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三首

【其一】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其二】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其三】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月亮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第一首】 雨断断续续地下着,从巫山上的天河中流下来。 如果没有青山上的明月,会使人愁杀这白发人。 魍魉鬼魅在深树间游移,青蟾蜍动了半边圆。 故乡就在北斗星的方向,直指着西秦之地。 【第二首】 月光同时照亮了巫山,我新看到了楚水之清澈。 我在困厄中栖身,已经经历了24个明亮的夜晚。 必然会验证升沉的形态,就像知道前进和退后的情感。 不违背天上银河降临,也伴随着那横挂的玉绳。 【第三首】 万里长江瞿塘峡,春天来了六分之一个月。 时常打开暗室的门,老是满天明亮的青蓝色。 清爽的风合拢衣襟,高举泪水滑下面颊。 南方飞来了乌鹊,经过漫长的夜晚落在江边。


注释

直指:一作「直想」。 并照:一作「并点」。 愁裏见:一作「秋裏见」。 瞿塘峡:一作「瞿塘月」。



愁阳春赋

〔李白〕 〔唐〕

东风归来,见碧草而知春。

荡漾恍惚,何垂杨旖旎之愁人?

天光清而妍和,海气绿而芳新。

彩翠兮芊眠,云飘飖而相鲜。

演漾兮夤缘,窥青苔之生泉。

缥缈兮翩绵,见游丝之萦烟。

魂与此兮俱断,对风光兮凄然。

若乃陇水秦声,江猿巴吟。

明妃玉塞,楚客枫林。

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雪。

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

若有一人兮湘水滨,隔云霓而见无因。

洒别泪于尺波,寄东流于情亲。

若使春光可揽而不灭兮,吾欲赠天涯之佳人。

西江月慢·烟笼细柳

〔无名氏〕 〔唐〕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

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贾岛〕 〔唐〕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

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仲山

〔唐彦谦〕 〔唐〕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

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采桑子·东君有意观群卉

〔无名氏〕 〔唐〕

东君有意观群卉,故放争先。

带露含烟。

对月偏宜映水边。

琼苞素蕊胭脂淡,雪后风前。

堪赏堪怜。

曾与歌楼佐管弦。

汉高祖斩白蛇赋

〔白居易〕 〔唐〕

高皇帝将欲戡时难,拨祸乱。

乃耀圣武,奋英断。

提神剑于手中,斩灵蛇于泽畔。

何精诚之潜发,信天地之幽赞。

卒能灭强楚,降暴秦,创王业于炎汉。

于时瓜剖区宇,蜂起英豪。

以坚甲利兵相视,以壮图锐气相高。

皆欲定四海之汹汹,救万姓之嗷嗷。

帝既心窥咸阳,气王铓砀。

率卒晨发,纵徒夜亡。

有大蛇兮,出山穴,亘路傍。

凝白虹之精彩,被素龙之文章。

鳞甲皑以雪色,睛眸其电光。

耸其身,形蜿蜿而莫犯。

举其首,势矫矫而靡亢。

勇夫闻之而挫锐,壮士睹之而摧刚。

于是从者,告于高皇。

高皇乃奋布衣,挺干将。

攘臂直进,瞋目高骧。

一呼而猛气咆哮,再叱而雄姿抑扬。

观其将斩未斩之际,蛇方欲纵毒蛰,肆猛噬。

我则审其计,度其势。

口噪雷霆,手操锋锐。

凛龙颜而色作,振虎威而声厉。

荷天之灵,启神之契。

举刃一挥,溘然而毙。

不知我者谓我斩白蛇,知我者谓我斩白帝。

于是洒雨血,摧霜鳞。

涂野草,溅路尘。

嗟乎!

神化将穷,不能保其命。

首尾虽在,不能卫其身。

盛矣哉!

