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

”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

”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

”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

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

”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

此人至死不知也。

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

”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

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箸。

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

剑至果高。

王大将军既为逆,顿军姑孰。

晋明帝以英武之才,犹相猜惮,乃箸戎服,骑巴賨马,赍一金马鞭,阴察军形势。

未至十余里,有一客姥,居店卖食。

帝过愒之,谓姥曰:“王敦举兵图逆,猜害忠良,朝廷骇惧,社稷是忧。

故劬劳晨夕,用相觇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

追迫之日,姥其匿之。

”便与客姥马鞭而去。

行敦营匝而出,军士觉,曰:“此非常人也!

”敦卧心动,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

”命骑追之,已觉多许里,追士因问向姥:“不见一黄须人骑马度此邪?

”姥曰:“去已久矣,不可复及。

”于是骑人息意而反。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智。

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

谓必戮庾,可以谢峻。

庾欲奔窜,则不可。

欲会,恐见执,进退无计。

温公劝庾诣陶,曰:“卿但遥拜,必无它。

我为卿保之。

”庾从温言诣陶。

至,便拜。

陶自起止之,曰:“庾元规何缘拜陶士行?

”毕,又降就下坐。

陶又自要起同坐。

坐定,庾乃引咎责躬,深相逊谢。

陶不觉释然。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

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

”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

”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

”因下玉镜台一枚。

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诸葛令女,庾氏妇,既寡,誓云:“不复重出!

”此女性甚正强,无有登车理。

恢既许江思玄婚,乃移家近之。

初,诳女云:“宜徙。

”于是家人一时去,独留女在后。

比其觉,已不复得出。

江郎莫来,女哭詈弥甚,积日渐歇。

江虨暝入宿,恒在对床上。

后观其意转帖,虨乃诈厌,良久不悟,声气转急。

女乃呼婢云:“唤江郎觉!

”江于是跃来就之曰:“我自是天下男子,厌,何预卿事而见唤邪?

既尔相关,不得不与人语。

”女默然而惭,情义遂笃。

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谋曰:“用旧义在江东,恐不办得食。

”便共立“心无义”。

既而此道人不成渡,愍度果讲义积年。

后有伧人来,先道人寄语云:“为我致意愍度,无义那可立?

治此计,权救饥尔!

无为遂负如来也。

” 王文度弟阿智,恶乃不翅,当年长而无人与婚。

孙兴公有一女,亦僻错,又无嫁娶理。

因诣文度,求见阿智。

既见,便阳言:“此定可,殊不如人所传,那得至今未有婚处?

我有一女,乃不恶,但吾寒士,不宜与卿计,欲令阿智娶之。

”文度欣然而启蓝田云:“兴公向来,忽言欲与阿智婚。

”蓝田惊喜。

既成婚,女之顽嚚,欲过阿智。

方知兴公之诈。

范玄平为人,好用智数,而有时以多数失会。

尝失官居东阳,桓大司马在南州,故往投之。

桓时方欲招起屈滞,以倾朝廷。

且玄平在京,素亦有誉,桓谓远来投己,喜跃非常。

比入至庭,倾身引望,语笑欢甚。

顾谓袁虎曰:“范公且可作太常卿。

”范裁坐,桓便谢其远来意。

范虽实投桓,而恐以趋时损名,乃曰:“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瘗在此,故来省视。

”桓怅然失望,向之虚伫,一时都尽。

谢遏年少时,好箸紫罗香囊,垂覆手。

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魏武年轻时,与袁绍结为好友,一起作游侠。有一次去看人家的新婚,他偷偷潜入主人的后花园,夜晚大声叫喊:“有贼偷东西了!”园中的人都出来看,魏武趁机进屋,抽刀劫走新娘,并与绍一起逃出来。途中迷路,掉进了荆棘中,绍无法行动,于是大声叫喊:“贼在这里!”绍急迫下自己将魏武推出去,终于两人都逃脱了。 魏武军队行军时迷失汲道,士兵们口渴得厉害,于是他下令说:“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果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到这话,口水都流出来了,乘机赶到了水源。 魏武经常说:“一个人要想危险自己,自己的心就会动摇。”因此,他告诉身边的亲信小人说:“如果你背着暗杀之刃接近我,我一定会说出心动的话。但是你要按我的指示执行刑罚,不要揭露出任何其他事情,我会丰厚地回报你!”执行者相信了他的话,一点都不害怕,于是斩杀了那个人。那人直到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左右害怕了,谋反的人的气焰受到了打击。 魏武经常说:“我睡觉时不可乱靠近,靠近就会用刀砍人,而且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左右要特别小心这点!”后来他阳阳寿寿地睡觉,有一个人偷偷用衣服替他盖上,他就用刀砍死了那个人。自此以后,左右再也不敢靠近他睡觉了。 袁绍年轻时,曾派人在夜里向魏武扔剑,魏武不碰。魏武从中推测,那人以后会有出众的地位,于是贴着床睡觉。果然,剑飞过的时候飞得很高。 王大将军成为叛逆之后,阵营驻扎在姑孰。晋明帝因为王大将军有英武之才,还是对他心存猜忌,在士卒服饰上做文章,骑着巴赤马,手持一根金马鞭,暗中观察他的军队的形势。还未走过十几里,有一个客人的姥姥在店铺里卖食物。明帝被她吓到,对她说:“王敦起兵图谋叛乱,猜疑忠良,朝廷惊恐,社稷处境危险。所以我早早起床,进行观察,怕自己的行动暴露出来,可能会引起困厄。到了追击他的那一天,姥姥一定要藏匿起来。”说完就和姥姥的客人共乘马鞭离开了。他们经过敦营的时候才被军士们察觉,说:“这个人不是普通人!”敦躺下时,他心跳加速,说:“一定是黄须的鲜卑奴来了!”命令士兵去追赶,但已经几十里了,追赶的士兵问姥姥:“你们看到一个长着黄须的人骑马过来了吗?”姥姥说:“他已经远去了,无法追及。”于是追兵放慢了脚步回去了。 王大将军年纪比较小的时候,非常宠爱王右军,常让他在自己的帐篷里睡觉。有一次大将军先出去了,而右军还没有起床。没过多久,钱凤进来了,和人讨论事情,完全忘记了右军在帐篷里。就在他们讨论事情的时候,右军醒了,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于是假装还在睡觉。凤讨论了一半的事情,才意识到右军还没起床,两人都大吃一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打开帐篷后,发现右军才吐出来的东西,相信他是真的睡着了,于是他得以幸免。那时候,人们都称赞他聪明。 陶公自己从上游过来,赶去苏峻的难局,命令将庾公诛杀。他想,如果要戮杀庾公,可以以此向峻表示感谢。但庾公如果想逃跑,则不可行;如果想会合,又怕被抓住,没有进退的计策。温公劝告庾公去投陶,说:“你只需要远远行礼,不必有其他想法。我会替你保住性命。”庾公听从温公的话去投陶。到了那


