐纳币。
纳币不书,此何以书?
讥。
何讥尔?
讥丧娶也。
娶在三年之外,则何讥乎丧娶?
三年之内不图婚。
吉禘于庄公,讥。
然则曷为不于祭焉讥?
三年之恩疾矣,非虚加之也。
以人心为皆有之。
以人心为皆有之,则曷为独于娶焉讥?
娶者大吉也,非常吉也。
其为吉者至于己,以为有人心焉者,则宜于此焉变矣。
◇文公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
沈溃。
夏五月,王子虎卒。
王子虎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
新使乎我也。
秦人伐晋。
秋,楚人围江。
雨螽于宋。
雨螽者何?
死而坠也。
何以书?
记异也。
外异不书,此何以书?
为王者之后记异也。
冬,公如晋。
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
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
为谖也。
其为谖奈何?
伐楚为救江也。
◇文公四年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
其谓之逆妇姜于齐何?
略之也。
高子曰:「娶乎大夫者,略之也。
」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
晋侯伐秦。
卫侯使宁俞来聘。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文公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
含者何?
口实也。
其言归含且賵何?
兼之,兼之非礼也。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成风者何?
僖公之母也。
王使召伯来会葬。
夏,公孙敖如晋。
秦人入鄀。
秋,楚人灭六。
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文公六年春,葬许僖公。
夏,季孙行父如陈。
秋,季孙行父如晋。
八月乙亥,晋侯欢卒。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晋狐射姑出奔狄。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则狐射姑曷为出奔?
射姑杀也。
射姑杀则其称国以杀何?
君漏言也。
其漏言奈何?
君将使射姑将。
阳处父谏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
」于是废将。
阳处父出,射姑入。
君谓射姑曰:「阳处父言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
』」射姑怒,出刺阳处父于朝而走。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不告月者何?
不告朔也。
曷为不告朔?
天无是月也。
闰月矣,何以谓之天无是月?
非常月也。
犹者何?
通可以已也。
◇文公七年春,公伐邾娄。
三月甲戌,取须朐。
取邑不日,此何以日?
内辞也,使若他人然。
遂城郚。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宋人杀其大夫,何以不名?
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晋先眛以师奔秦。
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
敌也。
此晋先眛也,其称人何?
贬。
曷为贬?
外也。
其外奈何?
以师外也。
何以不言出?
遂在外也。
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诸侯何以不序?
大夫何以不名?
公失序也。
公失序奈何?
诸侯不可使与公盟,眣晋大夫使与公盟也。
冬,徐伐莒。
公孙敖如莒莅盟。
◇文公八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乙酉,公子遂会伊雒戎盟于暴。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复。
丙戌,奔莒。
不至复者何?
不至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
不可使往则其言如京师何?
遂公意也。
何以不言出?
遂在外也。
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宋司城来奔。
司马者何?
司城者何?
皆官举也。
曷为皆官举?
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文公九年春,毛伯来求金。
毛伯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
何以不称使?
当丧未君也。
逾年矣,何以谓之未君?
即位矣而未称王也。
未称王何以知其即位?
以诸侯之逾年即位,亦知天子之逾年即位也。
以天子三年然后称王,亦知诸侯于其封内三年称子也,逾年称公矣。
则曷为于其封内三年称子?
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不可旷年无君。
缘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
毛伯来求金何以书?
讥。
何讥尔?
王者无求,求金非礼也。
然则是王者与?
曰:「非也。
」非王者则曷为谓之王者?
王者无求,曰:「是子也。
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文王之法无求而求。
故讥之也。
」夫人姜氏如齐。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辛丑,葬襄王。
王者不书葬,此何以书?
不及时书。
过时书,我有往者则书。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楚人伐郑。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
地震者何?
动地也。
何以书?
记异也。
冬,楚子使椒来聘。
椒者何?
楚大夫也。
楚无大夫?
此何以书?
始有大夫也。
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
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其言僖公、成风何?
兼之。
兼之非礼也。
曷为不言及成风?
成风尊也。
葬曹共公。
◇文公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
楚杀其大夫宜申。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及苏子盟于女栗。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屈貉。
◇文公十一年春,楚子伐圈。
夏,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
秋,曹伯来朝。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狄者何?
长狄也。
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
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
其之鲁者,叔孙得臣杀之。
则未知其之晋者也。
其言败何?
大之也。
其日何?
大之也。
其地何?
大之也。
何以书?
记异也。
◇文公十二年春王正月,盛伯来奔。
盛伯者何?
失地之君也。
何以不名?
兄弟辞也。
杞伯来朝。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此未适人何以卒?
许嫁矣。
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
其称子何?
贵也。
其贵奈何?
母弟也。
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
秦伯使遂来聘。
遂者何?
秦大夫也。
秦无大夫,此何以书?
贤缪公也。
何贤乎缪公?
