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卷五·虎邱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

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

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

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

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

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八月十五的虎丘山,本地人、外地人、士大夫及家属、歌舞伎、妓院中的名妓戏婆、良家的少妇美女、小儿、娈童以及游手好闲的恶少、清客帮闲、奴仆、骗子之流,无不云集于此。从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以下,到试剑石、佛寺的大门,都铺上了毡,人们席地而坐,登到高处向下望望,此处的人群像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色暗了,月亮升起来了,此时有百十处音乐声,而且同时演奏,《十番鼓》曲又以铙钹相和,又演奏《渔阳掺挝》,其声震天动地,如雷轰鼎沸,入与人之间叫喊着都听不见了。 初更时分,鼓铙之乐渐渐平息下来,丝弦管乐之声纷纷响起,并和以人的歌唱,都是些如“锦帆开”、“澄湖万顷”之类的大型歌舞曲,纷杂的议论声与锣声丝竹声及人声相混和,让人分辨不出究竟演奏了些什么。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士大夫及眷属都乘船到水上游乐,各个筵席上都招歌者唱歌,人人都登场献技,南南北北声声相和,管弦之声此起彼伏,听歌的人刚刚听清歌中的字句,便随之品评鉴别。 二更天,入声已静,管弦之乐全都停下了,只有洞箫之声,哀婉、悲凉、清悠、缠绵,与人的歌唱相随和,还有三四处,交替着演奏。 三更,一轮明月升空,秋气萧瑟,人们都安静下来,一片寂静。一位男子登场,高坐山石之上,不用箫声伴奏,不用拍板击节,其歌声如丝般裂石穿云,发声吐字抑扬顿挫,字字入耳入心。听众不一会儿便陷入曲中的细微精妙之处,聚精会神地去倾听,都不敢击节相和,只有点头。然而此时如雁阵一样排列有序地坐在那里的人,还仅剩下百十人了。假使不是在苏州,哪里能见识到这些呢!


注释

虎丘:山名,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据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此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 流寓:指客居苏州的人。 士夫:即士大夫,古人指官吏或有声望的读书人。 曲:妓院。 戏婆:指戏曲女演员。 好女:美女。 崽子娈童:旧时指被人玩弄的美童。 游冶:风流少年。 恶少:品行恶劣的年轻男子。 清客帮闲:旧时在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 侯僮:年幼的奴仆。 走空:拆白,行骗。这里指骗子一类人。 鳞集:群集。 生公台:南朝梁高僧道生(公元335年—公元434年)在虎丘说法的讲坛。据传他聚石为徒,宣讲佛理,石皆点头。 千人石:虎丘中心有一由南向北倾斜的大盘石,可容千人列坐。又名千人坐。 鹤涧:即养鹤涧,为虎丘山中一处古迹。 剑池:在千人石北,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曾以三千宝剑殉葬。 申文定:即申时行(公元1535年—公元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又号休休居士,明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进士,万历中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内阁为首辅,卒谥文定。 试剑石:虎丘山上一椭圆形磐石,正中裂开,相传为吴王阖闾试剑所开;一说为秦始皇试剑之所。 二山门:又称断梁殿,始建于唐,重建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后几度修缮,为单檐歇山建筑,是虎丘云岩寺的大门。 鼓吹:指演奏乐曲。 十番铙钹:又称十番鼓,一种器乐合奏名,用鼓、笛、木鱼等轮番演奏,故名。兴起于明万历间,流行于苏、浙、闽一带。 渔阳掺挝:即渔阳参挝,鼓曲名,据说东汉祢衡善于演奏,声节悲壮。 更定:初更时分,相当于现代计时晚八时左右。 锦帆开:传奇《浣纱记》第十四出《打围》中的曲句。 澄湖万顷:传奇《浣纱记》第三十出《采莲》中曲句。 同场大曲:多人齐唱。 蹲踏:又作“蹲沓”,议论纷杂。锣丝竹肉:指器乐声与人的歌唱声。 拍煞:乐曲中段与尾声部分。 藻鉴:品评鉴赏。 二鼓:即二更,相当于现代晚十时左右。 三鼓:即三更,相当于现代晚十二时左右。 寂阒:寂静。 串度:表演行腔。 针芥:指音乐的微妙之处。 雁比:如大雁飞行时排列有序。 识者:知音。


简介

这是一篇追忆昔日繁华景象之作。明代中后期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社会奢侈享乐之风,这篇小品所记虎丘八月中秋夜的热闹繁华景象,就是这种社会风尚的反映。作者对昔日繁华旧梦的追忆,无非是希图保有梦境的瑰丽以冲淡现实的苦痛,于是小品之趣也由此生发而出。