注释

魏武帝曹操年轻时,和袁绍两人常常喜欢做游侠。他们去看人家结婚,乘机偷偷进入主人的园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庐里面的人,都跑出来察看,曹操便进去,拔出刀来抢劫新娘子。接着和袁绍迅速跑出来,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荆棘丛中,袁绍动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惊恐着急,赶快自己跳了出来,两人终于得以逃脱。 魏武帝曹操率部远行军,找不到取水的路,全军都很口渴。于是便传令说:“前面有大片的梅树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士兵听了这番话,口水都流出来了。利用这个办法得以赶到前面的水源。 魏武帝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要害我,我立刻就心跳。”于是授意他身边的侍从说:“你揣着刀隐蔽地来到我的身边,我一定说心跳。我叫人逮捕你去执行刑罚,你只要不说出是我指使,没事儿,到时一定重重酬报你。”那个侍从相信了他的话,不觉得害怕,终于被杀了。这个人到死也不醒悟啊。手下的人认为这是真的,谋反者丧气了。 魏武帝曹操曾经说过:“我睡觉时不可随便靠近我,一靠近,我就杀人,自己也不知道。身边的人应该十分小心这点。”有一天,曹操假装睡熟了,有个亲信偷偷地拿条被子给他盖上,曹操趁机把他杀死了。从此以后,每次睡觉的时候,身边的人没有谁敢靠近他。 袁绍年轻时候,曾经派人在夜里投剑刺曹操,稍微偏低了一些,没有刺中。曹操考虑一下,第二次投来的剑一定偏高,就紧贴床躺着。剑投来果然偏高了。 大将军王敦已经发动叛乱,把军队驻扎在姑孰。晋明帝纵有文才武略,也还疑惧他,于是就穿上军装,骑着良马,拿着一条金马鞭,去暗中察看王敦军队的情况。离王敦的军营还差十多里,有一外乡老妇在店里卖小吃,晋明帝经过那里停下来休息,对她说:“王敦起兵图谋叛乱,猜忌并且陷害忠臣良将,朝廷惊恐,我担心国家的命运,所以早晚辛劳,来侦察王敦的动向。恐怕行动败露,可能陷于困境。我被追击的时候,希望老人家为我隐瞒行踪。”于是把马鞭送给这位外乡老妇就离开,沿着王敦的营区走了一圈就出来了。王敦的士兵发现了,说:“这不是普通人啊!”王敦躺在床上,忽然心跳,说:“这一定是黄胡子的鲜卑奴来了!”下令骑兵去追赶他,可是已经相距很远了。追击的士兵就问刚才那位老妇;“没有看见一个黄胡子的人骑马从这里经过吗?”老妇说:“已经走了很久了,再也追不上了。”于是骑兵打消了追赶的念头就回去了。 右军将军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候,大将军王敦很喜爱他,常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床帐中睡觉。有一次王敦先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床。一会儿,钱凤进来,屏退手下的人,商议事情,一点也没想起羲之还在床上,就说起叛乱的计划。王羲之醒来,已经听到了他们的谈论,就知道没法活命了,于是抠出口水,把头脸和被褥都弄脏了,假装睡得很熟。王敦商量事情到中途,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床,彼此十分惊慌,说:“不得不把他杀了。”等到掀开帐子,才看见他吐得到处都是,就相信他真的睡得很熟,于是才保住了命。当时人们都称赞他有智谋。 陶侃从荆州赶来平定苏峻的叛乱,下令惩办庾亮,认为一定要杀庾亮,才可以拒绝苏峻的要求,使他退兵。庾亮想要逃亡,却不行;想要去见陶侃,又恐怕被逮捕,进退两难。温峤劝庾亮去拜会陶侃,说:“你只要远远就向他下拜行礼,一走没事儿,我给你担保。”庾亮采纳了温峤的意见去拜访陶侃,一到就行了个大礼。陶侃亲自站起来不让他行礼,说:“庾元规为什么要拜我陶士行?”庾亮行完大礼,又退下来坐在下座;陶侃又亲自请他起来和自己一道就座。坐好了,庾亮于是把罪过承担过来,严格要求自己,狠狠地自责,而且表示谢罪,陶侃不知不觉心平气和了。 温峤死了妻子。堂房姑母刘氏,一家人碰上战乱,辗转离散,只有一个女儿,很漂亮又很聪明,堂姑母托温峤给找个女婿。温峤私下里有意给自己定亲,就回答说:“称心如意的女婿不容易找到,只是和我一样的行不行?”姑母说:“经过战乱活下来的人,只求马马虎虎保住条命,就足以让我晚年安适,哪里还敢希望和你一样。”过后不几天,温峤回复姑母说:“已经找到一户人家,门第还过得去,女婿本人名声、官位全都不比我差。”于是送上一个玉镜台做聘礼。姑母非常高兴。等到结婚,行了交拜礼以后,新娘用手拨开纱扇,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个老家伙,果然不出所料。”玉镜台是温峤做刘越石的长史北伐刘聪时得到的。 尚书令诸葛恢的女儿是质会的媳妇,守寡后,发誓说不再嫁人。这个女儿本性很正派、刚强,没有可能改嫁。诸葛恢答应了江思玄求婚后,就把家搬到靠近江思玄的地方住下。起初他欺骗女儿说:“应该搬到这里来。”后来家里人一下都走了,单单把女儿留在后面。等她省悟过来,已经再也出不去了。江思玄晚上进来,她哭骂得更加厉害,过了好些天才渐渐平静下来。江思玄天黑时来往宿,总是睡在对面床上。后来看她的心情更加平静了,江思玄就假装做恶梦,好久也没醒来,叫声和呼吸更加急促。她于是招呼侍女说:“叫醒江郎!”江思玄于是跳起来到她床上去,说:“我原是世上的普通男子,做恶梦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叫醒我呢?你既然这样关心我,就不能不和我说话。”她默不作声,感到羞愧,从此两人的情义才深厚起来。 憋度和尚起初想过江到江南,邀一个中州和尚做伴,两人商量说:“在江南宣讲旧教义,恐怕难以糊口。”就一道创立心无义。事后,这个和尚没有去成,愍度和尚果然在江南宣讲了多年的心无义。后来有个中州人过江来,先前那个和尚请他传话说:“请替我问候愍度,告诉他,心无义怎么可以成立呢!当初想出这个办法,只是姑且用来度过饥寒罢了,不要最终违背了如来佛呀!” 王文度的弟弟阿智,不仅仅是坏,年龄已大了,却没有人和他结亲。孙兴公有一个女儿,也很怪僻、不近情理,又没有办法嫁出去;他便去拜访文度,要求见见阿智。见面后,便假意说:“这孩子必定合意,很不像人们所传的那样,哪能到现在还没有成亲!我有一个女儿,还不丑,只不过我是个贫寒之士,本不应和你商量,但我想让阿智娶她。”文度很高兴地告诉父亲蓝田侯王述说:“兴公刚才来过,忽然说起要和阿智结亲。”王述又惊奇又高兴。结婚以后,女方的愚蠢、顽固,快要超过阿智。这才知道孙兴公欺诈。 范玄平为人处世爱用权术,可是有时因为多用权术而坐失良机。他曾经失掉官职住在东阳郡,由于大司马桓温在姑孰,便特意前去投奔他。桓温当时正想招揽起用不得志的人才,以胜过朝廷。再说范玄平在京都,一向也很有声誉,桓温认为他是远道来投奔自己,格外高兴、激动。等到他进入院内,便侧身伸长脖子远望,说说笑笑,高兴得很。还回头对袁虎说:“范公暂且可以任太常卿。”范玄平刚刚坐下,桓温就感谢他远道而来的好意。范玄平虽然确实是来投奔桓温,可是又怕人家说他趋炎附势,有损名声,便说:“我虽然有心拜见长官,也正巧我有个儿子葬在这里,特意前来看望一下。”桓温听了,无精打采,大失所望,刚才那种虚心期待之情,顷刻之间全都完了。 谢遏年轻时,喜欢带紫罗香囊;挂着覆手。太傅谢安为这事很担忧,又不想伤他的心。于是就骗他来赌,把他的香囊赢过来马上烧掉。