以为能变也。
其为能变奈何?
惟諓諓善竫言。
俾君子易怠。
而况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
其心休休。
能有容是难也。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
敌也。
曷为以水地?
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运。
◇文公十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邾娄子蘧篨卒。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世室屋坏,世室者何?
鲁公之庙也。
周公称大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
此鲁公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
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
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
封鲁公以为周公也。
周公拜乎前,鲁拜乎后。
曰:「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
」然则周公之鲁乎?
曰:「不之鲁也。
封鲁公以为周公主。
」然则周公曷为不之鲁?
欲天下之一乎周也。
鲁祭周公何以为牲?
周公用白牲,鲁公用騂冈。
群公不毛。
鲁祭周公何以为盛?
周公盛,鲁公焘,群公廪。
世室屋坏何以书?
讥。
何讥尔?
久不修也。
冬,公如晋。
卫侯会于沓。
狄侵卫。
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
还自晋。
郑伯会公于斐。
还者何?
善辞也。
何善尔?
往党卫侯会公于沓,至得与晋侯盟。
反党郑伯会公于斐,故善之也。
◇文公十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
邾娄人伐我南鄙。
叔彭生帅师伐邾娄。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
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孛者何?
彗星也。
其言入于北斗何?
北斗有中也。
何以书?
记异也。
公至自会。
晋人纳接菑于邾娄,弗克纳。
纳者何?
入辞也。
其言弗克纳何?
大其弗克纳也。
何大乎其弗克纳?
晋郤缺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接菑于邾娄,力沛若有馀而纳之。
邾娄人言曰:「接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
子以其指,则接菑也四,玃且也六。
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
贵则皆贵矣。
虽然玃且也长。
」郤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
」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弗克纳也。
此晋郤缺也,其称人何?
贬。
曷为贬?
不与大夫与废置君也。
曷为不与?
实与而文不与。
文曷为不与?
大夫之义不得专废置君也。
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
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
此未逾年之君也,其言弑君舍何?
己立之,己杀之,成死者,而贱生者也。
宋子哀来奔。
宋子哀者何?
无闻焉尔。
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齐人执子叔姬。
执者曷为或称行人?
或不称行人?
称行人而执者,以其事执也。
不称行人而执者,以己执也。
单伯之罪何?
道淫也。
恶乎淫?
淫乎子叔姬。
然则曷为不言齐人执单伯及子叔姬?
内辞也,使若异罪然。
◇文公十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
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夏,曹伯来朝。
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何以不言来?
内辞也。
胁我而归之,笋将而来也。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单伯至自齐。
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
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
至之日也。
其日何?
至之日也。
秋,齐人侵我西鄙。
季孙行父如晋。
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
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
其言来何?
闵之也。
此有罪,何闵尔?
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若其不欲服罪然。
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郛者何?
恢郭也。
入郛书乎?
曰不书。
入郛不书,此何以书?
动我也。
动我者何?
内辞也。
其实我动焉尔。
◇文公十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
其言弗及盟何?
不见与盟也。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公曷为四不视朔?
公有疾也。
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
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
然则曷为不言公无疾不视朔?
有疾犹可言也。
无疾不可言也。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犀丘。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毁泉台。
泉台者何?
郎台也。
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
未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
毁泉台何以书?
讥。
何讥尔?
筑之讥,毁之讥。
先祖为之,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矣。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处臼。
弑君者曷为或称名氏?
或不称名氏?
大夫弑君称名氏,贱者穷诸人,大夫相杀称人,贱者穷诸盗。
◇文公十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圣姜。
圣姜者何?
文公之母也。
齐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干谷。
诸侯会于扈。
秋,公至自谷。
公子遂如齐。
◇文公十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秦伯罃卒。
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冬十月,子卒。
子卒者孰谓?
谓子赤也。
何以不日?
隐之也。
何隐尔?
弑也。
弑则何以不日?
不忍言也。
夫人姜氏归于齐。
季孙行父如齐。
莒弑其君庶其。
称国以弑何?
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
◇哀公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
◇哀公二年 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取漷东田及沂西田。
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娄子盟于句绎。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戚者何?
卫之邑也。
曷为不言入于卫?
父有子,子不得有父也。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郑师败绩。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
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哀公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齐国夏曷为与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伯讨也。
此其为伯讨奈何?
曼姑受命乎灵公而立辙,以曼姑之义为固,可以距之也。
辙者曷为者也?
蒯聩之子也。
然则曷为不立蒯聩而立辙?
蒯聩为无道,灵公逐蒯聩而立辙。
然则辙之义可以立乎?
曰:「可。
」其可奈何?
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
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此皆毁庙也,其言灾何?
复立也。
曷为不言其复立?
《春秋》见者不复见也。
何以不言及?
敌也。
何以书?
