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艾帖

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

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

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

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

亦有闲事,思相见。

不宣。

修再拜,学正足下。

廿八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欧阳修《灼艾帖》,纸本,册页,纵25cm,横18cm,行楷书,6行69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帖中“见发言”的“发”即欧阳修长子欧阳发。所谓“灼艾”,即针灸。 关于欧书特点,苏轼评价说:“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清眸丰颊,进退晔如。”李东阳在帖后的诗跋中称赞欧书“宋代书家自不孤,当时只许蔡君谟。若将晋法论真印,此老风流世亦无”。 此帖曾经项元汴、安岐、江德量鉴藏。清安岐《墨缘汇观上编》著录。


赏析

李东阳题跋: 醉翁常恨作书难,道是撑船上急滩。毕竟晚年多自得,尽留风韵与人看。 宋代书家自不孤,当时只许蔡君谟。若将晋法论真印,此老风流世亦无。——崔礼部杰得欧公真迹,闲为之三复居玩,因题之二绝。正德己巳正月六日,后学李东阳。



紫金研帖

〔米芾〕 〔宋〕

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

吾今得之,不以敛。

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治平帖

〔苏轼〕 〔宋〕

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

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

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

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

略望示及。

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

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

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

轼手启上。

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

八月十八日。

啜茶帖

〔苏轼〕 〔宋〕

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

有少事须至面白。

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

恕草草。

澄心堂帖

〔蔡襄〕 〔宋〕

澄心堂纸一幅,阔狭、厚薄、坚实皆类此,乃佳。

工者不愿为,又恐不能为之。

试与厚直,莫得之?

见其楮细,似可作也。

便人只求百幅。

癸卯重阳日,襄书。

北游帖

〔苏轼〕 〔宋〕

轼启。

辱书,承法体安隐,甚慰想念。

北游五年,尘垢所蒙,已化为俗吏矣。

不知林下高人,犹复不忘耶!

未由会见,万万自重。

不宣。

轼顿首,坐主久上人。

五月廿二日。

远蒙帖

〔蔡襄〕 〔宋〕

襄再拜。

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

彦范或闻已过南都,旦夕当见。

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

近丽正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

霜风薄寒,伏惟爱重,不宣。

襄上,彦猷侍读阁下。

谨空。

邂逅帖

〔苏轼〕 〔宋〕

轼启。

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

辱书,且审起居佳胜。

令弟爱子,各想康福。

余非面莫既,人回匆匆不宣。

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

四月廿八日。

蒙惠帖

〔蔡襄〕 〔宋〕

蒙惠水林檎花,多感。

天气暄和,体履佳安。

襄上,公谨太尉左右。

京酒帖

〔苏轼〕 〔宋〕

京酒一壶送上,孟坚近晚,必更佳。

轼上道源兄,十四日。

春中帖

〔苏轼〕 〔宋〕

轼启。

春中□□□□达,久不闻□渴仰增积。

比日履兹余□尊候何似,眷聚各无恙。

轼蒙庇如昨。

二哥□,春□□□有书问往还,甚安也。

子由不住得书,甚健。

会合何时,惟祝倍万保啬,不宣。

轼再拜。

德孺运使金部老弟左右。

七月廿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