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唿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注释

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學不可以已(yǐ):學習不能停止。 青取之於藍:靛青,從藍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種染料。藍,蓼藍,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含藍汁,可以做藍色染料。 中(zhòng)繩:(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線。繩,墨線。 <车柔>(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的一種工藝。 規:圓規,畫圓的工具。 雖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曬幹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曬幹。 挺:直。 受繩:用墨線量過。 金:指金屬製的刀劍等。 就礪: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礪,磨刀石。就,動詞,接近,靠近。 日參(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對照反省自己。參,一譯檢驗,檢查;二譯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詞,於。日,每天。 須臾(yú):片刻,一會兒。 跂(qǐ):踮起腳後跟。 博見:看見的範圍廣,見得廣。 呼:一作“唿”。 疾:聲音宏大。 彰:明顯,清楚。這裏指聽得更清楚。 假:憑借,利用。 輿:車廂,這裏指車。 利足:腳走得快。 水:遊泳。 絕:橫渡。 生(xìng)非異: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生,通「性」,天賦,資質。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 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庖丁解牛

〔庄子〕 〔周〕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以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垓下歌

〔项羽〕 〔秦〕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谏逐客书

〔李斯〕 〔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不为玩好。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马夬><马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和项王歌

〔虞姬〕 〔秦〕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桓公(元年~十八年)

〔公羊高〕 〔秦〕

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

如其意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郑伯以璧假许田。

其言以璧假之何?

易之也。

易之则其言假之何?

为恭也。

曷为为恭,有天子之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

许田者何?

鲁朝宿之邑也。

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

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

讳取周田也。

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

系之许也。

曷为系之许?

近许也。

此邑也,其称田何?

田多邑少称田,邑多田少称邑。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秋大水。

何以书?

记灾也。

冬十月。

◇桓公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及者何?

累也。

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

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

」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

曰:「有。

」有则此何以书?

贤也。

何贤乎孔父?

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其义形于色奈何?

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

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

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

远也。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

隐贤而桓贱也。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

此取之宋,其谓之郜鼎何?

器从名,地从主人。

器何以从名?

地何以从主人?

器之与人非有即尔。

宋始以不义取之,故谓之郜鼎。

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

俄而可以为其有矣。

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

曰:「否。

」何者?

若楚王之妻媦,无时焉可也。

戊申,纳于大庙。

何以书?

讥。

何讥尔?

遂乱受赂纳于大庙,非礼也。

秋七月,纪侯来朝。

蔡侯、郑伯会于邓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

盖邓与会尔。

九月入杞。

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

◇桓公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胥命者何?

相命也。

何言乎相命?

近正也。

此其为近正奈何?

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六月,公会纪侯于盛。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既者何?

尽也。

公子翬如齐逆女。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何以书?

讥。

何讥尔?

诸侯越竟送女,非礼也。

此入国矣,何以不称夫人?

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姜氏。

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

翬何以不致?

得见乎公矣。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有年。

有年何以书?

以喜书也。

大有年何以书?

亦以喜书也。

此其曰有年何?

仅有年也。

彼其曰大有年何?

大丰年也。

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

恃有年也。

◇桓公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狩者何?

四狩也,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常事不书,此何以书?

讥。

何讥尔?

远也。

诸侯曷为必田狩?

一曰乾豆,二曰宾客,三曰充君之庖。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宰渠伯纠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

其称宰渠伯纠何?

下大夫也。

◇桓公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曷为以二日?

卒之心戍也。

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

夏,齐侯郑伯如纪。

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

离不言会。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仍叔之子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

其称仍叔之子何?

讥。

何讥尔?

讥父老子代从政也。

葬陈桓公。

城祝丘。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其言从王伐郑何?

从王正也。

大雩。

大雩者何?

旱祭也。

然则何以不言旱?

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

何以书?

记灾也。

□众。

何以书?

记灾也。

冬,州公如曹。

外相如不书。

此何以书?

过我也。

◇桓公六年春正月,寔来。

寔来者何?

犹曰是人来也。

孰谓?

谓州公也。

曷为谓之寔来?

慢之也。

曷为慢之?

化我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秋八月壬午,大阅。

大阅者何?

简车徒也。

何以书?

盖以罕书也。

蔡人杀陈佗。

陈佗者何?

陈君也。

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

绝也。

曷为绝之?

贱也。

其贱奈何?

外淫也。

恶乎淫,淫于蔡,蔡人杀之。

九月丁卯,子同生,子同生者孰谓?

谓庄公也。

何言乎子同生?

喜有正也。

未有言喜有正者,此其言喜有正何?

