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孟子说:“游说诸侯,就得藐视他,不要在意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殿基几丈高,屋檐的椽子有几尺长,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满桌的美味佳肴,侍奉的姬妾有几百人,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尽情饮酒作乐,驰骋射猎,随从的车辆上千辆,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他所做的,都是我所不做的;我所做的,都是符合古代制度的,我为什么要害怕他呢?”


注释

堂高:据前人研究,经传当中称“堂高”,一般均指堂阶而言。榱(cuī)题:亦作“榱提”,屋檐的椽子头,今通称出檐。 食前方丈:极言饮食的丰盛。美酒佳肴摆满眼前一丈见方的所在。 般(pán)乐:大作乐,尽情作乐。般,大。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五节

〔孟子〕 〔周〕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六节

〔孟子〕 〔周〕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七节

〔孟子〕 〔周〕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

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

’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岂不欲中道哉?

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

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

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 曰:“‘何以是嘐嘐也?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行何为踽踽凉凉?

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

’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恶佞,恐其乱义也。

恶利口,恐其乱信也。

恶郑声,恐其乱乐也。

恶紫,恐其乱朱也。

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君子反经而已矣。

经正,则庶民兴。

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八节

〔孟子〕 〔周〕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

若汤,则闻而知之。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

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

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左传·隐公·隐公二年

〔左丘明〕 〔周〕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夏五月,莒人入向。

无骇帅师入极。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郑人伐卫。

【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

戎请盟,公辞。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

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戎请盟。

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三节

〔孟子〕 〔周〕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

汤武,反之也。

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

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二节

〔孟子〕 〔周〕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一节

〔孟子〕 〔周〕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节

〔孟子〕 〔周〕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

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

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

”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 曰:“殆非也。

”“夫予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二十九节

〔孟子〕 〔周〕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