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草偃云低渐合围。

雕弓声急马如飞。

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那能白首下书帷。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草偃茫茫,云层很低,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对猎物已经形成合围之势。手中的弓不停的发射箭矢,跨下的马奔跑如飞。猎手发出爽朗的笑声在随从的拥护下满载猎物归来。 再有本领的人不如拥有一副好的身手,人的一生要好好珍惜少年时光。不要等到年老时还在书帷下皓首穷经。


注释

草偃:草被风吹倒。《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此处是指围猎。 雕弓:刻花纹的弓。 从骑:骑马的随从。 身手:本领,杜甫《哀王孙》诗:“朔方健儿好身手。” 白首:谓年老。 下书帷:指教书。引申指闭门苦读。《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


简介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是王国维创作于1904年秋天的作品,被整理收录于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 这首词不同与王国维另一首写围猎的词《浣溪沙·六郡良家最少年》,那一首更多的是描写了豪侠的个人英姿。这一首却是由围猎活谈及个人的内心活动,更多的点出国家的危难,而自己却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上阕三句,写出了一场围猎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合围”,是这场射猎的开始。“草偃云低”本是写围场影物,放在“合围”的前边就有一种天罗地网的感觉,好像天地草木也在听从人的指挥参与对鸟兽的包围。“雕弓声急马如飞”是写豪侠少年高超的骑射本领;“笑呼从骑载禽归”是写围猎结束满载猎物而归时的得意心情。这首词中豪侠少年的形象与作者在另一首《浣溪沙》中所写的那个“闲抛金弹落飞鸢”的豪侠少年形象有一些不同。那一首中的少年形象仅仅是风流潇洒、射艺出众,而这首词中“草偃云低”的描写,使这个少年还带有一种指挥者的威严之气。史载赤璧之战前曹操致书孙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自古以来,围场可以喻指战场,打猎可以喻指用兵。王国维把自己想像成围猎活动的主人公,在这场“战事”中大振神威,说明他内心中同样有一种对戎马生涯的渴望。 下阕三句“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的牢骚。人们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者认为乱世的文人,读了一辈子书,既无权势以骄人,又无缚鸡之力以自卫。古代的卫、霍的功勋自不用提,游侠的气概也无从谈起。假如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则明理恰足以给自己带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扬雄投阁,龚生竟夭,文人的悲剧古已有之。所以,习文不如习武,年轻人有一副好身手,纵不能替天行道,总不致像那些文人在乱世中连保全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如果结合作者的实际情况来看,则这理想近于虚幻。因为“体素羸弱”而称“万事不如身手好”,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人近三十而言“一生须惜少年时”,有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身为文人却说“那能白首下书帷”,有一种不甘心于现状的苦闷。


赏析

历史学家周策纵:静安于《人间嗜好之研究》一文中谓……盖极富于少年之浪漫情节,然而残酷之现实终迫之不能不走向“白首书帷”之路。正所谓“掩书涕汪苦无端”及“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之叹也。 民国作家萧艾:此乃长城之游有所见而自责其儒冠误身之非策。 中华诗教学会会长陈永正:静安词时有壮语,雄奇壮阔的景色动人,天远草枯,纵马驰骤,恋弓射猎,喧笑同归。



题桃花扇

〔陈于王〕 〔清〕

玉树歌残声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祝母寿诗

〔慈禧〕 〔清〕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纳兰性德〕 〔清〕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聊斋志异·卷四·促织

〔蒲松龄〕 〔清〕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室,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旁一蟆,若将跳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细瞩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土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踯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

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儿涕而出。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

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手裁举,则又超而跃。

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一啄。

成骇立愕呼。

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

宰见其小,怒诃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纳兰性德〕 〔清〕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王国维〕 〔清〕

过眼韶华何处也?

萧萧又是秋声。

极天衰草暮云平。

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

红墙隔雾未分明。

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金缕曲·丙午生日自寿

〔顾贞观〕 〔清〕

马齿加长矣。

向天公、投笺试问,生余何意。

不信懒残分芋后,富贵如斯而已。

惶愧煞、男儿堕地。

三十成名身已老,况悠悠、此日还如寄。

惊伏栎,壮心起。

直须姑妄言之耳。

会遭逢、致君事了,拂衣归里。

手散黄金歌舞就,购尽异书名士。

累公等、他年谥议。

班范文章虞诸笔,为微臣、奉敕书碑记。

槐影落,酒醒未。

酷相思·春暮

〔黄景仁〕 〔清〕

犹记去年寒食暮,曾共约、桃根渡。

算花落花开今又度。

人去也、春何处?

春去也、人何处?

如此凄凉风更雨,便去也、还须住。

待觅遍天涯芳草路。

小舟也、山无数,小楼也、山无数。

答彭尺木进士书

〔袁枚〕 〔清〕

来书教以禅学,引文文山诗语云云。

似乎文山不遇楚黄道人,便不能了死生者。

仆不以为然。

古豪杰视死如归,不胜屈指,倘必待禅悟而后能死节,则佛未入中国时,当无龙逢、比干。

居士之意,以为必通禅而后能了生死耳。

殊不知从古来不能了生死者,莫如禅。

夫有生有死,天之道也。

养生送死,人之道也。

今舍其人道之可知,而求诸天道之不可知,以为生本无生,死本无死,又以为生有所来,死有所往。

此皆由于贪生畏死之一念萦结于胸而不释,夫然后画饼指梅,故反其词以自解,此洪炉跃冶,庄子所谓不祥之金也。

其于生死之道了乎否乎?

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当时圣人若逆知后之人必有借生死以惑世者,故于子路之问,萌芽初发而逆折之。

来书云:生死去来,不可置之度外。

尤谬。

天下事有不可不置之度内者,“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也。

有不可不置之度外者,“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也。

若以度外之事而度内求之,是即出位之思,妄之至也。

虽然,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使佛果能出死入生,仆亦何妨援儒入墨。

而无如二千年来,凡所谓佛者,率皆支离诞幻,如捕风然,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祷之而不应。

如来、释迹与夏畦之庸鬼同一虚无,有异端之虚名,无异端之实效,以故智者不为也。

试思居士参稽二十年,自谓深于彼法者矣。

然而知生之所由来,能不生乎?

知死之所由去,能不死乎?

如仆者自暴自弃,甘心为门外人矣。

然而不知生之所由来,便不生乎?

不知死之所由去,便速死乎?

生死去来,知之者与不知者无以异也。

盍亦听其自生自死,自去自来而已矣。

《易》曰:“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言乾坤有时而生死也。

《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言陵谷有时而来去也。

生死去来,天地不能自主,而况于人?

居士宁静寡欲,有作圣基,惜于生死之际,未免有己之见存,致为禅氏所诱。

有所慕于彼者,无所得于此故也。

独不见孟子之论生死乎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陶潜之论生死乎曰:“浮沉大化中,不恋亦不惧。

”士君子纵不能学孟子,亦当法渊明。

名教中境本廓然,奚必叛而他适!

昔曹操聘虞翻,翻笑曰:“孟德欲以盗贼馀赃污人耶?

”居士招我之意有类孟德,故敢诵仲翔之语以奉谢。

鬓云松令·叠字词

〔吴承勋〕 〔清〕

掩纹纱,开宝鼎。

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

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凤衾寒,鸳帐冷。

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

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