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来匆匆。

去匆匆。

短梦无凭春又空。

难随郎马踪。

山重重。

水重重。

飞絮流云西复东。

音书何处通。


山水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来得匆忙,去得匆忙,短暂的梦境没有痕迹,春天又一次空虚。难以追随心爱的人的踪迹。 山重重,水重重,飞舞的絮花随云漂流西东。音信传达的地方在何处呢?



霜天晓角·梅

〔楼槃〕 〔宋〕

月淡风轻,黄昏未是清。

吟到十分清处,也不啻、二三更。

晓钟天未明,晓霜人未行。

只有城头残角,说得尽、我平生。

霜天晓角·剪雪裁冰

〔楼槃〕 〔宋〕

剪雪裁冰,有人嫌太清。

又有人嫌太瘦,都不是、我知音。

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

一自西湖别后,辜负我、到如今。

初到黄州

〔苏轼〕 〔宋〕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游金山寺

〔苏轼〕 〔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凌虚台记

〔苏轼〕 〔宋〕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

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屦逍遥于其下。

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

曰:「是必有异。

」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危而止。

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

公曰:「是宜名凌虚。

」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

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

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邪?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

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

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

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

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已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和秦太虚梅花

〔苏轼〕 〔宋〕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馀香还畀昊。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苏轼〕 〔宋〕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汲江煎茶

〔苏轼〕 〔宋〕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日喻

〔苏轼〕 〔宋〕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谓致?

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

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湖州谢上表

〔苏轼〕 〔宋〕

臣轼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

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

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

顾惟何人,亦与兹选。

臣轼中谢。

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

议论阔疏,文学浅陋。

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

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

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

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

而才分所局,有过无功。

法令具存,虽勤何补。

罪固多矣,臣犹知之。

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许借资而显受。

顾惟无状,岂不知恩。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

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而臣顷在钱塘,乐其风土。

鱼鸟之性,既能自得于江湖。

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

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

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

臣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