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二

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薛侃经常后悔。 先生说:“悔悟是治病的药,以改正为贵。若是留滞于心,怅然不去,那么又会因药而生病了。”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三

〔王守仁〕 〔明〕

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

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

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

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

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

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

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

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四

〔王守仁〕 〔明〕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

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

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

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五

〔王守仁〕 〔明〕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六

〔王守仁〕 〔明〕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

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七

〔王守仁〕 〔明〕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如何?

” 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

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

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

‘时习’者,‘坐如尸’,非专习坐也,坐时习此心也。

‘立如斋’,非专习立也,立时习此心也。

‘说’是‘理义之说我心’之‘说’。

人心本自说理义,如目本说色,耳本说声,惟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说。

今人欲日去,则理义日洽浃,安得不说?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一

〔王守仁〕 〔明〕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

岂必务外为人?

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 曰:“最是。

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

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

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

‘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

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

’安肯以此望人?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十

〔王守仁〕 〔明〕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

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九

〔王守仁〕 〔明〕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

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八

〔王守仁〕 〔明〕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

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

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 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

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七

〔王守仁〕 〔明〕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

”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

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

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 曰:“然则无善无恶乎?

” 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 曰:“佛氏亦无善无恶,何以异?

” 曰:“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

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

” 曰:“草既非恶,即草不宜去矣?

” 曰:“如此却是佛、老意见。

草若是碍,何妨汝去?

” 曰:“如此又是作好、作恶。

” 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

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

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

” 曰:“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

” 曰:“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

偶未即去,亦不累心。

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 曰:“然则善恶全不在物?

” 曰:“只在汝心。

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 曰:“毕竟物无善恶?

” 曰:“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看错了,终日驰求于外,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身行不著,习不察。

”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如何?

” 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

”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

” 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

诚意只是循天理。

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

故有所忿鉣、好乐,则不得其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

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 伯生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

缘何又是躯壳起念?

” 曰:“此须汝心自体当。

汝要去草,是甚么心?

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