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帖

轼启。

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

辱书,且审起居佳胜。

令弟爱子,各想康福。

余非面莫既,人回匆匆不宣。

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

四月廿八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邂逅帖》又称《江上帖》,9行,58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纸本,30.3*30.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苏轼行至金陵写给世交杜孟坚的书信,散淡,俊逸,刚正,高洁,乃东坡传世墨宝之绝响。 尺牍即书信,中国传统文人极重信札之书艺,尤以魏晋人为最。苏轼崇尚晋韵,也倾心于此。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曾述苏轼若对所书信札不满意,会再写一遍,可见其用心。苏轼的尺牍书艺赢得了后人的赞许,王履道认为“至于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徐宛转,缅缅如萦茧之丝,恐学者所未至也。”苏轼名札甚多,如《致季常尺牍》、《治平帖》、《宝月帖》、《啜茶帖》、《久留帖》、《屏事帖》、《作书帖》、《京酒帖》、《渡海帖》、《假寐帖》、《尊文帖》等等。 此帖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远蒙帖

〔蔡襄〕 〔宋〕

襄再拜。

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

彦范或闻已过南都,旦夕当见。

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

近丽正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

霜风薄寒,伏惟爱重,不宣。

襄上,彦猷侍读阁下。

谨空。

灼艾帖

〔欧阳修〕 〔宋〕

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

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

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

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

亦有闲事,思相见。

不宣。

修再拜,学正足下。

廿八日。

紫金研帖

〔米芾〕 〔宋〕

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

吾今得之,不以敛。

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治平帖

〔苏轼〕 〔宋〕

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

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

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

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

略望示及。

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

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

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

轼手启上。

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

八月十八日。

啜茶帖

〔苏轼〕 〔宋〕

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

有少事须至面白。

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

恕草草。

蒙惠帖

〔蔡襄〕 〔宋〕

蒙惠水林檎花,多感。

天气暄和,体履佳安。

襄上,公谨太尉左右。

京酒帖

〔苏轼〕 〔宋〕

京酒一壶送上,孟坚近晚,必更佳。

轼上道源兄,十四日。

春中帖

〔苏轼〕 〔宋〕

轼启。

春中□□□□达,久不闻□渴仰增积。

比日履兹余□尊候何似,眷聚各无恙。

轼蒙庇如昨。

二哥□,春□□□有书问往还,甚安也。

子由不住得书,甚健。

会合何时,惟祝倍万保啬,不宣。

轼再拜。

德孺运使金部老弟左右。

七月廿六日。

覆盆帖

〔苏轼〕 〔宋〕

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

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

轼白。

二月十一日帖

〔朱熹〕 〔宋〕

二月十一日熹顿首再拜上记。

德修宫使、直阁左史舍人老兄:顷因阁中人还报状,不知已达未也。

不闻动静又许久,乡往德义,未尝去心。

比已春和,恭惟燕居超胜,台候万福。

熹自去冬得气痛足弱之疾,涉春以来,益以筋挛,不能转动。

悬车年及,不敢自草奏,又懒作群公书,只从州府申乞腾上,乃无人肯为作保官者。

近方得黄仲本投名入社,亦未知州郡意如何。

万一未遂,即不免径自申省矣。

机穽冥茫,不容顾避,姑亦听之而已。

去岁数月之间,朋旧凋落,类足关于时运气脉之盛衰,下至布衣之士,亦不能免,令人怆恨,无复生意,然此岂人力之所能为也哉!

偶刘主簿还蜀,附此草草。

邈无会面之期,惟冀以时自爱,为吾道倚重,千万,至恳不宣。

熹顿首再拜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