圣人之草昧经纶,应乎天,顺乎人。

制敌必示以乃武乃文,静灾祸不可以弗躬弗亲。

若夫龙泉黯黯,秋水湛湛。

苟非斯剑,蛇不可斩。

天威煌煌,神武洸洸。

苟非我王,蛇不可当。

是知人在威不在众,我王也万夫之防。

器在利不在大,斯剑也三尺之长。

于以詟万物,于以威八方。

历数既终,闻素灵之夜哭。

嗜欲将至,知赤帝之道昌。

由是气吞豪杰,威震幽遐。

素车降而三秦归德,朱旗建而六合为家。

彼戮鲸鲵与截犀兕,未若我提青蛇而斩白蛇。

止戈为武赋

〔徐夤〕 〔唐〕

书契天设,文明日新。

将究止戈之义,式彰为武之仁。

足还太素,寿我生灵。

志肃三军,欲致理而臻乎至理。

论归八法,见古人而教以今人。

昔者楚庄,薄诸晋国。

小臣请筑乎京观,厥王乃陈乎道德。

谓临戎制敌,胜不在乎干戈。

示子传孙,事宜归于翰墨。

且武也者,战而不阵,师惟在和。

考其字以因明所自,止其戈而焉用其戈。

愿剑戟而器于农耕,贤哉若彼。

问军旅而对以俎豆,圣也如何。

矧乎伏羲画卦以穷微,苍颉造书而允中。

能会意以无怠,实临文而可讽。

下破山而加点,理绝乘危。

上拟成以无人,诚为动众。

以五兵为武者,非武之资。

合两字为武者,是武之奇。

当用究言其不用,有为讵及于无为。

鸟迹斯验,人情可窥。

亦胄普(疑)而明焉,其仪不昧。

秋悬心而愁矣,厥义咸知。

是宜遵史籀之文,赞升平之主。

两阶屡舞以称圣,七德修而曰武。

亦何异威而不猛,宥刑而夏楚宁施。

舍之而藏,得象而筌蹄奚睹。

今我后洞穷经之旨,知为君之难。

功不宰而八蛮自服,书同文而万国咸安。

列圣摧凶,我则怀远而柔迩。

前王伐罪,我则去杀而胜残。

故得文物重新,妖氛自弭。

庐人之百炼宁问,吕望之六韬可委。

士有偶明,试而赋上获赞皇风而之是(缺)

彩树歌

〔陈子昂〕 〔唐〕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游楞伽寺

〔许浑〕 〔唐〕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歌台。

史通·外篇·忤时第十三

〔刘知几〕 〔唐〕

孝和皇帝时,韦、武弄权,母媪预政。

士有附丽之者,起家而绾朱紫,予以无所傅会,取摈当时。

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

予求番次在后,大驾发日,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

杜门却扫,凡经三载。

或有谮予躬为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自著述者,由是驿召至京,令专执史笔。

于时小人道长,纲纪日坏,仕于其间,忽忽不乐,遂与监修国史萧至忠等诸官书求退,曰: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

寻夫左史,是曰《春秋》、《尚书》。

素王、素臣,斯称微婉志晦。

两京、三国,班、谢、陈、习阐其谟。

中朝、江左,王、陆、干、孙纪其历。

刘、石僣号,方策委于和、张。

宋、齐应箓,惇史归于萧、沈。

亦有汲冢古篆,禹穴残篇。

孟坚所亡,葛洪刊其《杂记》。

休文所缺,谢绰裁其《拾遗》。

凡此诸家,其流盖广。

莫不赜彼泉薮,寻其枝叶,原始要终,备知之矣。

若乃刘峻作传,自述长于论才。

范晔为书,盛言矜其赞体。

斯又当仁不让,庶几前哲者焉。

然自策名仕伍,待罪朝列,三为史臣,再入东观,竟不能勒成国典,贻彼后来者,何哉?

静言思之,其不可有五故也。

何者?

古之国史,皆出自一家,如鲁、汉之丘明、子长,晋、齐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诸名山。

未闻藉以众功,方云绝笔。

唯后汉东观,大集群儒,著述无主,条章靡立。

由是伯度讥其不实,公理以为可焚,张、蔡二子纠之于当代,傅、范两家嗤之于后叶。

今者史司取士,有倍东京。

人自以为荀、袁,家自称为政、骏。

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搁笔相视,含毫不断。

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其不可一也。

前汉郡国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

后汉公卿所撰,始集公府,乃上兰台。

由是史官所修,载事为博。

爰自近古,此道不行。

史官编录,唯自询采,而左、右二史阙注起居,衣冠百家,罕通行状。

求风俗于州郡,视听不该。

讨沿革于台阁,簿籍难见。

虽使尼父再出,犹且成于管窥。

况仆限以中才,安能遂其博物!

其不可二也。

昔董狐之书法也,以示于朝。

南史之书弑也,执简以往。

而近代史局,皆通籍禁门,深居九重,欲人不见。

寻其义者,盖由杜彼颜面,访诸请谒故也。

然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

无闻<齿责>舌。

傥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笔未栖毫,而搢绅咸诵,夫孙盛实录,取嫉权门。

王韶直书,见仇贵族。

人之情也,能无畏乎?