久无正也。

子公羊子曰:「其诸以病桓与?

」冬,纪侯来朝。

◇桓公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焚之者何?

樵之也。

樵之者何?

以火攻也。

何言乎以火攻?

疾始以火攻也。

咸丘者何?

邾娄之邑也。

曷为不系乎邾娄?

国之也。

曷为国之?

君存焉尔。

夏,谷伯绥来朝。

邓侯吾离来朝。

皆何以名?

失地之君也。

其称侯朝何?

贵者无后,待之以初也。

◇桓公八年春正月己卯,烝。

烝者何?

冬祭也,春曰祠。

夏曰礿。

秋曰尝。

冬曰烝。

常事不书,此何以书?

讥。

何讥尔?

讥亟也。

亟则黩,黩则不敬。

君子之祭也。

敬而不黩。

疏则怠,怠则忘。

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天王使家父来聘。

夏五月丁丑,烝。

何以书?

讥亟也。

秋,伐邾娄。

冬十月,雨雪。

何以书?

记异也。

何异尔?

不时也。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祭公者何?

天子之三公也。

何以不称使?

婚礼不称主人。

遂者何?

生事也。

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

成使乎我也。

其成使乎我奈何?

使我为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

女在其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

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桓公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

自我言,纪父母之于子。

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

京师者何?

天子之居也。

京者何?

大也。

师者何?

众也。

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诸侯来曰朝,此世子也,其言朝何?

《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

◇桓公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

会者何?

期辞也。

其言弗遇何?

公不见要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郎者何?

吾近邑也。

吾近邑则其言来战于郎何?

近也。

恶乎近?

近乎围也。

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

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桓公十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祭仲者何?

郑相也。

何以不名?

贤也。

何贤乎祭仲?

以为知权也。

其为知权奈何?

古者郑国处于留。

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

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人执之。

谓之曰:「为我出忽而立突。

」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

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

少辽缓之,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病,然后有郑国。

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

权者何?

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

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

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突归于郑。

突何以名?

挈乎祭仲也。

其言归何?

顺祭仲也。

郑忽出奔卫。

忽何以名?

《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

柔会宋公、陈侯、蔡侯,盟于折。

柔者何?

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公会宋公于夫童。

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桓公十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会纪侯、莒子,盟于殴蛇。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公会宋公于郯。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丙戌,卫侯晋卒。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

丁未,战于宋。

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

辟嫌也。

恶乎嫌?

嫌与郑人战也。

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

内不言战?

言战乃败矣。

◇桓公十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

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曷为后日?

恃外也。

其恃外奈何?

得纪侯、郑伯然后能为日也。

内不言战,此其言战何?

从外也。

曷为从外?

恃外,故从外也。

何以不地?

近也。

恶乎近?

近乎围。

郎亦近矣,郎何以地?

郎犹可以地也。

三月,葬卫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桓公十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无冰。

何以书?

记异也。

夏五。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夏五者何?

无闻焉尔。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

御廪者何?

粢盛委之所藏也。

御廪灾何以书?

记灾也。

乙亥,尝。

常事不书,此何以书?

讥。

何讥尔?

讥尝也。

曰:「犹尝乎?

」御廪灾,不如勿尝而已矣。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宋人以齐人,卫人,蔡人,陈人伐郑。

以者何?

行其意也。

◇桓公十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何以书?

讥。

何讥尔?

王者无求,求车非礼也。

三月乙未,天王崩。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突何以名?

夺正也。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其称世子何?

复正也。

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

复归者,出恶归无恶。

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

入者,出入恶。

归者,出入无恶。

许叔入于许。

公会齐侯于鄗。

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

皆何以称人?

夷狄之也。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栎者何?

郑之邑。

曷为不言入于郑?

末言尔。

曷为末言尔?

祭仲亡矣。

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

言忽为君之微也,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

冬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

◇桓公十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冬,城向。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卫侯朔何以名?

绝。

曷为绝之?

得罪于天子也。

其得罪于天子,奈何?

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

属负兹,舍不即罪尔。

◇桓公十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二月丙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走隹。

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癸巳,葬蔡桓侯。

及宋人、卫人伐邾娄。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桓公十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

公夫人姜氏遂如齐。

公何以不言及夫人?

夫人外也。

夫人外者何?

内辞也,其实夫人外公也。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

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贼未讨何以书葬?

仇在外也。

仇在外则何以书葬?

君子辞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北冥有鱼

〔庄子〕 〔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采薇

〔无名氏〕 〔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离骚(节选)

〔屈原〕 〔周〕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

〔屈原〕 〔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