游黄山白岳不果

〔汤显祖〕 〔明〕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幽兰草·序

〔陈子龙〕 〔明〕

词者,乐府之衰变,而歌曲之将启也。

然就其本制,厥有盛衰。

晚唐语多俊巧,而意鲜深至,比之于诗,犹齐梁对偶之开律也。

自金陵二主以至靖康,代有作者。

或秾纤晚婉丽,极哀艳之情。

或流畅澹逸,穷盼倩之趣。

然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

南渡以还,此声遂渺,寄慨者亢率而近于伧武,谐俗者鄙浅而入于优伶,以视周、李诸君,即有“彼都人士”之叹。

元滥填辞,兹无论已。

明兴以来,才人辈出,文宗两汉,诗俪开元,独斯小道,有惭宋辙。

其最著者,为青田、新都、娄江,然诚意音体俱合,实无惊心动魄之处。

用修以学问为巧辩,如明眸玉屑,纤眉积黛,只为累耳。

元美取径似酌苏、柳间,然如凤凰桥下语,未免时堕吴歌。

此非才之不逮也。

巨手鸿笔,既不经意,荒才荡色,时窃滥觞。

且南北九宫既盛,而绮袖红牙不复按度。

其用既少,作者自希,宜其鲜工也。

吾友李子、宋子,当今文章之雄也。

又以妙有才情,性通宫徵,时屈其班、张宏博之姿,枚、苏大雅之致,作为小词,以当博弈。

予以暇日每怀见猎之心,偶有属和。

宋子汇而梓之,曰《幽兰草》。

今观李子之词,丽而逸,可以昆季璟、煜,娣姒清照。

宋子之词幽以婉,淮海、屯田肩随而已,要而论之,本朝所未有也。

独以予之椎鲁,鼎厕其间,此何异荐敦洽于瑶室,奏瓦缶于帝廷哉。

昔人形秽之忧,增其跼蹐耳。

二子岂以幽兰之寡和,而求助于巴人乎。

陇头流水歌辞三首

〔陈恭尹〕 〔明〕

陇头流水,流离四注。

念我劳人,终身霜露。

弱水可途,坚冰在须。

时无英雄,咄哉丈夫。

上阪下阪,秦川在眼。

左手把鞭,足不能前。

本草纲目·谷部·苦荞麦

〔李时珍〕 〔明〕

释名 苦荞麻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

气味 甘苦,小毒。

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黄疾人尤当禁之。

主治 作饭食。

附方 明目枕:苦荞麦、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到老明目。

菖蒲

〔解缙〕 〔明〕

三尺青青古太阿,午风池畔荡晴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

两叶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愁来只怕西风起,消尽锋铓恨转多。

西湖梦寻·岳王坟

〔张岱〕 〔明〕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同王履约过道复东堂时雨后牡丹狼籍存叶底一花感而赋诗邀道复履约同作

〔文徵明〕 〔明〕

推脱尘缘意绪佳,冲泥先到故人家。

春来未负樽前笑,雨后犹馀叶底花。

矮纸凝霜供小草,浅瓯吹雪试新茶。

凭君莫话蹉跎事,绿树黄鹂有岁华。

于忠肃祠

〔柳如是〕 〔明〕

少保绝世人,功名寄辽廓。

方其用兵时,战守何精确。

意气吞龙荒,事业高云阁。

坐见大驾回,左贤死绝幕。

一朝天命移,穰苴谋始作。

西市诵白云,风雷遂寂莫。

异议岂不知,历数公所学。

伤哉感殊遇,因此犯锋锷。

至今二百年,精灵在丘壑。

我来西湖滨,檐霤更萧索。

荒草鸣蟪蛄,青天横鹙鹗。

松柏暗丘陇,枯桑喧鸟雀。

洒泪空夕阳,英风竟安托。

自公替凌后,几人称荦卓。

所以徒步客,恸哭霸王略。

奉和诸社长小园看牡丹枉赠之作二首

〔马湘兰〕 〔明〕

【其一】 露滋绣萼弄轻寒,把酒同君带笑看。

忆昔汉宫人去远,阿谁今倚玉阑干。

【其二】 春风帘幕赛花神,别后相思入梦频。

楼阁新成花欲语,梦中谁是画眉人。

赋得自君之出矣二首

〔马湘兰〕 〔明〕

【其一】 自君之出矣,怕听侍儿歌。

歌入离人耳,青衫泪点多。

【其二】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

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