简介

假谲,指虚假欺诈。本篇所记载的事例都用了作假的手段,或说假话,或做假事,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从其中想要得到的结果看,有一些手段是阴谋诡计,而另一些则并非如此。例如第12 则记孙兴公嫁女之诈是事先策划的阴谋,而第7 则记王羲之幼年为了保全性命而“诈孰眠”,就只是一种应变之计。还有一些随机应变的事例,虽然也是所谓谲,但全无恶意。例如第14则记谢安不喜欢他的侄儿带香囊,“而不欲伤其意。乃诱与赌,得即烧之”。又如第2 则记曹操让士卒望梅止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于假谲中见机智,这类假谲似不宜加以指摘。至如第3、4 则叙述曹操的奸诈,惨杀别人来保护自己,透露出士族阶层中掌握生杀大权者的虚伪、残忍。又如第13 则记范玄平喜欢玩弄权术,本是有求于人却又心口不一,终于自食其果。这类假谲就无一毫可取了。



世说新语·黜免第二十八

〔刘义庆〕 〔南北朝〕

诸葛宏在西朝,少有清誉,为王夷甫所重,时论亦以拟王。

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

将远徙,友人王夷甫之徒,诣槛车与别。

宏问:“朝廷何以徙我?

”王曰:“言卿狂逆。

”宏曰:“逆则应杀,狂何所徙?

”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桓公坐有参军椅烝薤不时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终不放,举坐皆笑。

桓公曰:“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

”敕令免官。

殷中军废后,恨简文曰:“上人箸百尺楼上,儋梯将去。

” 邓竟陵免官后赴山陵,过见大司马桓公。

公问之曰:“卿何以更瘦?

”邓曰:“有愧于叔达,不能不恨于破甑!

” 桓宣武既废太宰父子,仍上表曰:“应割近情,以存远计。

若除太宰父子,可无后忧。

”简文手答表曰:“所不忍言,况过于言?

