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蘋洲。

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

归来无语晚妆楼。


山水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湖光山色,倒映如画,坐在船上,载酒而游,是多么的逍遥自在。远景是水中的沙滩,伴着采菱人所唱的歌曲泛舟湖上,欣赏着自然的美是多么的愉悦啊。 近处的岸边有热闹的街市,美丽的女子。天色渐晚,画船上收起钓竿。夜晚归来,独自于妆楼寻思。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青帘: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白洲:泛指长满白色花的沙洲。唐李益《柳杨送客》诗:“青枫江畔白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彻:完结,指乐曲的终结。 采菱讴(ōu):乐府清商曲名,又称《采菱歌》、《采菱曲》。 沙岸: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双袖:借指美女。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一竿(gān):宋时京师买妾,一妾需五千钱,每五千钱名为“一竿”。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故此处之“一竿”亦可指渔人。


简介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全词清丽淡雅,用白描的手法描写江南的湖光山色,表达了士大夫的欣赏与意欲回归大自然的情趣。


赏析

当代学者、纳兰词研究员田萍:“‘归来无语晚妆楼’,给人无尽的回味。” 武汉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闵泽平:“词人所谓‘十里湖光载酒游’,亦不无杜牧‘江湖载酒行’之意,所表达的是传统文人意欲沉湎于青山秀水,以获得心灵自由的一种梦想。杜牧在江南的风流倜傥,曾引领出多少怅惘。如今终于践履其问,进入画境了,这是何等幸福的事情。”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风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浣溪沙·古北口

〔纳兰性德〕 〔清〕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

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

生怜瘦减一分花。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记绾长条欲别难。

盈盈自此隔银湾。

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

不禁辛苦况相关。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 〔清〕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消息谁传到拒霜?

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

黄花开也近重阳。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相见欢

〔纳兰性德〕 〔清〕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

〔纳兰性德〕 〔清〕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