记灾也。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开阳。
宋乐髡帅师伐曹。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娄。
◇哀公四年 春王三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弑君贱者穷诸人,此其称盗以弑何?
贱乎贱者也。
贱乎贱者孰谓?
谓罪人也。
葬公孙辰出奔吴。
蔡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娄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归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曼子赤归于楚。
赤者何?
戎曼子之名也。
其言归于楚何?
子北宫子曰:「辟伯晋而京师楚也。
」 城西郛。
六月辛丑,蒲社灾。
蒲社者何?
亡国之社也。
社者封也,其言灾何?
亡国之社盖掩之,掩其上而柴其下。
蒲社灾何以书?
记灾也。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哀公五年 春,城比。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处臼卒。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闰不书,此何以书?
丧以闰数也。
丧曷为以闰数?
丧数略也。
◇哀公六年 春,城邾娄葭。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吴伐陈。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叔还会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齐。
齐陈乞弑其君舍。
弑而立者不以当国之辞言之,此其以当国之辞言之何?
为谖也。
此其为谖奈何?
景公谓陈乞曰:「吾欲立舍何如?
」陈乞曰:「所乐乎为君者,欲立之则立之,不欲立则不立。
君如欲立之,则臣请立之。
」阳生谓陈乞曰:「吾闻子盖将不欲立我也。
」陈乞曰:「夫千乘之主,将废正而立不正,必杀正者。
吾不立子者,所以生子者也,走矣!
」与之玉节而走之。
景公死而舍立。
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
除景公之丧,诸大夫皆在朝,陈乞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诸大夫皆曰:「诺。
」于是皆之陈乞之家坐。
陈乞曰:「吾有所为甲,请以示焉。
」诸大夫皆曰:「诺。
」于是使力士举臣囊而至于中霤,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开之则闯然公子阳生也。
陈乞曰:「此君也已!
」诸大夫不得已皆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而君之尔,自是往弑舍。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
宋向巢帅师伐曹。
◇哀公七年 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夏,公会吴于鄫。
秋,公伐邾娄。
八月己酉,入邾娄,以邾娄子益来。
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
内辞也,若使他人然。
邾娄子益何以名?
绝。
曷为绝之?
获也。
曷为不言其获?
内大恶讳也。
宋人围曹。
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哀公八年 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曹伯阳何以名?
绝。
曷为绝之?
灭也。
曷为不言其灭?
讳同姓之灭也。
何讳乎同姓之灭?
力能救之而不救也。
吴伐我。
夏,齐人取欢及僤。
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
所以赂齐也。
曷为赂齐?
为以邾娄子益来也。
归邾娄子益于邾娄。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
齐人归欢及僤。
◇哀公九年 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其言取之何?
易也。
其易奈何?
诈之也。
夏,楚人伐陈。
秋,宋公伐郑。
冬十月。
◇哀公十年 春王二月,邾娄子益来奔。
公会吴伐齐。
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
夏,宋人伐郑。
晋赵鞅帅师侵齐。
五月,公至自伐齐。
葬齐悼公。
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
薛伯寅卒。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
吴救陈。
◇哀公十一年 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夏,陈袁颇出奔郑。
五月,公会吴伐齐。
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卫世叔齐出奔宋。
◇哀公十二年春,用田赋。
何以书?
讥。
何讥尔?
讥始用田赋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孟子者何?
昭公之夫人也。
其称孟子何?
讳娶同姓,盖吴女也。
公会吴于橐皋。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运。
宋向巢帅师伐郑。
冬十有二月,□众。
何以书?
记异也。
何异尔?
不时也。
◇哀公十三年 春,郑轩达帅师取宋师于嵒。
其言取之何?
易也。
其易奈何?
诈反也。
夏,许男戌卒。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吴何以称子?
吴主会也。
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
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其言及吴子何?
会两伯之辞也。
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曷为以会两伯之辞言之?
重吴也。
曷为重吴?
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于越入吴。
秋,公至自会。
晋魏多帅师侵卫。
此晋魏曼多也。
曷为谓之晋魏多?
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葬许元公。
九月,□众。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
孛者何?
彗星也。
其言于东方何?
见于旦也。
何以书?
记异也。
盗杀陈夏彄夫。
十有二月,□众。
◇哀公十四年 春,西狩获麟。
何以书?
记异也。
何异尔?
非中国之兽也。
然则孰狩之?
薪采者也。
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
大之也。
曷为大之?
为获麟大之也。
曷为为获麟大之?
麟者,仁兽也。
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
」孔子曰:「孰为来哉!
孰为来哉!
」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死,子曰:「噫!
天丧予。
」子路死,子曰:「噫!
天祝予。
」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
」《春秋》何以始乎隐?
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何以终乎哀十四年?
曰:「备矣!
」君子曷为为《春秋》?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则未知其为是与?
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
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
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