”宣武又重表,辞转苦切。

简文更答曰:“若晋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诏。

如大运去矣,请避贤路!

”桓公读诏,手战流汗,于此乃止。

太宰父子,远徙新安。

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 殷仲文既素有名望,自谓必当阿衡朝政。

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

及之郡,至富阳,慨然叹曰:“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

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

〔刘义庆〕 〔南北朝〕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

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

问曰:“何如君李?

”和既得,唯笑而已。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

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筭计。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

女归,戎色不说。

女遽还钱,乃释然。

卫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饷“王不留行”一斤。

此人得饷,便命驾。

李弘范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

” 王丞相俭节,帐下甘果,盈溢不散。

涉春烂败,都督白之,公令舍去。

曰:“慎不可令大郎知。

” 苏峻之乱,庾太尉南奔见陶公。

陶公雅相赏重。

陶性俭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

陶问:“用此何为?

”庾云:“故可种。

”于是大叹庾非唯风流,兼有治实。

郗公大聚敛,有钱数千万。

嘉宾意甚不同,常朝旦问讯。

郗家法:子弟不坐。

因倚语移时,遂及财货事。

郗公曰:“汝正当欲得吾钱耳!

”乃开库一日,令任意用。

郗公始正谓损数百万许。

嘉宾遂一日乞与亲友,周旋略尽。

郗公闻之,惊怪不能已已。

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

〔刘义庆〕 〔南北朝〕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

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

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

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

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

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

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

又与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

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箸新衣,神色傲然。

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

”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

婢子百余人,皆绫罗裤(衣罗),以手擎饮食。

烝豚肥美,异于常味。

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

”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

王、石所未知作。

王君夫以(米台)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

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裹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

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恒冬天得韭蓱齑。

又牛形状气力不胜王恺牛,而与恺出游,极晚发,争入洛城,崇牛数十步后,迅若飞禽,恺牛绝走不能及。

每以此三事为搤腕。

乃密货崇帐下都督及御车人,问所以。

都督曰:“豆至难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

韭蓱齑是捣韭根,杂以麦苗尔。

”复问驭人牛所以驶。

驭人云:“牛本不迟,由将车人不及制之尔。

急时听偏辕,则驶矣。

”恺悉从之,遂争长。

石崇后闻,皆杀告者。

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

令武子先射。

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

”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王君夫尝责一人无服余衵,因直内箸曲合重闺里,不听人将出。

遂饥经日,迷不知何处去。

后因缘相为垂死,乃得出。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王武子被责,移第北邙下。

于时人多地贵,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币地竟埒。

时人号曰“金沟”。

石崇每与王敦入学戏,见颜、原象而叹曰:“若与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

”王曰:“不知余人云何?

子贡去卿差近。

”石正色云:“士当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瓮牖语人!

” 彭城王有快牛,至爱惜之。

王太尉与射,赌得之。

彭城王曰:“君欲自乘则不论。

若欲啖者,当以二十肥者代之。

既不废啖,又存所爱。

”王遂杀啖。

王右军少时,在周侯末坐,割牛心啖之。

于此改观。

世说新语·忿狷第三十一

〔刘义庆〕 〔南北朝〕

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

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

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

少时,还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

王蓝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 王司州尝乘雪往王螭许。

司州言气少有牾逆于螭,便作色不夷。

司州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曰:“汝讵复足与老兄计?

”螭拨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

” 桓宣武与袁彦道樗蒱,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

温太真云:“见袁生迁怒,知颜子为贵。

” 谢无奕性粗强。

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

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

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

”答云:“已去。

”然后复坐。

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令诣谢公,值习凿齿已在坐,当与并榻。

王徙倚不坐,公引之与对榻。

去后,语胡儿曰:“子敬实自清立,但人为尔多矜咳,殊足损其自然。

” 王大、王恭尝俱在何仆射坐。

恭时为丹阳尹,大始拜荆州。

讫将乖之际,大劝恭酒。

恭不为饮,大逼强之,转苦,便各以裙带绕手。

恭府近千人,悉呼入斋,大左右虽少,亦命前,意便欲相杀。

射无计,因起排坐二人之闲,方得分散。

所谓势利之交,古人羞之。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

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

乃夜往鹅栏闲,取诸兄弟鹅悉杀之。

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

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问,果如之。

世说新语·谗险第三十二

〔刘义庆〕 〔南北朝〕

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

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

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

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

语人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

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

”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

俄而见诛。

孝武甚亲敬王国宝、王雅。

雅荐王珣于帝,帝欲见之。

尝夜与国宝、雅相对,帝微有酒色,令唤珣。

垂至,已闻卒传声,国宝自知才出珣下,恐倾夺要宠,因曰:“王珣当今名流,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自可别诏也。

”帝然其言,心以为忠,遂不见珣。

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

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

”殷从之。

国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

”绪云:“故是常往来,无它所论。

”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

〔刘义庆〕 〔南北朝〕

王太尉问眉子:“汝叔名士,何以不相推重?

”眉子曰:“何有名士终日妄语?

” 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

”周曰:“何乐?

谓乐毅邪?

”庾曰:“不尔。

乐令耳!

”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 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 庾公权重,足倾王公。

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

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

” 王右军少时甚涩讷,在大将军许,王、庾二公后来,右军便起欲去。

大将军留之曰:“尔家司空、元规,复可所难?

” 王丞相轻蔡公,曰:“我与安期、千里共游洛水边,何处闻有蔡充儿?

” 褚太傅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

吴中豪右,燕集亭中。

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

敕左右多与茗汁,少箸粽,汁尽辄益,使终不得食。

褚公饮讫,徐举手共语云:“褚季野!

