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夜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爱国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长夜厌烦,枕头上都觉乏人,左顾右盼,小窗外总不见天明。 耳边传来孤村的狗吠声;残月一下有几人在行动?我双鬓早白而衰老,旅途的情思空空胸中静。 眼前荒园中阡陌纵横,蟋蟀声声叫个不停。 它不断虚声好似纺绩,空鸣叫哪能有功成?


注释

倦枕:即对枕头厌烦,就是失眠。 未明:未见天亮。 残月:这里当指天将明的月亮。 衰鬓:人老而头髮稀少。 旅怀:客居情怀。 清:清苦。 络纬:即蟋蟀,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虚织:庾信《奉和赐曹美人》:“络纬无机织。”孟郊《杂怨三首》:“暗蛩有虚织。”此暗用其意。


简介

《倦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儋耳(今海南岛儋县)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时苏轼已六十四岁。表达对失意潦倒的生活无限感慨。 据记载,苏轼于绍圣四年丁丑(公元1097年)被贬滴到昌化军(属今海南省),元符元年戊寅移至儋耳谪所。最初寄居在一所官屋中,后朝廷听到这个消息,便派人把他赶出来。于是他只好在儋州城南桄榔林下自己筹建一处住宅,名日桄榔庵。又据苏辙《栾城集》墓志铭云:“昌化非人所居,食饮不具,药石无有。初僦官屋以庇风雨,有司犹谓不可,则买地筑室,昌化士人畚土运甓以助之,为屋三间,人不堪其优,公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时从其父老游,亦无间也。”由此可知作者当时生活的窘境。 这是一首感寓诗。首联是对长夜漫漫的怨恨,盼望天亮而小窗未明。颔联由犬吠想到月下行人。更添孤寂之感。颈联由行人转想到自己的飘零生活,虽无政务之累,却也鬓髮皆白,感慨不已。尾联借络纬虚织比喻自己政治上的绝望。全诗结构紧凑,联想自然,描写生动,含意深刻。


赏析

明·袁宏道《东坡诗选》:字字唐人。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虚廓寂寥,具臻妙境。 清·纪昀《纪评苏诗》:结有意致,遂令通体具有归宿,若非此结,则成空调。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写景如在目前,而绝不费力,故佳。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苏轼〕 〔宋〕

命驾欲何向,欣欣春木荣。

世人无往复,乡老有将迎。

云内流泉远,风前飞鸟轻。

相携就衡宇,酌酒话交情。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苏轼〕 〔宋〕

涉世恨形役,告休成老夫。

良欣就归路,不复向迷途。

去去径犹菊,行行田欲芜。

情亲有还往,清酒引樽壶。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苏轼〕 〔宋〕

与世不相入,膝琴聊自欢。

风光归笑傲,云物寄游观。

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

东皋清有趣,植杖日盘桓。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苏轼〕 〔宋〕

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

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苏轼〕 〔宋〕

世事非吾事,驾言归路寻。

向时迷有命,今日悟无心。

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

寓形知已老,犹未倦登临。

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今岁索居儋耳,子野复来,相见,作诗赠之

〔苏轼〕 〔宋〕

往岁追欢地,寒窗梦不成。

笑谈惊半夜,风雨暗长檠。

鸡唱山椒晓,钟鸣霜外声。

只今那复见,仿佛似三生。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苏轼〕 〔宋〕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尝观不尽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苏轼〕 〔宋〕

安心守玄牝,闭眼觅黄庭。

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

风松时落蕊,病鹤不梳翎。

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

新年五首

〔苏轼〕 〔宋〕

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探春先拣树,买夏欲论园。

居士常携客,参军许叩门。

明年更有味,怀抱带诸孙。

新年五首

〔苏轼〕 〔宋〕

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

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

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

结茅来此住,岁晚有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