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镫序

蕴咸通末为州刑掾,时庐陵卢肇罢南浦太守,归宜春。

公之文翰,故海内知名。

蕴窃慕小学,因师于卢公子弟安期。

岁余,卢公忽相谓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尔。

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

用于力,笔死矣。

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

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

《翰林禁经》云,笔贵饶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

大凡点画,不在拘之长短远近,但无遏其势。

俾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画尔,非书也。

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

推、拖、捻、拽是也。

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

”蕴加以久罹戎事,笔砚多亡,终不能穷其妙。

亦犹古之有得不死之术者,人将从学焉,未至,得术者物故,叹恨不极。

人或讥之曰:彼尚不能自免,何恨之有耶?

客曰:昔有善算术者,临终,传于子,终不能晓。

乃传于人,他人尽其妙。

彼何妨得而不能演哉。

愚虽受卢公之命、既不能自益其要妙,敢吝复传于智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蕴咸是末州的刑掾,当时庐陵的卢肇被罢免南浦太守,回到了宜春。他的文翰在海内有名。蕴咸对小学很崇拜,于是跟随卢公的子弟安期学习。一年多过去了,卢公突然对他说:“你学我这些书,只要尽力就好了。但是你得知道,用笔的力量不在于用劲,拿笔用力反而会死板。空手指指点点,指头不进手掌,东西上下也没有阻碍。一般人说‘永’字有八种写法,那只是点画而已,却局限于一个字,岂不是守株待兔。《翰林禁经》上说,笔要富有左右游移的余地,字写得快也可以,这才是君臣之道。总的来说,点画之法并不在于拘泥于长短远近,而是要不阻碍它的气势。要让肌肉骨骼相连,用心在笔前,才能写字。如果平直如算子一般,那就只是画而不是书。我以前曾受韩吏部的教导,他们的方法是‘拨镫’,现在要传给你,你可不要乱传。推、拖、捻、拽就是这个方法。这是全部的诀窍,你要理解其中的意思。”蕴咸由于长期在军事上受伤,笔墨损失很多,最终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就像古人有得不死之术,人们想学却未能实现,得到术法的人已经过世了,人们叹息悔恨没有达到极致。有人嘲笑他说:他自己还解脱不了,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客人说:从前有一个擅长算术的人,临终时传给他的儿子,他儿子最终也没有理解。后来传给别人,别人就完全领悟了。他有何能妨碍得到术法而不能演绎呢。虽然蕴咸以愚昧之身接受了卢公的命令,却不能使重要的奥妙得到更多修养,不敢吝啬地再传给聪明的人。


简介

《拨镫序》,《书苑菁华》第十六卷题下汝瑮注曰:《书画谱》标题作唐林蕴《拨镫四字法》,标题之次行有“推、拖、捻、拽”四字。所谓“四字法”即指此。据传林蕴从卢肇授“拨镫法”,从此书日进。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韩愈〕 〔唐〕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忆故园

〔顾况〕 〔唐〕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琴曲歌辞·湘妃怨

〔孟郊〕 〔唐〕

南巡竟不返,帝子怨逾积。

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

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

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玉佩不可亲,裴回烟波夕。

咏山鸡

〔温庭筠〕 〔唐〕

万壑动晴景,山禽凌翠微。

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巢暖碧云色,影孤清镜辉。

不知春树伴,何处又分飞。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李白〕 〔唐〕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杂曲歌辞·破阵乐

〔张祜〕 〔唐〕

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华清宫

〔李商隐〕 〔唐〕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华山题王母祠

〔李商隐〕 〔唐〕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人欲

〔李商隐〕 〔唐〕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诗品二十四则·流动

〔司空图〕 〔唐〕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如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