”于是四座惊散,无不狼狈。

王右军在南,丞相与书,每叹子侄不令。

云:“虎(犬屯)、虎犊,还其所如。

” 褚太傅南下,孙长乐于船中视之。

言次,及刘真长死,孙流涕,因讽咏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褚大怒曰:“真长平生,何尝相比数,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

”孙回泣向褚曰:“卿当念我!

”时咸笑其才而性鄙。

谢镇西书与殷扬州,为真长求会稽。

殷答曰:“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

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 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袁虎率而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

”桓公懔然作色,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

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

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

”意以况袁。

四坐既骇,袁亦失色。

袁虎、伏滔同在桓公府。

桓公每游燕,辄命袁、伏,袁甚耻之,恒叹曰:“公之厚意,未足以荣国士!

与伏滔比肩,亦何辱如之?

” 高柔在东,甚为谢仁祖所重。

既出,不为王、刘所知。

仁祖曰:“近见高柔,大自敷奏,然未有所得。

”真长云:“故不可在偏地居,轻在角(角弱)中,为人作议论。

”高柔闻之,云:“我就伊无所求。

”人有向真长学此言者,真长曰:“我寔亦无可与伊者。

”然游燕犹与诸人书:“可要安固?

”安固者,高柔也。

刘尹、江虨、王叔虎、孙兴公同坐,江、王有相轻色。

虨以手歙叔虎云:“酷吏!

”词色甚强。

刘尹顾谓:“此是瞋邪?

非特是丑言声,拙视瞻。

” 孙绰作列仙商丘子赞曰:“所牧何物?

殆非真猪。

傥遇风云,为我龙摅。

”时人多以为能。

王蓝田语人云:“近见孙家儿作文,道何物、真猪也。

” 桓公欲迁都,以张拓定之业。

孙长乐上表,谏此议甚有理。

桓见表心服,而忿其为异,令人致意孙云:“君何不寻遂初赋,而强知人家国事?

” 孙长乐兄弟就谢公宿,言至款杂。

刘夫人在壁后听之,具闻其语。

谢公明日还,问:“昨客何似?

”刘对曰:“亡兄门,未有如此宾客!

”谢深有愧色。

简文与许玄度共语,许云:“举君、亲以为难。

”简文便不复答。

许去后而言曰:“玄度故可不至于此!

” 谢万寿春败后,还,书与王右军云:“惭负宿顾。

”右军推书曰:“此禹、汤之戒。

” 蔡伯喈睹睐笛椽,孙兴公听妓,振且摆折。

王右军闻,大嗔曰:“三祖寿乐器,虺瓦吊,孙家儿打折。

” 王中郎与林公绝不相得。

王谓林公诡辩,林公道王云:“箸腻颜帢,(糸翕)布单衣,挟左传,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

” 孙长乐作王长史诔云:“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

”王孝伯见曰:“才士不逊,亡祖何至与此人周旋!

” 谢太傅谓子侄曰:“中郎始是独有千载!

”车骑曰:“中郎衿抱未虚,复那得独有?

” 庾道季诧谢公曰:“裴郎云:‘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

’裴郎又云:‘谢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俊逸。

’”谢公云:“都无此二语,裴自为此辞耳!

”庾意甚不以为好,因陈东亭经酒垆下赋。

读毕,都不下赏裁,直云:“君乃复作裴氏学!

”于此语林遂废。

今时有者,皆是先写,无复谢语。

王北中郎不为林公所知,乃箸论沙门不得为高士论。

大略云:“高士必在于纵心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

” 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

”答曰:“何至作老婢声!

” 殷顗、庾恒并是谢镇西外孙。

殷少而率悟,庾每不推。

尝俱诣谢公,谢公熟视殷曰:“阿巢故似镇西。

”于是庾下声语曰:“定何似?

”谢公续复云:“巢颊似镇西。

”庾复云:“颊似,足作健不?

” 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

符宏叛来归国。

谢太傅每加接引,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无折之者。

适王子猷来,太傅使共语。

子猷直孰视良久,回语太傅云:“亦复竟不异人!

”宏大惭而退。

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

还,人问:“见诸王何如?

”答曰:“见一群白颈乌,但闻唤哑哑声。

” 王中郎举许玄度为吏部郎。

郗重熙曰:“相王好事,不可使阿讷在坐。

” 王兴道谓:谢望蔡霍霍如失鹰师。

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

〔刘义庆〕 〔南北朝〕

诸葛瑾为豫州,遣别驾到台,语云:“小儿知谈,卿可与语。

”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

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

”恪因嘲之曰:“豫州乱矣,何咄咄之有?

”答曰:“君明臣贤,未闻其乱。

”恪曰:“昔唐尧在上,四凶在下。

”答曰:“非唯四凶,亦有丹朱。

”于是一坐大笑。

晋文帝与二陈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

比出,已远。

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

望卿遥遥不至。

”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

”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

”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

” 钟毓为黄门郎,有机警,在景王坐燕饮。

时陈群子玄伯、武周子元夏同在坐,共嘲毓。

景王曰:“皋繇何如人?

”对曰:“古之懿士。

”顾谓玄伯、元夏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

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

”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帝悔之。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

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 头责秦子羽云:“子曾不如太原温颙、颍川荀宇、范阳张华、士卿刘许、义阳邹湛、河南郑诩。

此数子者,或謇吃无宫商,或尪陋希言语,或淹伊多姿态,或讙哗少智谞,或口如含胶饴,或头如巾齑杵。

而犹以文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 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

张令共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闲陆士龙。

”荀答曰:“日下荀鸣鹤。

”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

”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

兽弱弩强,是以发迟。

”张乃抚掌大笑。

陆太尉诣王丞相,王公食以酪。

陆还遂病。

明日与王笺云:“昨食酪小过,通夜委顿。

民虽吴人,几为伧鬼。

”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

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

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

”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 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

”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

” 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

”刘既出,人问:“见王公云何?

