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黄河浊浪排空,仿佛银河倒泻,惊涛骇浪震慑人心。但在经历社会人生诸多磨难的诗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现实人生的深刻领悟,揭示了社会生活中人情险恶的一面。



一字诗

〔陈沆〕 〔清〕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鬓云松令·叠字词

〔吴承勋〕 〔清〕

掩纹纱,开宝鼎。

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

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凤衾寒,鸳帐冷。

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

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答彭尺木进士书

〔袁枚〕 〔清〕

来书教以禅学,引文文山诗语云云。

似乎文山不遇楚黄道人,便不能了死生者。

仆不以为然。

古豪杰视死如归,不胜屈指,倘必待禅悟而后能死节,则佛未入中国时,当无龙逢、比干。

居士之意,以为必通禅而后能了生死耳。

殊不知从古来不能了生死者,莫如禅。

夫有生有死,天之道也。

养生送死,人之道也。

今舍其人道之可知,而求诸天道之不可知,以为生本无生,死本无死,又以为生有所来,死有所往。

此皆由于贪生畏死之一念萦结于胸而不释,夫然后画饼指梅,故反其词以自解,此洪炉跃冶,庄子所谓不祥之金也。

其于生死之道了乎否乎?

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当时圣人若逆知后之人必有借生死以惑世者,故于子路之问,萌芽初发而逆折之。

来书云:生死去来,不可置之度外。

尤谬。

天下事有不可不置之度内者,“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也。

有不可不置之度外者,“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也。

若以度外之事而度内求之,是即出位之思,妄之至也。

虽然,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使佛果能出死入生,仆亦何妨援儒入墨。

而无如二千年来,凡所谓佛者,率皆支离诞幻,如捕风然,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祷之而不应。

如来、释迹与夏畦之庸鬼同一虚无,有异端之虚名,无异端之实效,以故智者不为也。

试思居士参稽二十年,自谓深于彼法者矣。

然而知生之所由来,能不生乎?

知死之所由去,能不死乎?

如仆者自暴自弃,甘心为门外人矣。

然而不知生之所由来,便不生乎?

不知死之所由去,便速死乎?

生死去来,知之者与不知者无以异也。

盍亦听其自生自死,自去自来而已矣。

《易》曰:“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言乾坤有时而生死也。

《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言陵谷有时而来去也。

生死去来,天地不能自主,而况于人?

居士宁静寡欲,有作圣基,惜于生死之际,未免有己之见存,致为禅氏所诱。

有所慕于彼者,无所得于此故也。

独不见孟子之论生死乎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陶潜之论生死乎曰:“浮沉大化中,不恋亦不惧。

”士君子纵不能学孟子,亦当法渊明。

名教中境本廓然,奚必叛而他适!

昔曹操聘虞翻,翻笑曰:“孟德欲以盗贼馀赃污人耶?

”居士招我之意有类孟德,故敢诵仲翔之语以奉谢。

酷相思·春暮

〔黄景仁〕 〔清〕

犹记去年寒食暮,曾共约、桃根渡。

算花落花开今又度。

人去也、春何处?

春去也、人何处?

如此凄凉风更雨,便去也、还须住。

待觅遍天涯芳草路。

小舟也、山无数,小楼也、山无数。

金缕曲·丙午生日自寿

〔顾贞观〕 〔清〕

马齿加长矣。

向天公、投笺试问,生余何意。

不信懒残分芋后,富贵如斯而已。

惶愧煞、男儿堕地。

三十成名身已老,况悠悠、此日还如寄。

惊伏栎,壮心起。

直须姑妄言之耳。

会遭逢、致君事了,拂衣归里。

手散黄金歌舞就,购尽异书名士。

累公等、他年谥议。

班范文章虞诸笔,为微臣、奉敕书碑记。

槐影落,酒醒未。

为学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 〔清〕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芙蕖

〔李渔〕 〔清〕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

”则谓非草本不得矣。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

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苍松怪石图题诗

〔李方膺〕 〔清〕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郑燮〕 〔清〕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题画兰

〔郑板桥〕 〔清〕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