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南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

师贫甚,炊不得米。

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其窃,却弗受。

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脩之礼?

」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清明时对举人的称呼)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注释

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亟(jí):急忙。 束脩:本指十条乾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 呼备:叫人准备。 赍(jī):携带。 从:跟随。 实:装。 负:背着。 谓:说。 却:推却。 乃:于是 固:本来



蝶恋花

〔邵瑞彭〕 〔清〕

十二楼前生碧草。

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

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

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读宋史

〔张之洞〕 〔清〕

南人不相宋家传,自诩津桥警杜鹃。

辛苦李虞文陆辈,追随寒日到虞渊。

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雪夜感怀

〔吴殳〕 〔清〕

酒尽灯残夜二更,打窗风雪映空明。

驰来北马多娇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海外更无奇事报,国中惟有旅葵生。

不过冰冱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无题四首

〔吴伟业〕 〔清〕

【其一】 系艇垂阳暎绿浔,玉人湘管画帘深。

千丝碧藕玲珑腕,一卷芭蕉宛转心。

题罢红窗歌缓缓,听来青鸟信沉沉。

天边恰有黄姑恨,吹入萧郎此夜吟。

【其二】  到处莺花画舫轻,相逢只作看山行。

镜因砚近螺频换,书为香多蠹不成。

愧我白头无冶习,让君红粉有诗名。

飞琼漫道人间识,一夜天风返碧城。

【其三】 错认微之共牧之,误他举举与师师。

疏狂诗酒随同伴,细腻风光异旧时。

画里绿杨堪赠别,曲中红豆是相思。

年华老大心情减,辜负瞿娘数首诗。

【其四】 钿雀金蝉笼臂纱,闹妆初不斗铅华。

藏钩酒向刘郎赌,刻烛诗从谢女夸。

天上异香须有种,春来飞絮恨无家。

东风燕子知多少,珍重雕栏白玉花。

世无良猫

〔乐钧〕 〔清〕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

厌以腥膏,眠以毡罽。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登燕子矶记

〔王士禛〕 〔清〕

金陵古都会, 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而燕子矶以拳石得名。

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削壁巉岩,石笋林立。

观音山蜿蜒数十里,东与长山相属,至此忽突起一峰,单椒秀泽,旁无附丽,傲睨诸山,偃蹇不相下。

大江从西来,吴头楚尾, 波涛浩渺中砥柱怒流。

西则大孤、小孤, 东则润州之金、焦,而矶踞金陵上游,故得名尤著。

矶上有祠,祀汉寿亭侯。

迤西有亭,壁上石刻「天空海阔」四大字,奇矫怪伟,为前大司马元明湛公书。

按公曾为南 国子监祭酒,又历官南吏、礼、兵三部尚书。

公崛起岭南, 从白沙闻学觉之宗,与阳明上下其说,天下称「甘泉先生」。

祠南,亭三楹,壁间题字丛杂不可读。

独椒山先生四绝句与文寿承书《关祠颂》同镌一石。

其一云:「皪皪清光上下通, 风雷只在半天中。

太虚云外依然静,谁道阴晴便不同。

」读此,知先生定力匪朝夕矣。

折而东,拾级登绝顶,一亭翼然,旷览千里,江山、云物、楼堞、烟火、风帆、沙鸟, 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

西北烟雾迷离中,一塔挺出俯临江浒者,浦口之晋王山也,山以隋炀得名。

东眺京江,西溯建业,自吴大帝以迄梁、陈 ,凭吊兴亡,不能一瞬。

咏刘梦得「潮打空城」之语,惘然久之。

时落日横江,乌臼十馀株,丹横相错,北风飒然,万叶交坠,与晚潮相响答,凄慄惨骨,殆不可留。

题两诗亭上而归。

时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也。

童趣

〔沈复〕 〔清〕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题画

〔郑板桥〕 〔清〕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

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寓山

〔李雯〕 〔清〕

不觉风亭暮,相从为胜游。

楼分秦望月,溪引若耶流。

霜甲披松子,兰根到石头。

直看用幽意,早晚在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