”刘曰:“未见他异,唯闻作吴语耳!

” 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

”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彻,所以为宝耳!

” 谢幼舆谓周侯曰:“卿类社树,远望之,峨峨拂青天。

就而视之,其根则群狐所托,下聚溷而已!

”答曰:“枝条拂青天,不以为高。

群狐乱其下,不以为浊。

聚溷之秽,卿之所保,何足自称?

” 王长豫幼便和令,丞相爱恣甚笃。

每共围棋,丞相欲举行,长豫按指不听。

丞相笑曰:“讵得尔?

相与似有瓜葛。

” 明帝问周伯仁:“真长何如人?

”答曰:“故是千斤犗特。

”王公笑其言。

伯仁曰:“不如卷角牸,有盘辟之好。

”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

”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 干宝向刘真长叙其搜神记,刘曰:“卿可谓鬼之董狐。

” 许文思往顾和许,顾先在帐中眠。

许至,便径就床角枕共语。

既而唤顾共行,顾乃命左右取枕上新衣,易己体上所著。

许笑曰:“卿乃复有行来衣乎?

” 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

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

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 何次道往瓦官寺礼拜甚勤。

阮思旷语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何曰:“卿今日何故忽见推?

”阮曰:“我图数千户郡,尚不能得。

卿乃图作佛,不亦大乎!

” 庾征西大举征胡,既成行,止镇襄阳。

殷豫章与书,送一折角如意以调之。

庾答书曰:“得所致,虽是败物,犹欲理而用之。

” 桓大司马乘雪欲猎,先过王、刘诸人许。

真长见其装束单急,问:“老贼欲持此何作?

”桓曰:“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

” 褚季野问孙盛:“卿国史何当成?

”孙云:“久应竟,在公无暇,故至今日。

”褚曰:“古人‘述而不作’,何必在蚕室中?

” 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

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

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

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今亦苍生将如卿何?

”谢笑而不答。

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

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

”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 王、刘每不重蔡公。

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

”答曰:“身不如夷甫。

”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

”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

”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

人问其故?

答曰:“我晒书。

”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

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

”谢未即答。

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谢甚有愧色。

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

”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

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

”即答曰:“庾稚恭家。

”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

”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

”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

” 范玄平在简文坐,谈欲屈,引王长史曰:“卿助我。

”王曰:“此非拔山力所能助!

” 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

不能者,罚酒三升。

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问:“娵隅是何物?

”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

” 袁羊尝诣刘恢,恢在内眠未起。

袁因作诗调之曰:“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

”刘尚晋明帝女,主见诗,不平曰:“袁羊,古之遗狂!

” 殷洪远答孙兴公诗云:“聊复放一曲。

”刘真长笑其语拙,问曰:“君欲云那放?

”殷曰:“(木翕)腊亦放,何必其枪铃邪?

” 桓公既废海西,立简文,侍中谢公见桓公拜。

桓惊笑曰:“安石,卿何事至尔?

”谢曰:“未有君拜于前,臣立于后!

” 郗重熙与谢公书,道:“王敬仁闻一年少怀问鼎。

不知桓公德衰,为复后生可畏?

” 张苍梧是张凭之祖,尝语凭父曰:“我不如汝。

”凭父未解所以。

苍梧曰:“汝有佳儿。

”凭时年数岁,敛手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

” 习凿齿、孙兴公未相识,同在桓公坐。

桓语孙“可与习参军共语。

”孙云:“‘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讎?

”习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 桓豹奴是王丹阳外生,形似其舅,桓甚讳之。

宣武云:“不恒相似,时似耳!

恒似是形,时似是神。

”桓逾不说。

王子猷诣谢万,林公先在坐,瞻瞩甚高。

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此不?

”谢曰:“唇齿相须,不可以偏亡。

须发何关于神明?

”林公意甚恶。

曰:“七尺之躯,今日委君二贤。

” 郗司空拜北府,王黄门诣郗门拜,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骤咏之不已。

郗仓谓嘉宾曰:“公今日拜,子猷言语殊不逊,深不可容!

”嘉宾曰:“此是陈寿作诸葛评。

人以汝家比武侯,复何所言?

” 王子猷诣谢公,谢曰:“云何七言诗?

”子猷承问,答曰:“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

” 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

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

将前,更相推在前。

既移久,王遂在范后。

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 刘遵祖少为殷中军所知,称之于庾公。

庾公甚欣然,便取为佐。

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

刘尔日殊不称,庾小失望,遂名之为“羊公鹤”。

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

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

故称比之。

魏长齐雅有体量,而才学非所经。

初宦当出,虞存嘲之曰:“与卿约法三章:谈者死,文笔者刑,商略抵罪。

”魏怡然而笑,无忤于色。

郗嘉宾书与袁虎,道戴安道、谢居士云:“恒任之风,当有所弘耳。

”以袁无恒,故以此激之。

范启与郗嘉宾书曰:“子敬举体无饶纵,掇皮无余润。

”郗答曰:“举体无余润,何如举体非真者?

”范性矜假多烦,故嘲之。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

谢中郎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

” 王文度在西州,与林法师讲,韩、孙诸人并在坐。

林公理每欲小屈,孙兴公曰:“法师今日如著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 范荣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

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

”郗未答。

韩康伯曰:“何不使游刃皆虚?

” 简文在殿上行,右军与孙兴公在后。

右军指简文语孙曰:“此啖名客!

