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

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

望夫江上岩岩立。

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

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

最多力。

甚一忿沉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怨恨真是到了极点,而怨恨到了极点就无法消散磨灭。 苌弘含恨屈死于蜀,人们常说,他的血三年以后化为了碧玉。 郑国人缓也曾泣涕相告:我的父亲攻击儒家协助墨家造成了我愤而自杀的后果;十年之后我托梦与他,告诉他我的满腔沉痛之所化,就是我那坟冢上的秋柏早已结出的累累果实。 相思相忆至极亦容易转为怨恨。愁怨结于衷肠,会暗地里牵动精神魂魄,让人哀毁骨立;你可见那长江边上傲然矗立的「望夫岩」比比皆是。 可叹还有因一念之差而生出变故以致终身难以挽回的。你看夏启的生母为怨愤所激,顷刻之间便化成了石头。 张难敌,勇敢而力气超群。他一气而沉入深渊,其精气化物之后,依然作磨角斗牛困斗砚池之中;其身影化入山石里,使得山石至今难以雕琢。 仔细想来,人生在世,就像庄周梦中化为蝴蝶一样的虚幻。


注释

兰陵王: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兰陵王〉》:「《兰陵王》,《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亦名『大犯』。又有大石调《兰陵王慢》,殊非旧曲。周齐之际,未有前后十六拍慢曲子耳。」《清真集》正入「越调」。毛幵(jiān)《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此曲音节,犹可于周词反复吟咏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阕。首阕七仄韵,次阕五仄韵,末阕六仄韵,宜用入声韵。 己未:宋宁宗庆元五年(西元一一九九年)。 石研屏:石磨屏。 饟:同「饷」,赠。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句:千古以来,恨极之事难以销磨。 苌(Cháng)弘:亦作「苌宏」。周景王、周敬王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字叔,又称苌叔,与晋卿范氏世为婚姻。于晋卿内讧中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极言其怨愤而忠贞精诚。《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刘氏、范氏世为婚姻,苌弘事刘文公,故周与范氏,赵鞅以为讨。六月,癸卯,周人杀苌弘。」 「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句:《庄子·卷二十六·〈杂篇·外物〉》:「外物不可必,故龙逢(Páng)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Yùn)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子胥苌弘,《外篇》己释。而言流江者,忠谏夫差,夫差杀之,取马皮作袋,为鸱鸟之形,盛伍员尸,浮之江水,故云流于江。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句:《庄子·卷三十二·〈杂篇·列禦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祗三年而缓为儒,河润九里,泽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与辩,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曰:『使而子为墨者,予也,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注:「缓见梦其父,言弟之为墨,是我之力,何不试视我冢上,所种秋柏已结实。冤魂告语,深致其怨。」按:辛词举此事,说明缓也怨愤而死,精诚所至,化为松柏之实。缓,此指人名;儒、墨,儒家与墨家学派。 结中肠:晋·阮籍《咏怀·其四》诗:「容好结中肠。」 「望夫江上岩岩立」句: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卷一》:「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唐·王建《望夫石》诗:「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句:相传夏禹娶涂山氏之女,生子夏启,而其母化为石。《汉书·卷六·武帝本纪》:「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駮麃(biāo),见夏后启母石。」唐·颜师古注:「应劭曰:『启生而母化为石。』启,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事见《淮南子》。」按,今本《淮南子·人间训》仅言「禹生于石」。高诱注:「禹母修己,感而生禹,拆胸而出。」 甚一忿:此处「甚」当作「甚至」解。 山骨:谓石。唐·轩辕弥明、刘师服、侯喜《石鼎联句》:「刳中事煎烹,巧匠斲(zhuó)山骨。」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沉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句:卽赋词序中张难敌化石事。 「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句:是非难论,人生如梦。《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寻思,不断思索。


简介

《兰陵王·恨之极》作于己未年,卽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当时辛稼轩闲居江西铅山瓢泉,已经遭受排挤多年,处于政治失意时期。庆元党禁以来,韩健胄党人对士大夫的迫害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赵汝愚被迫害致死,至此已三年。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伪学党籍公布。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五月,在韩优胄进太傅的同时,还下诏禁伪学,要求士大夫“毋复借疑似之说以惑乱世俗”。作者虽然没有被列入伪学籍中,但他一向反对党争,主张举国团结对敌,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主持正义。所以,就以己未年八月二十日夜间梦见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有感而发的记梦词。 开首两句总摄题旨,接着叙述五事:一二阕分咏四个历史典故,三阕归到难敌本事,虽人事不同,但怨愤的情感相同。结韵化蝶,点醒一个“梦”字以自我开解。


赏析

梁启超《稼轩年谱》:词文恢诡怨愤,盖借以摅其积年胸中块垒不平之气。 沈曾植《稼轩长短句小笺》:《兰陵王》,己未八月二十日。按己未为庆元五年,是时佗胄方严伪学之禁,赵忠简卒子贬所。苌弘血碧,儒墨相争,托意甚微,非偶然涉笔也。



心术

〔苏洵〕 〔宋〕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

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

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

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

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

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此用长短之术也。

”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

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

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

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

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减字木兰花·折残金菊

〔范成大〕 〔宋〕

折残金菊,枨子香时新酒熟。

谁伴芳尊,先问梅花借小春。

道人破戒,染酒题诗金凤带。

愁病相关,不似年时酒量宽。

中和后一日吴门阻雪距春分才三日

〔曹彦约〕 〔宋〕

梅容惨不竞,乌语噤无声。

二月朔已告,三日春当分。

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

但恐严凝误,阳和欲奏勋。

画堂春

〔仲并〕 〔宋〕

溪边风物已春分。

画堂烟雨黄昏。

水沉一缕袅炉薰。

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

丞相休嗔。

江南春

〔寇凖〕 〔宋〕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画堂春

〔秦观〕 〔宋〕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宋〕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管仲论

〔苏洵〕 〔宋〕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

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彼威公何人也?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

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

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

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呜呼!

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

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

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

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

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春分偶饮成醉兀兀坐睡觉而残月在窗矣

〔舒岳祥〕 〔宋〕

酒熟还成饮,花香忽过墙。

近灯人影大,斜月树身长。

阴洞龙藏雨,春苗麝养香。

闲吟谁与语,醉倚一胡床。

贺新郎·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吴文英〕 〔宋〕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墅,问梅开未?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