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二十六

问:“孔子曰: ‘回也,非助我者也。

’是圣人果以相助望门弟子否?

” 先生曰:“亦是实话。

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

若颜子闻一知十,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

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故曰‘非助’。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问:“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这说明圣人也是希望学生帮助自己?” 先生说:“这也是实话!圣人之道本就无穷无尽,学生的问难越多,就越能显现精微之处。圣人的学说本来是周全的,一旦遇到学生有搞不懂的地方来问自己,发挥与解释就越深刻。要是大家都像颜回那样听一知十,胸中了然熟知,哪里会有问难?所以圣人的学识也寂然不动,因此孔子才说颜回没帮他。”


注释

《论语·先进》第三章:“孔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二十七

〔王守仁〕 〔明〕

邹谦之尝语德洪曰:“舒国裳曾持一张纸,请先生写‘拱把之桐梓’一章。

先生悬笔为书,到‘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顾而笑曰:‘国裳读书,中过状元,岂诚不知身之所以当养,还须诵此以求警?

’一时在侍诸友皆惕然。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钱德洪跋

〔王守仁〕 〔明〕

嘉靖戊子冬,德洪与王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

继后同门各以所记见遗。

洪择其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若干条。

居吴时,将与《文录》并刻矣。

适以忧去,未遂。

当是时也,四方讲学日众,师门宗旨既明,若无事于赘刻者,故不复萦念。

去年,同门曾子才汉得洪手抄,复傍为采辑,名曰《遗言》,以刻行于荆。

洪读之,觉当时采录未精,乃为删其重复,削去芜蔓,存其三分之一,名曰《传习续录》,复刻于宁国之水西精舍。

今年夏,洪来游蕲,沈君思畏曰:“师门之教,久行于四力,而独未及于蕲。

蕲之士得读遗言,若亲炙去夫子之教。

指见良知,若重睹日月之光。

唯恐传习之个博,而未以重复之为繁也。

请裒其所逸者增刻之,若何?

” 洪曰:“然师门‘致知格物’之旨,开示来学,学者躬修默悟,不敢以知解承,而惟以实体得。

故吾师终日言是而不惮其烦,学者终日听是而不厌其数。

盖指示专一,则体悟日精,几迎于言前,神发于言外,感遇之诚也。

今吾师之没,未及三纪而格言微旨,渐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

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

” 乃复取逸稿,采其语之不背者,得一卷。

其余影响不真,与《文录》既载者,皆削之。

并易中卷为问答语,以付黄梅尹张君增刻之。

庶几读者不以知解承,而唯以实体得,则无疑于是录矣。

嘉靖丙辰夏四月,门人钱德洪拜书于蕲之崇正书院。

读少陵集

〔陈继儒〕 〔明〕

兔脱如飞神鹘见,珠沉无底老龙知。

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

蜀府敬慎斋

〔方孝孺〕 〔明〕

天降大命,孔神而明。

巍巍天位,匪德莫承。

赫赫圣皇,天实子之。

奄宅九有,丕冒四夷。

百辟是临,兆民是使。

何远弗绥,何悍弗靡。

德威所加,孰不震惊。

尚笃祗慎,以奉天明。

矧惟哲王,有此大国。

天子之祐,之宠之锡。

君于西土,厥壤汪汪。

乔岷大江,式固其疆。

有臣有民,有邻有辅。

外有戎羌,于徼于圉。

匪格以诚,孰克潜孚。

匪治以仁,疲羸曷苏。

教之御之,以恩以礼。

攘之训之,威武岂弟。

天有显任,举集王躬。

惟克敬慎,乃宁家邦。

惟圣天子,肇基百世。

众建藩辅,以匡来裔。

厥或罔恭,民亦罔从。

厥或弗慎,下孰敢信。

惟王迪德,懋昭大猷。

日宣圣学,以祗天休。

愔愔于思,夔夔于守。

穆穆语言,不惊左右。

视乎在服,有秩有伦。

视乎在廷,纪法具陈。

视乎禁卫,动有矩律。

视乎郊圻,靡有怠逸。

云孰致之,敬慎使然。

惟克敬慎,乃罔有愆。

惟尔今王,天子攸倚。

四国攸喜,下民攸恃。

王于斋宫,吉士祁祁。

教言徐徐,温其有仪。

跹跹黄发,忠嘉启告。

直辞靡挠,不怒以笑。

古昔格王,永有烈光。

彼或慢肆,福禄靡常。

王耽稽古,天下取则。

宜其邦国,稽古惟王。

邦国以康,㣧嗣用昌。

天佑大明,藩辅多贤。

宜于民人,于千万年。

咏得落花诗

〔沈周〕 〔明〕

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

人散酒阑春亦去,红消绿长物无私。

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

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已鬓如丝。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二十五

〔王守仁〕 〔明〕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

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

’且人于掌何日不见?

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

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

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离捉摸。

” 先生曰:“良知知即是‘易’。

‘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此知如何捉摸得?

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二十四

〔王守仁〕 〔明〕

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

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织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

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

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二十三

〔王守仁〕 〔明〕

尝见先生送二三耆宿出门,退坐于中轩,若有忧色。

德洪趋进请问。

先生曰:“顷与诸老论及此学,真员凿方枘。

此道坦如道路,世儒往往自加荒塞,终身陷荆棘之场而不悔,吾不知其何说也!

” 德洪退,谓朋友曰:“先生诲人,不择衰朽,仁人悯物之心也。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二十二

〔王守仁〕 〔明〕

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汝中举佛家实相、幻相之说。

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 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

” 先生然其言。

洪于是时尚未了达,数年用功,始信本体工夫合一。

但先生是时因问偶谈,若吾儒指点人处,不必借此立言耳。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二十一

〔王守仁〕 〔明〕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

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

而何谓之同体?

”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

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 曰:“人又什么教做心?

”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