”简文顾曰:“天下自有利齿儿。

”后王光禄作会稽,谢车骑出曲阿祖之。

王孝伯罢秘书丞在坐,谢言及此事,因视孝伯曰:“王丞齿似不钝。

”王曰:“不钝,颇亦验。

” 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着衣,跣出屋外,方蹑履问讯。

公曰:“汝可谓前倨而后恭。

” 顾长康作殷荆州佐,请假还东。

尔时例不给布颿,顾苦求之,乃得发。

至破冢,遭风大败。

作笺与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

行人安稳,布颿无恙。

” 符朗初过江,王咨议大好事,问中国人物及风土所生,终无极已。

朗大患之。

次复问奴婢贵贱,朗云:“谨厚有识,中者,乃至十万。

无意为奴婢,问者,止数千耳。

” 东府客馆是版屋。

谢景重诣太傅,时宾客满中,初不交言,直仰视云:“王乃复西戎其屋。

”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

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

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

”珣举谢混。

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

”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

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

”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

”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

”次复作危语。

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

”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

”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

”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殷曰:“咄咄逼人!

”仲堪眇目故也。

桓玄出射,有一刘参军与周参军朋赌,垂成,唯少一破。

刘谓周曰:“卿此起不破,我当挞卿。

”周曰:“何至受卿挞!

”刘曰:“伯禽之贵,尚不免挞,而况于卿?

”周殊无忤色。

桓语庾伯鸾曰: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且勤学问。

” 桓南郡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为主簿在坐。

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王未答,且大笑。

桓曰:“王思道能作大家儿笑。

” 祖广行恒缩头。

诣桓南郡,始下车,桓曰:“天甚晴朗,祖参军如从屋漏中来。

” 桓玄素轻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连就求之,遂不得佳者。

玄与殷仲文书,以为嗤笑曰:“德之休明,肃慎贡其楛矢。

如其不尔,篱壁闲物,亦不可得也。

世说新语·简傲第二十四

〔刘义庆〕 〔南北朝〕

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

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

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

彼公荣者,无预焉。

”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

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

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

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

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

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

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

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

何所见而去?

”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

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

“凤”字,凡鸟也。

陆士衡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

刘道真是其一。

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

性嗜酒,礼毕,初无他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

”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

王平子出为荆州,王太尉及时贤送者倾路。

时庭中有大树,上有鹊巢。

平子脱衣巾,径上树取鹊子。

凉衣拘阂树枝,便复脱去。

得鹊子还,下弄,神色自若,傍若无人。

 高坐道人于丞相坐,恒偃卧其侧。

见卞令,肃然改容云:“彼是礼法人。

” 桓宣武作徐州,时谢奕为晋陵。

先粗经虚怀,而乃无异常。

及桓还荆州,将西之间,意气甚笃,奕弗之疑。

唯谢虎子妇王悟其旨。

每曰:“桓荆州用意殊异,必与晋陵俱西矣!

”俄而引奕为司马。

奕既上,犹推布衣交。

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

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

”遂因酒,转无朝夕礼。

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

后至奕醉,温往主许避之。

主曰:“君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

” 谢万在兄前,欲起索便器。

于时阮思旷在坐曰:“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 谢中郎是王蓝田女婿,尝箸白纶巾,肩舆径至扬州听事见王,直言曰:“人言君侯痴,君侯信自痴。

”蓝田曰:“非无此论,但晚令耳。

” 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

”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

”桓又问:“官有几马?

”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

”又问:“马比死多少?

”答曰:“未知生,焉知死?

” 谢公尝与谢万共出西,过吴郡。

阿万欲相与共萃王恬许,太傅云:“恐伊不必酬汝,意不足尔!

”万犹苦要,太傅坚不回,万乃独往。

坐少时,王便入门内,谢殊有欣色,以为厚待已。

良久,乃沐头散发而出,亦不坐,仍据胡床,在中庭晒头,神气傲迈,了无相酬对意。

谢于是乃还。

未至船,逆呼太傅。

安曰:“阿螭不作尔!

” 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

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

”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谢万北征,常以啸咏自高,未尝抚慰众士。

谢公甚器爱万,而审其必败,乃俱行。

从容谓万曰:“汝为元帅,宜数唤诸将宴会,以说众心。

”万从之。

因召集诸将,都无所说,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诸君皆是劲卒。

”诸将甚忿恨之。

谢公欲深箸恩信,自队主将帅以下,无不身造,厚相逊谢。

及万事败,军中因欲除之。

复云:“当为隐士。

”故幸而得免。

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礼。

及嘉宾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

命坐,皆云“有事,不暇坐。

”既去,郗公慨然曰:“使嘉宾不死,鼠辈敢尔!

”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

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

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

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

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

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

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

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

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人,伧耳!

”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刘义庆〕 〔南北朝〕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

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

”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

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

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

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

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

”故终日共饮而醉。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

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衣,诸君何为入我(巾军)中?

”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

或讥之。

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

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

北阮皆富,南阮贫。

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

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巾军)于中庭。

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 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

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

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

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

阮既不哭,君何为哭?

”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

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

”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闲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

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

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 裴成公妇,王戎女。

王戎晨往裴许,不通径前。

裴从床南下,女从北下,相对作宾主,了无异色。

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

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

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

曰:“人种不可失!

”即遥集之母也。

任恺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

或谓和峤曰:“卿何以坐视元裒败而不救?

”和曰:“元裒如北夏门,拉(手罗)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 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

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

道真食豚尽,了不谢。

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乃还之。

后为吏部郎,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

不知所由,问母。

母告之。

于是赍牛酒诣道真,道真曰:“去!

去!

