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大隐居在繁华市区,小隐潜入乡间山坡。 乡间山坡十分冷落,繁华市区十分喧嚣。 不如作为中隐士,隐居在留司官的地方。 既不外出又不闲散,不忙碌也不空闲。 不需要费心思与力气,又免受饥饿与寒冷之苦。 整年间没有公务繁忙,只有每月的俸禄收入。 如果您喜欢登高眺望,城南有秋山可以去。 如果您喜欢游荡漫步,城东有春园可以去。 如果您想要一醉解愁,可以时常出席宴会。 洛中有很多君子,可以畅所欲言。 如果您想要高高地躺卧,就自己深深地关闭门关。 也没有车马客人,骚扰到门前。 人生只有一世,如何取舍两全之道是困难的。 贫贱的时候会受到寒冷与饥饿的煎熬,富贵的时候会有许多忧患与困扰。 唯有隐居士,才能够过上吉祥与安宁的生活。 贫富与丰约,就在这四者之间。
写此诗时正值白居易外迁洛阳,做太子宾客分司,官场失意之后,他将自己比喻为“中人”。 大隐享名禄之实, 但却有枉道徇物之忧;小隐虽能洁身自好而又太困窘寂寞, 中隐正是在这夹缝中安身立命的吉安之法。在白居易看来,太子宾客分司这样三品的闲官,既能避免遭受“风尘吏”的奔波之苦、避免承受事务冗杂,又可以躲避朝堂纷争,从而在山水登临中、在杯酒声色中、在过往唱酬中充分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致。显然,这是在小隐与大隐间找到一条折衷之路,它巧妙地平衡了大隐与小隐之间,贵与贱、喧嚣与冷落的矛盾, 超越二者之上,化解对立冲突。中隐诗人的生活比起吏隐诗人来多了一份惬意。