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不断·大鱼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
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胜过了那神奇的大鳌,力气之大胜过那夯风涛的神鳌,脊背上轻松地背负着蓬莱岛。 在夕阳万里、无所遮拦的开阔视野下,却只能见到它高耸的华美脊背,想要翻身,可恨的是东洋太小了。姜太公怎么钓呢?
神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事见《列子·汤问》。 夯(hāng),此指扛、顶。 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 锦背:那大鱼的脊背美似锦绣。 太公怎钓:姜太公曾用无饵之钩,离水三尺钓来周文王,得成功业。此处说以太公钓术之高也无法钓这大鱼。
本篇以夸张手法咏物,深受《列子》影响,想像奇特。此作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一个神异的海鱼形象。它大且有神力:顶狂风抗巨浪,背上仿佛“轻负”着蓬莱山岛,翻一翻身似乎觉得东海也变得狭小。明写大鱼,实际上另有深意:人应有不避艰险、气吞山海的阔大胸怀和非凡抱负,喻示着作者本人狂放傲世的性格。 “胜神鳌,夯风涛”写出了大鱼的磅礴气势,“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则说明这鱼不仅身形庞大,还神猛无比。结合作者的经历——声望甚高,入元不仕——可知作者有借鱼自比、借鱼托志之意。这鱼是如此不同寻常,万里夕阳都照不全它的脊背;又是如此心高气傲,偌大的东洋都嫌小。区区姜太公岂有能力将它钓走?这里的“太公”既可以理解为朝廷,也是人孜孜以求的官位名实禄。 王和卿的曲子以想象丰富、语言新奇见长,此曲就极好地体现了这点。
人生底事辛苦?
枉被儒冠误。
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着者也乎。
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
半纸虚名,十载功夫。
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
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