无可复用相报。

”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

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

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复能乘骏马,倒箸白接篱。

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高阳池在襄阳。

强是其爱将,并州人也。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 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

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

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

便大相知说。

问贺:“卿欲何之?

”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

”张曰:“吾亦有事北京。

”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

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祖车骑过江时,公私俭薄,无好服玩。

王、庾诸公共就祖,忽见裘袍重叠,珍饰盈列,诸公怪问之。

祖曰:“昨夜复南塘一出。

”祖于时恒自使健儿鼓行劫钞,在事之人,亦容而不问。

鸿胪卿孔群好饮酒。

王丞相语云:“卿何为问饮酒?

不见酒家覆瓿布,日月糜烂?

”群曰:“不尔,不见糟肉,乃更堪久。

”群尝书与亲旧:“今年田得七百斛秫米,不了曲糱事。

” 有人讥周仆射:“与亲友言戏,秽杂无检节。

”周曰:“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 温太真位未高时,屡与扬州、淮中估客樗蒱,与辄不竞。

尝一过,大输物,戏屈,无因得反。

与庾亮善,于舫中大唤亮曰:“卿可赎我!

”庾即送直,然后得还。

经此四。

温公喜慢语,卞令礼法自居。

至庾公许,大相剖击。

温发口鄙秽,庾公徐曰:“太真终日无鄙言。

” 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

过江积年,恒大饮酒。

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卫君长为温公长史,温公甚善之。

每率尔提酒脯就卫,箕踞相对弥日。

卫往温许,亦尔。

苏峻乱,诸庾逃散。

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民吏皆去。

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蘧篨覆之。

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

卒舍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庾吴郡?

此中便是。

”冰大惶怖,然不敢动。

监司见船小装狭,谓卒狂醉,都不复疑。

自送过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

后事平,冰欲报卒,适其所愿。

卒曰:“出自厮下,不愿名器。

少苦执鞭,恒患不得快饮酒。

使其酒足余年毕矣,无所复须。

”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

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

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

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 王长史、谢仁祖同为王公掾。

长史云:“谢掾能作异舞。

”谢便起舞,神意甚暇。

王公熟视,谓客曰:“使人思安丰。

” 王、刘共在杭南,酣宴于桓子野家。

谢镇西往尚书墓还,葬后三日反哭。

诸人欲要之,初遣一信,犹未许,然已停车。

重要,便回驾。

诸人门外迎之,把臂便下,裁得脱帻箸帽。

酣宴半坐,乃觉未脱衰。

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

陈郡袁耽,俊迈多能。

宣武欲求救于耽,耽时居艰,恐致疑,试以告焉。

应声便许,略无慊吝。

遂变服怀布帽随温去,与债主戏。

耽素有蓺名,债主就局曰:“汝故当不办作袁彦道邪?

”遂共戏。

十万一掷,直上百万数。

投马绝叫,傍若无人,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

” 王光禄云:“酒,正使人人自远。

” 刘尹云:“孙承公狂士,每至一处,赏玩累日,或回至半路却返。

” 袁彦道有二妹:一适殷渊源,一适谢仁祖。

语桓宣武云:“恨不更有一人配卿。

” 桓车骑在荆州,张玄为侍中,使至江陵,路经阳岐村,俄见一人,持半小笼生鱼,径来造船云:“有鱼,欲寄作脍。

”张乃维舟而纳之。

问其姓字,称是刘遗民。

张素闻其名,大相欣待。

刘既知张衔命,问:“谢安、王文度并佳不?

”张甚欲话言,刘了无停意。

既进脍,便去,云:“向得此鱼,观君船上当有脍具,是故来耳。

”于是便去。

张乃追至刘家,为设酒,殊不清旨。

张高其人,不得已而饮之。

方共对饮,刘便先起,云:“今正伐荻,不宜久废。

”张亦无以留之。

王子猷诣郗雍州,雍州在内,见有(翕毛)(登毛),云:“阿乞那得此物?

”令左右送还家。

郗出见之,王曰:“向有大力者负之而趋。

”郗无忤色。

谢安始出西戏,失车牛,便杖策步归。

道逢刘尹,语曰:“安石将无伤?

”谢乃同载而归。

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

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

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

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

”遂隐门侧。

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

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

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

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

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

坐者叹服。

谢公云:“罗友讵减魏阳元!

”后为广州刺史,当之镇,刺史桓豁语令莫来宿。

答曰:“民已有前期。

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征西密遣人察之。

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不异胜达。

在益州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

”家中大惊。

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

”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 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

时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

时人谓“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

罗友作荆州从事,桓宣武为王车骑集别。

友进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欲咨事,何以便去?

”答曰:“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

无事可咨。

今已饱,不复须驻。

”了无惭色。

张驎酒后挽歌甚凄苦,桓车骑曰:“卿非田横门人,何乃顿尔至致?

”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

”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箸胜地。

”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荻渚。

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

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

”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

桓以手巾掩泪,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

”王叹曰:“灵宝故自达。

” 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

”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 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

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

世说新语·宠礼第二十二

〔刘义庆〕 〔南北朝〕

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引之弥苦。

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

” 桓宣武尝请参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莅名府中,复有袁参军,彦伯疑焉,令传教更质。

传教曰:“参军是袁、伏之袁,复何所疑?

” 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

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

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

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

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 许玄度停都一月,刘尹无日不往,乃叹曰:“卿复少时不去,我成轻薄京尹!

” 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

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

在此不?

’此故未易得。

为人作父如此,何如?

” 卞范之为丹阳尹,羊孚南州暂还,往卞许,云:“下官疾动不堪坐。

”卞便开帐拂褥,羊径上大床,入被须枕。

卞回坐倾睐,移晨达莫。

羊去,卞语曰:“我以第一理期卿,卿莫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