其不可三也。

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

夫《尚书》之教也,以疏通知远为主。

《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

《史记》则退处士而进奸雄,《汉书》则仰忠臣而饰主阙。

斯并曩时得失之列,良史是非之准,作者言之详矣。

顷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杨令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

” 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一国三公,适从何在?

其不可四也。

窃以史置监修,虽古无式,寻其名号,可得而言。

夫言监者,盖总领之义耳。

如创纪编年,则年有断限。

草传叙事,则事有丰约。

或可略而不略,或应书而不书,此刊削之务也。

属词比事,劳逸宜均,挥铅奋墨,勤惰须等。

某袟某篇,付之此职。

某传某志,归之彼官。

此铨配之理也。

斯并宜明立科条,审定区域。

傥人思自勉,则书可立成。

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无遵奉,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坐变炎凉,徒延岁月。

其不可五也。

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

而时谈物议,安得笑仆编次无闻者哉!

比者伏见明公,每汲汲劝诱,勤勤于课责,或云“坟籍事重,努力用心。

” 或云“岁序已淹,何时辍手?

”切以纲维不举,而督课徒勤,虽威以刺骨之刑,勖以悬金之赏,终不可得也。

语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所以比者布怀知己,历抵群公,屡辞载笔之官,愿罢记言之职者,正为此尔。

抑又有所未谕,聊复一二言之。

比奉高命,令隶名修史,而其职非一。

如张尚书、崔、岭二吏部、郑太常等,既迫以吏道,不可拘之史任。

以仆曹务多闲,勒令专知下笔。

夫以惟寂惟寞,乃使记事记言。

苟如其例,则柳常侍、刘秘监、徐礼部等,并门可张罗,府无堆案,何事置之度外,而使各无羁束乎!

必谓诸贤载削非其所长,以仆鎗鎗铰铰,故推为首最。

就如斯理,亦有其说。

何者?

仆少小从仕,早蹑通班。

当皇上初临万邦,未亲庶务,而以守兹介直,不附奸回,遂使官若土牛,弃同刍狗。

逮銮舆西幸,百寮毕从,自惟官曹务简,求以留后。

居台常谓朝廷不知,国家于我已矣。

岂谓一旦忽承恩旨,州司临门,使者结辙。

既而驱驷马入函关,排千门谒天子。

引贾生于宣室,虽叹其才。

召季布于河东,反增其愧。

明公既位居端揆,望重台衡,飞沉属其顾盼,荣辱由其俯仰。

曾不上祈宸极,申之以宠光。

佥议搢绅,縻我以好爵。

其相见也,直云“史笔阙书,为日已久。

石渠扫第,思子为劳。

”今之仰追,唯此而已。

抑明公足下独不闻刘炫蜀王之说乎?

昔刘炫仕隋,为蜀王侍读。

尚书牛弘尝问之曰:“君王遇子其礼如何?

”曰:“相期高于周、孔,见待下于奴隶。

”弘不悟其言,请问其议。

炫曰:“吾王每有所疑,必先见访,是相期高于周、孔。

酒食左右皆餍,而我余沥不沾,是见待下于奴隶也。

”仆亦窃不自揆,轻敢方于鄙宗。

何者?

求史才则千里降追,语宦途则十年不进。

意者得非相期高于班、马,见待下于兵卒乎!

又人之品藻,贵识其性。

明公视仆于名利何如哉?

当其坐啸洛城,非隐非吏,惟以守愚自得,宁以充诎撄心。

但今者黾勉从事,挛拘就役,朝廷厚用其才,竟不薄加其礼。

求诸隗始,其义安施?

傥使士有澹雅若严君平,清廉如段干木,与仆易地而处,亦将弹铗告劳,积薪为恨。

况仆未能免俗,能不蒂芥于心者乎?

当今朝号得人,国称多士。

蓬山之下,良直差肩。

芸阁之中,英奇接武。

仆既功亏刻鹄,笔未获麟,徒殚太官之膳,虚索长安之米。

乞已本职,还其旧居,多谢简书,请避贤路。

唯明公足下,哀而许之。

至忠得书大惭,无以酬答,又惜其才,不许解史任。

而宗楚客、崔湜、郑愔等,皆恶闻其短,共仇嫉之。

俄而肖、宗等相次伏诛,然后获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